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数字化部队保障装备不能较好的执行战时装备保障任务,依据部队作战和保障的特点和实际,运用IDEF 3方法形式化描述了作战和保障任务基本流程。为了提高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适用性,从满足装备执行作战和保障任务需求角度出发,按照"保障活动-保障能力-保障效果"逻辑关系逐步分析,在依据相关原则和进行重要度、稳定度判定的基础上,确立了数字化部队保障装备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价指标体系。为提供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改进的群体层次分析法(IGAHP)对评价指标赋权。针对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运用云理论实现指标聚合和综合评价。最后,以某部队保障装备为对象进行示例评价,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队现役装备改进方案影响因素复杂,评价方法不够系统全面,评价过程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了将云模型与改进证据理论叠集优化的现役装备改进方案评价方法.根据作战目的和任务要求,构建了装备改进方案指标体系,采取基于信息熵的专家群组灰色赋权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云生成器确定基本概率分配;再结合Jousse...  相似文献   

3.
依据装甲装备虚拟样机维修性综合评价的需求,提出了装甲装备维修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构建了装甲装备维修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序关系主观赋权法与熵值客观赋权法,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组合赋权法,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装甲装备维修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3种方案下某型坦克动力舱的维修性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与相关实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成果对基于虚拟样机的装甲装备维修性综合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备体系规划论证初期,备选方案数量多、评价难度高等问题,提出从装备体系战略一致性视角对论证方案进行评价的方法.构建战略一致性评价指标体系,将语言变量转换为直觉模糊数,根据DEMETAL-ISM方法筛选关键指标和划分层级结构,使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改进FCA方法对规划方案的战略一致性进行评价和排序,以某航空装备体系规划论证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电源装备训练及业务能力不易准确评估的问题,以某型电源装备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设计了适用于该电源装备的虚拟训练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模糊灰色聚类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新方法。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的权重,再通过组合赋权法将上述两种权重重新组合,消除主观和客观确定权重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其次针对评价指标中包含的灰色信息,引入模糊灰色聚类算法,解决了模糊评判矩阵不易构建的问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综合评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装备维修质量评价忽视维修过程影响因素的问题,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先验知识,构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复杂装备维修质量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和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建立了维修质量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根节点的先验概率,通过专家经验法确定了子节点的条件概率,并给出了模型的具体求解步骤;最后,通过算例仿真与分析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复杂装备的维修质量评价问题,为完善复杂装备的维修质量评价理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实际,考虑评估中指标等级标准区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拓云的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对合成旅装备保障任务的系统分析,构建了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赋权方法计算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然后,综合物元模型兼顾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优点以及云评估模型不确定性推理的特点,构建了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可拓云模型,并给出了评估结果的置信度信息;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器装备作战试验鉴定指标多,结构复杂的特点,系统分析了作战试验重点环节和影响因素,构建了装备作战试验鉴定指标体系内容,通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确定不同层级指标体系权重,并分层级进行多次模糊评价,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决策者建立评估武器装备试验指标体系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后方仓库综合技术保障中心建设方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先运用多人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观赋权,再对指标权值加以客观修正,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综合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评判,得到各备选方案的评级结果,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建设方案的评价,得出的量化描述结果可以作为建设方案评判与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装备体系需求论证方案评价工作是优化和改善方案的重要环节,而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基础。但目前用于装备体系需求论证方案评价的指标不够全面,难以找出影响方案质量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从需求方案、论证工作、论证团队这3个维度进行研究,构建出能全面反映论证方案质量的指标体系,并找出优化方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标价值评估是指挥员确定目标打击顺序与强度的前提和基础,是战场火力运用的基本依据.针对目标价值评估指标信息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采用基于可能度的决策方法评估战场目标价值,充分利用了全部指标信息,为指挥员合理选择打击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匹配性评估中只评估而未对薄弱环节进行捕获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指标关联度的薄弱环节捕获方法,采用结构熵权法求得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车载火炮进行定量化评估,应用指标关联度法对车载火炮的匹配薄弱环节进行捕获,最后根据薄弱环节捕获结果对车载火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再评估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装甲目标威胁评估指标权重随着作战时节的动态变化,容易导致评估结果前后有差异的问题,运用灰色区间关联法,引入区间灰数与灰度,对评估指标区间内的不确定性信息进行了量化。同时,运用变权理论,通过调整权向量,构造反映作战时节内装甲目标威胁评估指标权重变化的均衡函数,对装甲目标威胁程度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估,解决了传统评估方法中评估结果与实际威胁程度不一致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威胁评估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车载火炮调炮性能评估局限于定性评估的现状,分析了车载火炮调炮性能影响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并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系数,引入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评估模型,通过量化评价等级,将其与评判指标集加权平均,实现了对车载火炮调炮性能的定量化评估。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车载火炮调炮性能定量化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灰色关联法的权重设置采用常权法没有充分考虑目标状态变化而引起威胁程度变化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变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高超声速目标威胁评估模型。根据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特点和威胁能力,并结合敌我双方的对抗能力,提出了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评估指标;利用变权理论、构造均衡函数,动态调整各威胁指标的权值,使其随目标状态变化而变化;并结合灰色关联法,将变权向量与目标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行了变权综合,得到各目标的灰色贴近度,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作战效能评估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问题,分析了在处理不确定信息方面现有综合评估方法的不足和直觉模糊集理论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作战效能综合评估方法。针对这种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设置基准方案的方法加以克服,改善了其适用性。以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装备为例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并采用幂指数法和加权求和法对提出的综合评估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并且在多方案区分和选择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7.
鉴于坦克作战效能评估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提出了基于改进模糊物元分析方法的坦克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在构建坦克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出的权重有机组合实现综合赋权,并据此建立坦克作战效能的模糊物元分析评估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便于理解,易于实现,兼顾了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评估结果总体反映了坦克作战效能的真实水平,也为其他装甲武器作战效能的科学评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建立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繁多,存在重复、等价的不足,通过验证各评价指标相对于决策属性是否必要与验证各子集组合相对于决策属性是否独立,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约简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约简,建立了约简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可为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维修性设计方案的评估优选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一种改进的设计参数综合评价优选方法.考虑到维修性设计因素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对维修性设计因素的模糊语言值评价进行处理,并将层次赋权方法引入方案贴近度评估决策模型,以提高方案优选的可信性.最后以某航天器电源系统的维修性设计方案优选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云重心评价法的雷达辐射源威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合防空作战背景下,建立雷达辐射源的评估指标集,利用云重心评价法,通过云模型初始化、拟定系统状态、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偏离度和确定评估模型的评语集5个步骤对目标进行威胁评估。计算指标权重多数利用AHP法、环比法等,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采用排队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仿真和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