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39年11月7日,在河北省涞源县的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部击毙有"名将之花"之称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中国史学界以及各种媒体对此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但尚未见到翻译介绍的相关日文原始资料。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丁晓杰副教授将日文档案‘陸軍中将阿部則秀戦死ニ关スル報告’译成中文,介绍给广大读者,希望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敌后战场上1939年11月河北涞源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发射迫击炮弹,炸死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早已广为人知.然而,在南方正面战场上1942年5月浙赣战役中,国民党军浙西部队巧埋地雷阵,炸死日军第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却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日本陆军第59师团,其前身是1939年1月14日在日本久留米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该旅团编成5天后即调入中国战场,驻山东济南地区,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主要担负济南周围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经常与此地的八路军第115师及冀、鲁、豫军区和国民党鲁苏战区于学忠的部队作战。1942年4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令以这个旅团为基础编成第59师团,仍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后归华北方面军直辖。柳川悌、细川忠康、藤田茂先后担任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在华期间,第59师团多次参与了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作战,制造了冀中北疃村大屠杀等惨案。1943年8月,该师团在山东馆陶尖冢镇决开卫河大堤,致使馆陶、临清、曲周、邱县、清河、威县、武城7县受灾,2万  相似文献   

4.
六、广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1月4日和7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平定西南广阳村(今属昔阳县) 战斗手段:山地沟谷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第一仗,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686团.第二仗,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第772团和第385旅第769团. 日军部队: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第40旅团主力一部和辎重部队.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115师师长林彪,第343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参谋长陈士榘,第685团团长杨得志、政委吴法宪,第686团团长李天佑.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处处长李达,第386旅旅长陈赓,第771团团长徐深吉、政委张南生,第772团团长叶成焕、政委谢富治,第385旅第769团团长陈锡联、政委黄振棠.  相似文献   

5.
中篇:分散转移,度过困难时期1941年至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也是兵工生产最困难的时期。由于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从1941年开始,将其侵华主力转向敌后抗日军民,采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而处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则纷纷向日军投降,调转枪口,进犯抗日的八路军部队。八路军、新四军被迫在抗日和反顽两条战线上进行尖锐、复杂的斗争,加  相似文献   

6.
平型关——第一个大胜利“七七”事变后,日军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进攻华北各省。山西是华北5省的战略要地,东可以挥师河北、平津,南能逐鹿中原,进取豫陕。日军欲吞侵整个华北,必图山西。因此,太原为敌我必争之地。1937年9月22日,日军5000余人由灵丘南进,向平型关发起进攻,战况激烈。9月中旬,八路军主力开赴晋北前线,为配合第2战区正面作战,以林彪第115师主力驰援平型关。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向115师下达了侧击平型关的命令。平型关位于山西北部古长城上,自古以来即是晋冀两省的重要关隘,关内关外,层峦叠障,沟谷深渊。关前有一条公路,蜿蜒盘旋,一直通向灵丘,地势十分险  相似文献   

7.
二、雁门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0月18日和21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战斗规模:营级和团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主力 日军部队: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58旅旅长张宗逊、第716团团长贺炳炎、副团长廖汉生 战斗部署:位于晋北雁门山的垭口附近,峰峦耸峙,陡壑错落.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即置关,以防匈奴.  相似文献   

8.
王宏德 《环球军事》2005,(14):60-61
日本陆军第33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仙台编成,属警备专用3单位制师团。3月15日,该部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率领下,奉命侵入中国,编入在我国华东作战的第11军战斗序列。9月4日,中国派遣军成立后。该部担负江西安义、武宁地区的警备。在中日赣湘会战等战役战斗中,该部对江西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为支援日军中条山会战,该部除留下第33步兵团荒木支队在安义地区外,其余部队由继任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带领,于1941年4月上旬到达华北,配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作战。中条山会战后,该部又参加了华北方面军1941年治安“肃正”作战。1941年11月6日,该部奉命调往缅甸第15军战斗序列,是最先攻入缅甸首都仰光的日军部队。在仁安羌会战,该部遭中国远征  相似文献   

9.
1937年8月,入侵华北的日军以较小的代价占领平津后,准备进攻南口,沿平绥线进犯山西、绥远,其扩大侵略的野心暴露无遗.驻上海与之呼应的日军蠢蠢欲动,多次挑衅.13日,日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军舰炮击闸北区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和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在上海八字桥附近交火,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相似文献   

10.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近一年,日军侵占了我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大片土地.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线后,日军进攻的矛头指向"九省通衢"武汉,妄图实现"切断国共统治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分裂"之目的,进而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华中派遣军"集中了9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和海军部队,总兵力30余万,气势汹汹沿长江西进,企图在短时间内夺取武汉.  相似文献   

11.
欧阳青 《军事史林》2016,(11):17-22
9、湿塘战斗 战斗时间:1938年1月22日 战斗地点:河北省平山县以西温塘镇 战斗手段:山地丛林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8团、第689团、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一部 日军部队:日军下元熊弥第108师团一部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44旅政委黄克诚、第688团团长陈锦秀、政委刘震,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 战斗部署:八路军第344旅得悉情报,井陉、平山两地之敌出动两个联队约两三千人的兵力,分两路向温塘镇一带的方山、洪子店进攻,企图合击我军.旅遂决定伏击该敌,以第688团在南北马冢山一线设伏,消灭由井陉出犯之敌;以第689团占领温塘镇以东孟耳庄,阻止由平山出犯之敌.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第8大队两个营奉命配合行动.设伏地点辛庄位于马冢山北麓,与红岸寨相距3里地左右,两庄寨之间有一条小河与温塘谷道并行南北蜿蜒通过.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第769团于1937年10月19日袭击日军阳明堡机场是一次非常著名的战斗。关于这次战斗的时间,传统观点认为是10月19日夜间,但有关记载并不一致。笔者经过考证认为,第769团袭击阳明堡机场的时间应是10月19日凌晨。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2月8日,日军对菲律宾展开空袭。菲律宾战役开始。到第二天为止,日军摧毁了美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夺去了制空权。在如此悲观的战局面前,一部分美军官兵仍努力给日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大大拖延了日军进攻的步伐。他们坚持战斗掩护主力撤退的故事有点类似《集结号》的前半部分——结局却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孙祖战斗,又称九子峰战斗。是1940年3月16日,徐向前同志任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时,指挥山东纵队第2支队一部和一个交通营,以待伏手段,消灭“扫荡”我沂蒙山区根据地日军的一次胜利的战斗。孙祖镇,现属山东省沂南县,位于汶河以西、九子峰山东侧。抗日战争初期,孙祖、岸堤一带是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共山东省委、八路军第1纵队和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多在这里辗转进行游击战争。孙祖战斗,就是在孙祖镇西九子峰山下河谷地带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境内,距县城西南30公里。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林彪师长、聂荣臻政委带领下,于平型关前的乔沟、老爷庙歼灭日军精锐王牌师——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多辆,缴获武器辎重一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日军“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给予“亡国论”以有力驳斥和回击,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威震冀中的齐会战斗郭之昀1939年1月25日,八路军第120师主力部队进抵冀中抗日根据地。这是中共中央为加强战区敌后工作的领导,巩固冀中根据地,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4月20日,驻沧县之日军第27师团第3联队乘50多辆汽车进犯河间县城。22日,日军吉田...  相似文献   

17.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领导人在关于如何对日军作战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产生过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在平型关大捷前后,中共方面对八路军的战略方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毛泽东结合平型关大捷等八路军一系列作战实践的经验,在集中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对八路军的战略方针做了完整而准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 阵亡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今年3月 13日是他的百年诞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了 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 令。其中宣布: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 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 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 副参谋长。之后,作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 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朱 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 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在山西 掩护部队转移时壮烈牺牲,时年37岁。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失守后,日军停止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施之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把打击的重点指向华北的八路军,相继从华中、华南正面战场及其国内抽调7个师团又5个独立混成旅团加强华北方面军.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逐渐走上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李尧 《军事历史》2021,(3):60-66
交通破袭战是八路军从自身优势与需求出发,以袭击日军运输部队和破坏铁路、公路上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为主要作战手段,通过打击侵华日军交通线和封锁体系来争夺行动自由权,进而夺取作战主动权的军事行动.其发展历程主要有萌芽、初步发展、迅速发展和逐步紧缩4个阶段.交通破袭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八路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