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是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高分专项将进一步聚焦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重大需求上来,实现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过渡,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彻底的资源共享从2010年高分专项启动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发射具有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光学成像能力的高分一号卫星和具有1米分辨率全色/4米分辨率多光谱光学成像能力的高分二号卫星,获取了大量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在国土、农业、环保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4月26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迈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它的入轨,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遥感卫星谱系,极大地提升了空间遥感的技术水平,对我国的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环境与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精准农业等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26日12时26分左右,长二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全面建设阶段。作为高分专项天基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对于突破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  相似文献   

4.
<正>高分专项实施7年来,已发射了高分一号高分宽幅、高分二号亚米全色、高分三号1米雷达、高分四号同步凝视等多颗卫星,数据源不断丰富。迄今为止,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与其他民用遥感卫星相配合,初步形成了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系统,为高分遥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12月11日0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风云四号卫星实现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技术跨越,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大气、云层和空间环境进行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观测,大幅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组织举行了高分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为一年辉煌的航天成就画上了句号。作为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高分专项,结合了国际领先的遥感技术,重点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和平流层飞艇的高分辨率先进对地观测系统,与其他中低分辨率的观测手段相结合,将形成我国自主的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的顺利实施,目前已完成了高分一号(GF-1)至高分四号(GF-4)4颗卫星的发射,基本形成了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数据体系;并在国土、农业、环保、林业、海洋等行业取得了成效显著的应用成果,更充分证明了高分卫星应用对国家决策的支持和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8.
8月19日,在青松翠柏环绕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高分二号卫星由身经数战的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高分二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正式迈入亚米级"高分"时代,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二号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交通服务、林业调查与监测等领域大显身手。才高八斗身体倍儿棒高分二号卫星作为高分家族的二号成员,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9.
高分二号卫星8月1 9日成功飞天。这颗精确到1米的我国目前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将与已经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交通服务、林业调查与监测等领域"一展身手",用米级的"黄金尺度",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高分三号是我国首颗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能提供最高1米分辨率的遥感成像,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高分三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君说:"高分三号卫星的发射和应用,把我国高分系统建设由可见光、热红外、远红外带入到  相似文献   

11.
6月6日,国防科工局对外公布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获取的首批影像图。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此举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工程测试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天地系统间协调匹配,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的目标。首批对外公布的影像图包括2米全色、8米多光谱、2米全色与8米多光谱融合、16米多光谱四类,北京、上海、银川、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关于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的批复》(科工高分(2013)1355号)同意湖南省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设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简称高分湖南数据中心)。高分湖南数据中心是继河北、新疆、黑龙江之后国家国防科工局批复的第四个省级高分数据中心,也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高分数据中心,它的获批是我省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争取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高分遥感产业作为高分系统的重要应用,国家将专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转民》2013,(5):20-27
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一飞冲天,我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备受国内外关注。那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本刊为此专访了国防科工局有关专家,对高分一号卫星相关情况予以专题报道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高分专项的建设旨在大幅度提高我国自主对地观测信息获取能力,掌握信息资源自主权,及时把握全球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态势,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对地观测强国行列,是建设我国"数字国土"、"数字农业"等不可或缺的关键系统,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来,随着高分三号的成功发射及首批影像图发布,公众对高分专项的关注度持续升温。那么,高分专项到底是什么?逐渐完善的"高分家族"能发挥什么效益呢?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是我国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由国防科工局牵头,至今已实施了6年。目的是加快我国空间信息与应用技术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高分专项用于加快中国的空间信息与应用技术发展,通过建设一个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一方面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中国遥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广泛应用,中国迈向"感知"大国,遥感应用步入了"黄金期",遥感技术在中国国土监测、环境监测、交通等各行业都有应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遥感卫星系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14,(2):10-10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关于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的批复》(科工高分(2013)1355号)同意湖南省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设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简称高分湖南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3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三号卫星在轨运行的5个月时间内,圆满完成卫星平台系统测试、卫星载荷系统功能测试、星地一体化和地面系统测试等任务,状态良好,达到研制设计要求。高分三号卫星的投入使用,填补了民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空白,标志着高分专项全天时全  相似文献   

19.
8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高分二号卫星,这是我国高分专项的第二颗卫星,开启了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高分专项是我国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被誉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的"天眼工程",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应用工程"。  相似文献   

20.
正抓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提升了国家竞争力,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世界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卫星高分四号发射入轨并交付使用。大型运输机实现自主发展"零"的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国产大型客机C919正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