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兵器工业的特点和分析兵器工业效益应注意的问题一、兵器工业的社会需求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史上,兵器工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之一。从清末洋务运动时创办的少数几个兵工厂算起,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人民武装后不久,1931年10月,在江西兴国县官田镇创建了一个人民的兵工厂,至今也已有56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兵器工业受到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抗日战争时期所取得的成果格外令人注目。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取得的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洗雪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时屡战屡败的耻辱,而且为世界人类的反法西斯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周年的今天,重新回顾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和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3.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发动了一场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发轫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国军事工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近代军工企业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近代军工企业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个性质是由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时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军事工业的行业特点诸因素决定的。清末军工企业与近代中国的产业技术革命,与国家的工业和经济近代化紧密相连。所谓工业和经济近代化,是指在工业和经济领域中,以机器体系的生产工具代替以人畜力为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是一所在中国革命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上有过辉煌成就、闻名遐迩的大学。它的历史 ,理所当然地为史学界所关注。由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编撰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历时四年得以完成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一书 ,已由国防大学出版社近期正式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书名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题词 ,反映了中央领导对这部著作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 ,运用大量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 ,全面、系统、准确地叙述了抗大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发展的光辉历…  相似文献   

5.
军事工业是近代战争和产业革命的产物,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军事经济的生产环节。建立军民结合型的军工体制,发挥军事工业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军事工业概述军事工业又称国防工业,是指直接为巩固国防而生产武器装备、交通工具、侦察手段、通信联络手段和指挥设备等工业生产部门。主要有兵器、电子、航空、造船、原子能、导弹等工业。每类工业又区分为若干专业生产部门。如兵器工业区分为火炮、坦克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德国、日本等国军事经济思想的影响,加之当时面临的战争威胁,在中国出现了关于“战时经济”的研究。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战时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解决中国在战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和应采取的统制经济政策,是这一时期中国军事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军队战时后勤保障是平时后勤能力建设在战时的体现。其保障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后勤建设的成败 ,并对战争的胜负产生重大影响。清代是中国军事由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转化的重要时期 ,中国军队的战时后勤体制也随着这一进程走向了近代化。而作为清军战时后勤保障的重要机构———粮台 ,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经制兵制度下的传统粮台及其相关制度的考察 ,试图为清代前期战时后勤体制的沿革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 ,以求对系统地研究清代战时后勤保障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史上,丁日昌(1823年—1882年)是一位毕生致力于我国军事和国防近代化(即当时的现代化)的重要人物。他是我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人,是我国近代海军的设计者,又是改革兵制的倡议人和试行者。他历任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等。在二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他既有关于军事国防的大量论述,又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干家。对于丁日昌的国防近代化思想,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一所在中国革命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上有过辉煌成就、闻名遐迩的大学.它的历史,理所当然地为史学界所关注.由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编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历时四年得以完成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一书,已由国防大学出版社近期正式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书名,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题词,反映了中央领导对这部著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兵器工业大事回顾(下)(1949一1995年)1949年5月刘少奇在华北职工代表大会上指出:军工生产部门立即有计划地把战时工业、战时经济转变为平时工业、平时经济。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香山接见了参加华北职工代表大会的兵工代表团。10月19日中...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应是一门专门史,属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是介于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学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一般性质,又要能体现这一专门史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是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的,为此,首先要说明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问题。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既然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志士仁人纷纷投入这场抗日御辱的洪流之中,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成为中国人民面对的时代主题。伴随着这场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探讨国防建设,已经超出了政府和军队的范围,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文人知识分子论国防、谈军备成为社会的一股热潮。他们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讨论抗日大计,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发展史上掀起了一个高潮。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钱俊瑞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高潮之中,立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特点阐发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七·七”事变以前,中国兵器工业大多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迅速攻占中国东部、中部广大地区。中国兵器工业广大职工,为了救亡图存、保证战时军事急需,经过艰苦的抢拆、抢装、抢运与抢建,将东部、中部各重要兵工厂迁移于战略后方,并迅速复工投产。在八年抗战中,他们给奋战在前线的中国军民,提供了大量的轻型武器和各种弹药,为战胜日本侵略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斗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军事经济思想在这一时期的重大发展,以及对战争的卓越贡献,是举世瞩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历史条件。“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经济思想,能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发展,正是由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由于国民党南京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抗战经济动员准备不力,以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方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其教训:一是国民党集中力量内战,致使国力衰竭,对日战争经济动员准备不足;二是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军事工业建设落后,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三是战前缺乏一套系统完备的战争经济动员法规,战时仓促应交,导致战时经济陷入混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抗日战争国统区经济动员准备的教训,可以改进我国和平时期战争经济动员准备工作,以适应“两场”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较翔实的资料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抗日战争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成熟提供了独特的历史条件;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国防经济理论研究最繁荣的时期,表现在研究人员空前广泛、研究范围广阔、研究内容深入、著述甚丰、学派纷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理论界根据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等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国防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获得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薛暮桥的军事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经济工作》一书中。其主要内容包括:战时生产建设论、战时货币论和战争成本论。文章还对薛暮桥军事经济思想的特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建设的主旋律。它酝酿、起步于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1864年开始的长达30多年之久的“洋务运动”中,近代海防工业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一系列军事工业,组建了一支近代海军。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使中国近代海防工业遭受沉重打击,陷入停顿、萎缩的困境。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海防工业及其  相似文献   

19.
由辽宁大学历史系崔连仲教授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是《军事后勤历史丛书》之一(《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世界军事后勤史》)。该书论述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体制、后勤思想及辎重运输、军需物资、武器装备等勤务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叙述了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过程、方式和手段,是一部以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经历了军事史上最为剧烈的军事变革之一,引发了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震动。中国传统军事法也随之开始解体、蜕化、转型,历经晚清、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形成了完善健全的近代军事法体系。本文就中国近代军事法的阶段性变迁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