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莺丹     
250魅力编号【这样的我】我来自四季如春的云南,是一个哈尼族女孩,两年前踏上军旅路来到了东北,这里是我人生新的开始,军旅生活让我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强,从一个懵懂的女孩成长为一名优秀士兵。【魅力评语】你有着超凡脱俗的魅力,更有着牵引大家的向心力。干练稳重的你是我们女兵班的班长,多才多艺的你是我们的文  相似文献   

2.
在庆祝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勾起了我对三十几年前办刊生活的回忆.回想起当年工作生活的地方都历历在目,就好像昨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我有时非常向往一种简单的生活,尤其是看到愈来愈多的人们把生活搞得日渐复杂的时候,我便会觉得简单生活的可贵。  相似文献   

4.
1970年3月.我在山西省长治市太行中学校园内拍摄了一张照片。当时.我在海军航空学校当飞行学员.虽然被称为“空中骄子”.但那时全国人民生活水平都很低,军队也不例外。除了伙食低.穿的也很差。尽管我们学员有飞行服.但只限于训练、学习时穿用,所以一套军装就不够穿了,营房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帅 《东北后备军》2007,(11):42-42
最近.在预备役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位上官的先进事迹深深絮入脑海,打动着我、肩发着我。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执著面对挫折.用微笑观察生活,开肩工作和事业的胜利之门。他用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引领人生.爱军精武,踏实工作,征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催人奋进的青春之歌.信念之歌。,他就是某师士官向南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时广仁一家是军垦家庭,他们生活的变化见证了团场的发展变迁。尤其是在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他们家庭生活的变化,反映了整个团场乃至兵团的变化。从平房到楼房、从代步公交车到家用小轿车的变化;从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到近期出台的要免除南疆地区高中学费的政策;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到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三  相似文献   

7.
烛火     
今夜,我关掉家中所宵的照明设备。点燃一支蜡烛. 寂静无人的夜晚.朦胧的小屋,昏暗的烛光,跳动的火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异度空间,来到一个我不曾经历过的世界:那里乌云满天、硝烟弥漫,是20世纪初的中国。.我的眼前是一双双渴求光明的眼眸,一张张历尽沧桑的面孔。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我退休在家无事可做,"清闲"的生活让我感到很困惑。一次,女儿从单位拿回一本《当代兵团》,我便翻看起来,杂志内容很丰富,有生动的人物故事,也有深刻的理论文章,我尤其喜欢看"屯垦话史"和"兵团人家"栏目。阅读《当代兵团》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乐事,我把从刊物中看到的兵团新政策、团场发展、支部活动等讲给身边的人听,把从杂志里学到的增收方法讲给年轻职工听,为他们拓宽增收道路出谋划策,我的退休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相似文献   

9.
对于常年生活在城市,工作在深圳特区的我来说,能够在粤东海防线上当兵锻炼,这是我人生的又一次历练。这是我军旅生活的一段难忘记忆,更是我成长心路的一段珍贵历程。一报到的第一天,我从早上6点坐高铁,又换了3趟汽车后,终于遇到了到山脚下来接我的部队东风大卡车。大卡车沿着一条水泥单行道一路怒吼,柴油发动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在寂静的山林显得异常雄壮。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0年四月,巴金在访问日本东京时的一次讲话中说:“我的生活中充满矛盾,我的作品里也是这样。爱与憎的冲突、思想和行为的冲突、理智与感情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切织成一个网,掩盖了我的全部生活、全部作品。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这是作家巴金对自己生活和创作的深刻概括。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05,(3):11-12
1963年,年仅17岁的我从河南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当了一名牧工,至今已经在兵团工作生活了40多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20多年中,我与许多农牧工一样,虽然吃了很多苦,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没有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2.
不满足每月千元给人“卖手腕”,骗取雇主的信任,偷偷将解放双桥平头低价转卖给别人,携赃款6.6万元潜逃到四川成都,自以为从此可过上富足生活,不料潜逃3个月后,终被追捕的民警擒获,给栾某的逃亡生活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3.
金田     
【这样的我】我是90后女孩,爱时尚,哪里有流行元素,哪里就有我驻足;爱生活,我为自己量身打造了读书计划,充实军旅生活。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即将退伍的战士。5 年前,我从一座江南小城走入军 营,来到北国边陲。军营生活我是 很热爱的,而这些年也是有锻炼 的,比如,入了党,当了班长,有 了一些组织领导能力等等。对此, 我欣喜过,骄傲过。但近一个阶段 来,我心里很烦,不踏实,时常很 担心.原因是今年要退伍了。我的 家乡经济很发达。但我觉得,我与 家乡已经离得很远,恐怕难以适应 家乡的生活了。前不久.我回了一 次家.看到昔日的一些同学,甚至 有的可以说是以前看上去不成器的 同学,居然很发达了,有好几个成 了企业家,还有的成了村镇领导, 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些人与我 谈起经济、谈起企业、谈起营销, 头头是道。听着他们的谈话,我感 到军营终究有些闭塞了,顿时发现 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而自己以前  相似文献   

15.
李桂香     
248魅力编号【这样的我】从小我就向往军营,高中毕业后,我敲响了部队的大门。短短两年的部队生活使我养成了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奠定了我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的人生信条。我相信在军营,我会一路乘风破浪,创造辉煌。【魅力评语】你永远像天使一样开心,和你在一起永远是那么舒服。你的热心和高度责任感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就如你的名字一样,桂  相似文献   

16.
从事政工工作后,第一次翻看《当代兵团》,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两期杂志,不仅是我精神文化生活的"大餐",更是我人生中的益友。每拿到一期杂志,我都会从第一页起逐字逐句地品味每一个栏目、每一篇稿件。读完一本之后,总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飘然而去。然而,半年多二野军政大学的生活,却牢牢镌刻心头,久久不能遗忘。今天,我想略作回顾,以资记念。军大情结我参加二野军大,是有偶然性的。但要参加军大是必然的。这还得从解放初期的政治气候和我的家庭情况说起。我家靠父亲做卖布的小本生意为生。日本入侵前,衣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工人》于泽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长篇小说《工人》描写了三代建筑工人的生活。作者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笔法,从1919年我母亲出生写起,一直写到2009年,叙述了中国工人90年的生活历史,是一部全面反映工人阶级生活(生存)状况的作品。其间有许多悲欢离合、催人泪下的故事,例如:——父亲三闯关东,母亲三进北京,——父  相似文献   

19.
一滴水,只有融入溪流、湖泊、汪洋,才不会干涸。 一滴水.浓缩了茁壮成长的生命.也折射出色彩斑斓的生活。 我就是一滴汇入军营这片绿色海洋的水。凭海临风,那或喜、或悲、或苦、或乐的军旅片段.注定成为生命历程中一道多彩的风景,一首永恒的赞歌。  相似文献   

20.
追求与强求     
追求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强求也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追求和强求因一字之差,从表象上看起来都是奋进,却蕴含着不同的生活理念。一个是健康向上的、积极科学的生活方式,一个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浮躁的生活势态。也许我们并没有在意什么是“追求”、什么是“强求”,头脑里也没有清晰的“追求”和“强求”这两个概念去指导生活,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被这两种方式所涵盖。有追求才会迎难而上,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非常有意义,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生活中,矛盾和问题以及工作中的失利总是难免的,有了追求会感到处理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