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军装修辞     
很多人看到军装的表面,我们却熟悉军装的里子。有一天,我们有机会咀嚼生命中军装时光里的那些独特段落和瞬间,我们一定会比现在发现更多沉潜在军装上的精神消息。军装“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空间”,于是, 我们看到,每个时代涌现出来的那么多的军装叙事,以及背后的修辞。  相似文献   

2.
手握方向盘,脚踏离合器10多个春秋的杨晓东,脱去军装不久,却成了“发明家”——发明研制了“康乐牌”保健鞋垫系列产品和灵芝甘露系列药品。  相似文献   

3.
穿着军装,李仲彬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获得过“烈火英雄”、“全国抗洪模范”等荣誉称号。脱下军装,走上成都市新都区主要领导岗位,李仲彬风采依旧。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李仲彬自觉履行区人武部党委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人武部尽是求人的买卖,没干头。”他说:“干事业不是做买卖,怎能由着性子来。”有人说:“脱了军装干武装,没奔头。”他说:“当过兵的干武装,顺理成章。”他就是连续10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先进武装干部”的常州市郊区茶山乡人武部长张华兴。  相似文献   

5.
孟孟 《政工学刊》2013,(1):67-67
剪去潇洒的发型,换下时尚的衣裳,把爷爷奶奶的唠叨揣在身上,将爸爸妈妈的叮咛打进背包,我们拎着梦想、挺起胸膛,融入绿色方阵,穿上梦寐已久的军装。可能你是个好学生,可能你是父母的“小太阳”,可能你是条件优越的“小经理”……但,穿上军装,你就只有一个身份——兵。  相似文献   

6.
穿着军装,李仲彬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获得过“烈火英雄”、“全国抗洪模范”等荣誉称号。脱下军装,走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主要领导岗位,李仲彬风采依旧。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李仲彬自觉履行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职责,和区委“一班人”共同奏响了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时代强音。新都区连续3年跨入四川省“经济十强县”行列,连续3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李仲彬本人荣获“全国模范军转干部”称号、首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7.
望明月     
“兄弟,你想家了吗?”战友的一句话,将我的思绪一下就拉回到6年前……“妈,我穿军装好看吗?”刚从入武部领回新军装,我第一时间跑到医院,在母亲病床前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母亲看着我。  相似文献   

8.
沈阳军区被装调号中心的“调号兵”说,当看到战友们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展示国威、军威的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该调号中心是沈阳战区唯一一家被装调号“窗口”,担负东北地区陆海空三军将士的被装调号任务。大到调换一套军装,小到一副肩章,“调号兵”在500米的廊道里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动作。700多个品种,100多个型号,“调号兵”的脑子里整天装的都是这些枯燥的数字,但他们始终微笑着。  相似文献   

9.
女兵当了“模特”?听起来有点怪,要不是亲眼所见, 大概没几个人会相信。前不久,笔者到京郊95880部队女新兵连采访时,有幸观看了她们的“军旅时装表演”,眼前不由一亮。“你们觉得军装美吗?你们会为这些完全由军装设计组成的军旅时装鼓掌吗?……”主持人充满激情的报幕之后,动感的音乐便从音箱里飘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不穿军装、不吃军粮、不拿军饷的人武系统职工队伍来说,是一支没有军衔的“兵队伍”,是基层武装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巴人  范梅 《云南国防》2001,(6):23-23
塔利班军事“软件”先天不足。10万名武装人员虽然名义上是在塔利班的领导下,但实际上却分属大大小小的100多个派别,以至于塔利班武装力量迄今为止还没有像样的军事指挥中心、军事通讯枢纽,甚至没有统一的军装和正规的编制,而塔利班真正能直接掌握的核心武装力量大约在3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2.
难舍绿军装     
20岁那年 ,我考上军校。第一次穿上绿军装。在最初的兴奋与欣喜过后 ,我产生了一丝失落 :看着同龄人西装革履 ,在缤纷世界里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 ,而我将融进这单调、绿色的方阵中。我不禁问自己 :“军装是不是很‘土气’ ?”第一次探亲回家 ,我身着军装。在车站 ,不止一个人向我问路 ,一位河南老大爷甚至没多想就把包放在我的脚边 ,自个儿买票去了 ;在车厢里 ,一个可受的小男孩除了他妈妈外 ,就喜欢让我抱他 ;到了家 ,几个表姐妹们好奇地审视着我的肩章领花 ,想要试穿这身绿军装。我不由得重新打量这身军装 :是什么魔力让历尽沧桑的老人信任…  相似文献   

13.
时下,许多人武部主官面对年龄到杠、提拔机会相对较少的现实,是“养足精神歇足气,转业地方再努力”,还是“争分夺秒拼命干,脱下军装无遗憾”呢?这是摆在许多人武部主官面前的一道“党性选择题”。请看一位人武部政委的无悔选择——  相似文献   

14.
老马     
老马离队那天,师政治部机关大院的所有人员都去送行。老马一身旧军装,拎口木箱子上车。他是个乐天派,今天却像个孩子,泪湿衣襟。 老马叫马明才,刚四十出头,是个老机关,任宣传科干事一晃10多年,送走一茬茬的主任、科长。在机关他资历最老,于是,大伙敬称他“老马”。  相似文献   

15.
爱武情深     
“给你年薪十万,你愿不愿意脱军装跟我一起干”,我的已是董事长的同学对我如是说。“不,我要当兵”!这决心早在10岁那年,看了电影《甲午风云》之后就有了。那打不响的炮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高中毕业那年,我报考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自动火炮设计专业,结果因2分之差名落孙山,那时正是农村刚  相似文献   

16.
重庆酉阳县人武部部长秦礼福、政委邱华入伍30年有“十同”:同乡人、同一天入伍、同一个连队当兵、用一天入党、同一天提干、同时参战、同时立功、同时转业、同时再穿军装、爱人同在一个门市部上班。1989年两人搭档,10年团结一心,并肩战斗,被誉为  相似文献   

17.
隆冬的江汉平原,天寒地冻。而在湖北某预备役舟桥团“军人之家”的院子里却春意盎然。人潮涌动中。一支由25名预备役女兵组成的国防文工团,身着绿色军装、配戴“Y”字军衔正在紧张演出。这支被百姓赞誉为:“绿衣使者”“精神食粮”“桥梁纽带”的队伍,是荆楚大地一张传播国防文化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18.
脱掉“军装”的山东光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军工”精神依然光彩。他们成为国防科技工业中“军转民”较为成功的一个典型。这也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非公有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参照。  相似文献   

19.
“兵”是个多义词,按老百姓的常识,其基本特征是“穿军装”、“带抢”、“打仗”的人。“兵”通常与“士”连起来称呼,因为有别于“官”的“士”与“兵”是军队基层的主体,都是在战场上操纵手中武器直接或间接与敌人搏杀的人。美国的莱克星屯镇中心广场,一座普通士兵的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石碑上刻着“紧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前,不要开枪;但是,如  相似文献   

20.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武装部移交地方后,武装干部服装同陆军制服相同,佩戴人武干部符号,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国防后备力量的高度重视和对武装干部的关怀。但笔者在外出时常常看到一些武装干部“军容”不整,冬夏着装混穿,有穿军装不戴军帽,有上穿军装佩戴军帽,下穿便服等现象。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