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传统法宝。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和高技术兵器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战争将是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已经成为共识。在半机械化、机械化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战争思想,如何正视信息化战争所带来的挑战、如何继续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其持有的优势,确保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紧迫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我军面临着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我军政治工作一方面要为实现这一双重历史任务提供服务保证,另一方面也要率先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在实现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的进程中,必须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谋划,把握规律,着力解决好"瓶颈"问题,走出一条具有我军特色的政治工作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反映了战争形态演变和我军军事斗争任务对军事训练的内在要求,是我军军事训练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必须与此相适应,由机械化条件下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模式转变,科学确定基本任务,积极推进手段信息化,完善军事训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牵引,全面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动员潜力与能力建设,是当前军事变革中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分析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动员的特点入手,提出了对我军装备动员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推动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疾步迈进。面对信息化战争的悄然凸现,和我军机械化还未完全成熟就要跨入信息化时代,指挥员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确立适合高技术条件下新的军事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6.
李今伟 《国防》2003,(7):37-39
以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信息战贯穿高技术战争始终,直接关系战争胜负。江主席以极其深邃的战略眼光指出:“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要加快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实现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从而为21世纪我军建设指明了方向。民兵作为我军后备力量和人民战争的基础,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军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打赢一场信息化战争对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财务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党我军武装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军最为宝贵的军事理论财富。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传统的人民战争后勤保障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其中,信息支援逐渐演变成为新时期人民战  相似文献   

9.
浅论装备管理信息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我军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此,我们从信息化战争呼唤装备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对我军装备管理信息化的推进、我军装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桂生 《国防》2008,(3):49-50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胡锦涛主席指示全军部队积极推动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后备力量,与我军现役部队肩负着共同的军事职能任务,因而也要积极推动军事训练由机械化条件下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以增强与现役部队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具体应做到"五个突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战争形态的转变,不仅对我军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样也对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适应现代战争特点,加强研究,加紧建设,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领导干部必须牢固确立与建设信息化部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其一 ,信息化战争正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必须确立信息化是我军现代化建设“主要目标”的观念。其二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居于整个作战体系的中枢 ;建设信息化部队 ,必须确立信息力是“第一战斗力”的观念。其三 ,信息化战争实质上是人的知识技能的较量 ;建设信息化部队 ,必须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其四 ,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的联合作战 ;建设信息化部队 ,必须确立搞好顶层设计、促进全面协调发展是“第一要求”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高技术化,这一特征客观改变了以往战争的作战样式,准确体现了军事发展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信息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社会变革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也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必须按照实现信息化的要求,科学确立我军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步骤。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这段论述表明,信息化是影响军事领域一切重大变化的根本因素,是谋划军事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因此,研究重构信息化战争…  相似文献   

14.
庞士勇 《国防》2008,(5):52-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海防信息化建设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海防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海防力量应对多种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快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是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牵引装备保障形态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必然要求装备保障信息化。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建设刚刚起步,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和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努力实现装备保障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一、准确理解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内涵装备保障信息化,是指在军队装备保障体系中,综合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装备保障理论,紧紧围绕装备全寿命周期展开的装备保障指挥、管理、通信、防卫等活动为一体,使装备保障信息在装备…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军事形态正在向信息化军事形态转变,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军事发展的总趋势。在军事技术方面,正由军事工程革命走向军事信息革命;在武器装备方面,正由机械化装备向信息化装备过渡;在战争形态方面,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为了顺应新军事革命潮流,推动本国的军事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已经或准备采取一些重大举措。世界新的军事革命,既为我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提出了空前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军情,放眼世界,着眼发展,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把现实军事需求与长远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并举的复合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王艳勇 《国防》2008,(7):29-31
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有别于机械化战争的显著特征,是未来我军必须面对的客观战场环境.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制信息权实质是制电磁权,不仅要把高技术武器装备放到复杂电磁环境中去训练和检验,并且要在这种条件下开展带战术背景的综合演练.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保障训练研究,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装备保障能力,是当前部队各级装备部门面临的极其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作战样式,努力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对锻造信息化战争中我军战斗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信息化战争“兵战”与“心战”并重,作战对手着眼攻心夺志,打击“认知域”,追求“零伤亡”;我军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铁心跟党,永葆忠诚与机械化战争不同,信息化战争是“兵战”与“心战”并重,而且以打击“认知域”为主。我军未来作战,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义之战,关系到国威军威,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战争将逐步取代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军事对抗从材料对抗、能源对抗转化为信息对抗。本文仅从战略角度上深化了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理论,提出了开发关键性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战争对武器装备动员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深入分析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正确判断信息化战争对武器装备动员的要求,对于做好武器装备动员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信息化战争的两大特征未来战争既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又是典型的信息化战争,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本文仅分析其最主要的两大特点对武器装备动员的影响。1.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手段判断一场战争是机械化战争还是信息化战争,要看主导战场的武器装备及作战手段。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的一种形态,是相对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而言,在机械化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