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读者,非第二次读也,是再三研读之意也;作为《孙子》迷,再三研读之余,笔者偶得几个新认识:一、传世《孙子》或许是呈给吴王夫差看的;二、存世《孙子》可能存在错简及传抄之误;三、存世《孙子》提倡“愚兵”非“阶级本性的反映”. 一、传世《孙子》或许是呈给吴王夫差看的 公元前512年,经过吴国大将伍子胥的引荐,孙武得以晋见吴王阖闾.事前,孙武应该早已经呈上自己的著作《孙子》,所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才会记载,“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武为展示用兵之能,遂有吴宫教战之轶事.“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相似文献   

2.
有 一则骑驴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老头牵着一头驴在路上走 ,他的孙子骑在驴上。路人见了 ,都说小孩子不懂事 ,让老年人走路。孙子听了赶紧跳下来 ,让爷爷骑上。于是路人又说了 ,老头怎么忍心 ,自己骑驴累着小孩。爷爷听了 ,赶紧把孙子抱上来一同骑。谁知路人又说这爷孙俩太残忍 ,两人骑一头小毛驴 ,都快把驴压死了。俩人只好都下来。可是人们反而笑他们傻 ,有驴不骑偏走路。老头对孙子叹息道 :没法子 ,看来我们只有一条路 ,咱俩扛着驴走吧 !初看这则故事还觉得好笑 ,可一细嚼就品出个“累”字。这爷孙俩骑驴本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 ,就因旁人的…  相似文献   

3.
朋友喜得贵子,相约取个名儿,于是翻古文,查辞海,寻出个带兵味的名字。不料其妻一口否定:“什么‘军’呀‘兵’的,太俗气,宝宝长大去留学。”闻之惘然。 大凡做父母的,给孩子取名时总是寄托某种希望。早些年,用“兵”、“军”给自己孩子取  相似文献   

4.
任力 《军事历史》2012,(4):61-63
本文以孙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为背景,以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演进为研究视角,探讨孙子“诡道”思想的理论创新价值及其历史意义.孙子“诡道”思想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不对等较量,揭示了战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律;二是主张打破战争固定规范,为战争艺术的运用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三是站在时代军事变革的前列,对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对于未来永远是财富,孙子兵学就是历史财富中的精品佳作。笔者戎马一生,对《孙子兵法》学习过、运用过,对孙子的研究也倍加关注,期望孙子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本文仅就孙子兵学文化研究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磋商。一、要充分认识孙子兵学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名著之一。在以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但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外也有很高的声誉。自唐代开始,孙子走向世界,世界在研究孙子,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6.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一句名言。它是孙子进步战争观的体现,是孙子辨证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末期,周王室由盛而衰,各诸侯国之间轻起战端,攻伐无已,“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孙子看到战争对社会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在孙子兵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但在文献种类和数量上超过前代,而且在著作体例、思想走向等方面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后世兵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孙子兵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孙子兵法》被立为官学,并取得武经之首的崇高地位;官方孙子兵学文献整理研究成效显著;"文人论兵"兴起,涌现出大量孙子兵学论著;儒学对兵学的影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孙子》与《战争论》都是人类军事思想史上举世公认的璀璨明珠。刘庆撰文就两者不同的文化特征作了比较。(一)从著述目的上看,《孙子》强调知战结合;《战争论》热衷于理论建设。(二)从价值取向上看,《孙子》奉“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将帅用兵的理想境界;战争论则以不受限制的“绝对战争”为战争形态的完美形式。(三)从思维方式上看,《孙子》注重整体直观上的把握;《战争论》则从概念的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中,关于军事与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开拓的—个重要学术领域。本文试对《孙子》的军事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军事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  相似文献   

10.
《孙子》是中国古代一部成熟的兵书,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管子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齐人继承和发展管仲的思想而形成的,其主要思想均见于《管子》一书,涉及政治、军事、哲学、经济、文化等内容。《孙子》与《管子》的军事经济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就军事经济思想的全面性而言,《管子》较《孙子》有所发展和提高;就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而言,二者有着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次推出其创新理论成果“震慑理论”,这一理论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心战理论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伊拉克战争,其“斩首行动”与孙子的“擒贼擒王”思想如出一辙;其“震慑行动”与孙子的“上兵伐谋”思想异曲同工;其“外交攻心”与孙子的“伐交”思想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2.
曹操与《孙子》的关系,是孙子学史上重要的问题。过去有关曹操删减《孙子》篇目的说法长期流行,一度导致有人认为《孙子》十三篇就是曹操的著述。在宋代,包括《孙子》在内的七种兵书被立为兵经,其中唯有《孙子》留有曹注,其它六种兵书皆用白话,可见曹注《孙子》一度是变相取得了与兵经相等同的地位。本文认为曹注《孙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但曹操并没有删减《孙子》篇目之事,曹操也不是第一个为《孙子》作注的人。曹注《孙子》虽然简古,具有多方面价值,但同时也有不少失误之处,不宜作过高的追捧。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就其军事价值而言,其中最光采夺目的是他以安国保民为宗旨的慎战和善战思想。历史上许多军事家、名将,益于《孙子》的慎战善战思想取得了不同历史时期战争的胜利。《孙子》被誉为“兵圣”、“武圣”置于古代兵经之首。由干《孙子》问世的历史契机与当今时代特征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以古为鉴,撷取精华,运用《孙子》慎战和善战思想的精义于现代局部战争的战略指导,不仅是推动《孙子》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的深化,也是指导现代局部战争的客观需要。一、《孙子》安国保民战略思想的历史源由研究《孙子》问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公认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它所提出的一些带普遍性的战争规律和军事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孙武和其他任何作者一样,不能不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佚;后《孙子》者,不佚《孙子》”,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的。其实,后  相似文献   

15.
日本江户时代长沼派学者樱田迪 (子惠 ) ,于嘉永五年 (1 85 2年 )刊印了他家藏的《古文孙子》 ,世称樱田本。是书首有昌平学教官安积信的序文 ,称其书为“魏武以前之书”。樱田迪在其所著《孙子略解·凡例》中也谓 :“言传入余家之旧《孙子》正文一册 ,古文《孙子》也。其自何时何处传来不得而知。”1 94 2年 ,日本著名兵学家佐藤坚司在宫城县图书馆发现北条氏长写于 1 6 4 6年以后的《孙子外传》写本。据佐藤坚司研究 ,认为“氏长的《孙子外传》与樱田本的《古文孙子正文》为同文江释” ,属于同一系统。他推断“氏长秘藏的《古文孙子》 ,由…  相似文献   

16.
在我接触明代《孙子》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宝库中,有明一代兵书数量最多,门类最全,其中《孙子》研究最有特色:《孙子》研究著述在兵书中占主导地位。分析一下明代《孙子》文献状况和《孙子》研究大发展的历史原因,将对我们今天继续开展《孙子》研究、发展《孙子》文化,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明代《孙子》文献概况与主要特点 明代有关《孙子》的兵书约有100来种,200多部。通过下面简单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孙子研究在明代兵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孙子利用环境,调动武力,取得胜利,而避免参与直接冲突的方法;第二部分,根据对孙子的这种用兵处事方法的研究,探讨它同战国思想的三种关系。孙子的著述当然包含着多种思想。不过是其中的一使它名扬四海的,是“间接处置”的理论——不失一兵一卒而取得胜利,或全歼敌人。孙子提出了各种实践这种理论的方法。各种方法都提到环境。所谓环境,我指的是环绕将军和他的部队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具体地形和气候等。我认为,孙子主张首先采取行动,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孙子战术思想是《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深入研究,笔者认为,"知己知彼"、"知天知地"是孙子战术指导的总纲,"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孙子战术指导的立足点,"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战术指导的基本要求,"兵者诡道"是孙子制胜的主要手段,"避实击虚"、"并敌一向"是孙子战术指导的突出环节。  相似文献   

19.
孙子庙算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庙算,是指在战争开始之前对关系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筹划和决策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孙子的庙算思想,是他整个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子·计篇》主要是谈庙算问题,是有关庙算理论的系统论述。孙子认为,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客观条件,也取决于主观指导,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二者都应纳入庙算的衡量和评估活动之中。孙子的庙算思想全面总结了前代和当时的战略决策实践活动,将其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一是使战略决策活动理论化、系统化;二是剔除了以往决策活动中某些不合理、非理性的内容,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战略决策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孙子兵法》流传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孙子兵法》的早期注解时期;《曹注孙子》是孙子学进入这一时期的里程碑;这一时期的孙子往为后人注解和运用《刊。子兵法》奠定了基石。魏晋南北朝的兵书侧重于军事上的实际应用,祖述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某些思想;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和学术著述折射出这部兵书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孙子兵法》在魏晋南北朝较两汉倍受重视;真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实践之中,从而指导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的上演。一、魏晋南北朝是《孙子兵法》的早期注解时期;《曹注孙子》是进入这一时期的里程碑;这一时期的孙子注为后人注解和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