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三师四十二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二、三产业兼营的现代化团场。全团土地面积21.7万亩,耕地面积3.5万亩,共有17个基层单位。该团坚持“稳粮攻棉、套种茴香、大力发展自营经济”的发展思路。今年,全团植棉2.5万亩,籽棉总产将突破1100万公斤;鼓励职工在棉田套种小茴香,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职工每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该团牲畜存栏达1.35万头(只);林果业有了较快发展,种植果树1000余亩,苹果、红枣、香梨等品质优良,成了抢手货。  相似文献   

2.
农二师三十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积极发展水稻棉花种植业、红枣香梨林果业、奶牛马鹿养殖业,鼎力打造农、林、牧三分天下的农业新格局。该团具有发展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了早发挥"三足"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团积极引进精准农业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优良品种,发展"两高一优一低"农业,合理调配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例,重点在提高单产上下工夫,通过科学种植,逐步建成7万亩粮棉高产田。去冬今春,该团抓住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将垦  相似文献   

3.
王斌  丁玉红  王永福 《兵团建设》2012,(Z2):112-113
农四师六十七团始建于1963年,位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西缘,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距伊宁市52.9公里。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口岸——都拉塔口岸。全团总人口12595人,由汉、哈萨克、维吾尔等13个民族组成。全团现有土地面积91.13万亩,其中:耕地7.8万亩,草场面积40.8万亩,人均耕地6.03亩。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2011年,六十七团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该团大力  相似文献   

4.
农三师四十八团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坚持农业生产基础地位不动摇,抓好棉花、粮食、园林、畜牧和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今年,四十八团将种植棉花3.4万亩,总产力争8.5万担,完成果品生产1万吨,完成退耕还林7000亩,荒漠育林1.6万亩,实现牲畜年末存栏2.25万头(只),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78万元,较去年增长9%。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该团以规范管理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土地租赁经营力度,大力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实现精准施肥85%,精准种子100%,良种推广面积100%。以惠丰果业生产基地为龙头,继续调优特色林果业。2003  相似文献   

5.
农四师七十一团立足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抓好糖料、制种、香料、畜牧业、大豆生产等五大产业链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名、优、特"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成为团场新的经济增长点。——糖业基地发展喜人。该团加强与新源糖厂的经济协作,逐步扩大甜菜种植面积,引进推广德国KW9103、5075等高糖甜菜新品种,甜菜种植面积从几千亩增加到去年的3.2万亩,产量从亩产2.5吨增加到3.5吨,农工从每亩甜菜中可获利160元,团场成为糖厂主要的第一生产车间。——制种规模不断扩大。该团成立种子公司,积  相似文献   

6.
截至今年11月底,农八师一二一团农业职工已向团联合加工厂交售了1.08亿公斤籽棉,一二一团成为兵团第一个突破籽棉总产1亿公斤的农牧团场。一二一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玛纳斯河中下游下野地垦区。全团总面积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75万亩,年播面积36.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葡萄、番茄、"炮台红"西甜瓜、打瓜等。团场下辖58个农牧连队,公司、厂、站、服务单位39个,科、教、文、卫单位11个。该团有常驻人口4.11万人,1.27万户,流动和暂住人口1.46万人。全团从业人员1.19万人,有职工9080人,一线承包职工5135人。全团有各级干部1608人、基层党组织114个、党员320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404人,有离退休人员8200人。1951年,一二一团炮台镇作为农七师师部驻地,率先在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2494亩,亩产籽棉12.5公斤,获得成  相似文献   

7.
农三师五十三团地处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东北部,距图木舒克市50余公里。全团耕地面积12.3万亩,总人口1.6万。近年来,该团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阿夏公路(阿恰至夏河营)、阿图公路(阿拉尔市至图木舒克市)贯穿全团,90%的连队主干道实现了硬质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北疆进入图木舒克市的第一大门。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团生产的棉花品质甚佳,最高单产已突破480公斤。该团甘草资源丰富,有野生甘草和人工种植甘草9.7万亩,年收甘草1万吨以上,年生产甘草浸膏500吨,产品长期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地,是新疆喀什地区出口创汇的大户。该团的甘…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一条在非植棉区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有效途径,改变作物结构单一的历史,最大限度地发挥团场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切实让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今年,农十师一八五团建立了面积为500亩的优质马铃薯品种繁育基地,种植了7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为2004年的作物结构调整打下基础。一八五团是一个以农为主的边境偏远贫困团场。由于交通、通讯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建团几十年来,该团始终种植着小麦、油葵、玉米等传统作物。近几年由于市场价格滑坡,加之连年耕作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多、有害杂草滋生等情况,直接影响了职工的承包收入、生产积极性和职  相似文献   

9.
地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的农八师一五○团被沙丘四面环抱,被人们称为沙漠半岛。2002年,该团职均收入达到1.2万元,全团无一户亏损挂账,被兵团评为红旗团场。该团党委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十分注意用政策保护、鼓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竞相迸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让职工拿上钱一五○团地处沙漠深处,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种植棉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棉花富了一五○团人,使该团成为石河子垦区的富团和经济强团。2001年7月下旬的一场冰雹,使全团10多万亩棉花遭到灭顶之灾,减产达50%。职工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但拿不上钱,还要倒欠挂账。大灾之年,该团党委把维护和保护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团党委决定:"宁愿团里负债也一定要让  相似文献   

10.
农八师一四二团广大职工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艰苦创业的"石河子精神",抓住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农牧团场深化改革的"1 3"文件精神,坚持"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结合本地实际,全方位加快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定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一四二团规划占地面积超百万亩,正播面积16万亩。而作为主栽经济作物的棉花,种植最多的一年竟超过12万亩。如此单一的种植结构,难免遭遇"一翼受敌,全军覆没"的结局。该团还有15万亩的山区夏牧草场、30多万亩的平原荒滩。而全团社会畜禽养殖存栏才5万余头只,造成了水草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上述农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一四二团党委确定了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种植业实施  相似文献   

11.
思路     
11月上旬,农八师一五○团"三秋"进度表显示,全团棉花产量已突破4600万公斤。团长王新民黑黝黝的脸上溢出灿烂的笑容:"这只不过与去年打了个平手。"有了这一个"平手",王新民心里有了底,他开始考虑来年的生产,开始筹划一些新的项目。"思路"二字便常常挂在他嘴边,但真正让王新民谈谈他的"思路",却只有一句话:种好棉花,养好畜,工业项目想点事。如何种好地2001年,兵团北疆棉区大多受灾。大灾之年,一五○团筹集资金,一举将7万亩渠灌棉田改造为滴灌田。到2003年,该团滴灌面积已超过10万亩,占全团棉花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广人稀,大面积种植棉花,单纯依靠人工采摘棉花十分困难。棉花大面积种植与原始的采摘方法这一矛盾日显突出,直接制约了棉花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采用先进的机采棉技术和与其相配套的清理加工设备已是当务之急。一、实现机采棉是解放生产力的迫切要求以农八师一四九团为例。该团地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因光照足,年积温高,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种植棉花的理想区域之一。进入90年代,该团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达13.5万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籽棉总产  相似文献   

13.
农五师八十一团三连的退休职工李兴训,拥有60多亩自己开垦的荒地,同时在团部开了一家网吧。由于经营有道,他年收入超过5万元。像李兴训这样采取一家两业"双轨制"致富的职工在全团已有许多。近年来,该团职工发展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一些富有经营头脑的职工不再满足单靠种植棉花致富的"独轮车",而是采用了像李兴训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农十四师四十七团立足本团资源,集中资金、劳力、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精心培育和推广名优特畜种,走精品畜牧业发展之路。四十七团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草资源优势。该团根据人口多、耕地少、饲草资源丰富的特点,把畜牧业和林果业作为发展重点,做大做强畜牧业,全力打造畜牧业强团,争取三年后实现户均30只优质羊,全团优质羊存栏突破3万头(只),畜牧业收入达团场收人的40%以上的奋斗目标。该团在给每户职工划分了2.64亩自用地的基础上,去年又给每户职工划分两用地2亩,以种植优质首蓿,同时可免交土地使用费。团场还优惠为养殖示范户供应油渣、棉壳等饲料。为鼓励职工发展畜牧业,该团拿出20万元作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苑     
9月25日,东北客商赵老板从农五师九○团红提葡萄基地将25吨优质红提葡萄运往深圳,至此,农五师已销售红提葡萄1000吨。该师的红提葡萄不仅被上海、福建、广州、深圳的客商相中,更畅销于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九○团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非常有利于作物的生产发育,4年来,该团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8000多亩红提葡萄示范园,今年产商品果600吨。目前,全师红提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亩,其中近3万亩3年生红提已进入盛果期。2002年该师有  相似文献   

16.
陈超松 《兵团建设》2006,(4):I0002-I0003
农三师四十九团是一个民、汉合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团场,全团总人口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0%。 2005年,全团各族职工群众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大灾面前不低头,克服了许多困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该团种植棉花9.2万亩,总产籽棉3440万公斤,实现生产总值1.66亿元,职均收入1.8万元。 2006年,该团在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仍将继续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计划播种陆地棉9.8万亩,全面推行高密度栽培技术; 加快林果园艺业发展,建造3000亩设施灌经济示范园;大力发展畜牧业,兴建4个畜牧小区。在抓好一产的前提下,该团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成功引进外资、合资兴办滴灌带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该团还将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完成城镇给排水工程,集中供热,道路、改水等重大工程,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工作条件,努力打造屯垦戍边新型团场。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笔者从农四师六十二团获悉,2011年该团实现生产总值4.05亿元,职均收入达3.18万元。就在10年前,该团积欠债务高达1.72亿元,发展举步维艰。10年间,六十二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全团干部职工从困境中崛起,完成了一系列嬗变。调整结构做优一产"去年,我种植的50多亩酿酒葡萄纯收入15万元。要不是种葡萄,我根本没办法供3个孩子上大学!"六十二团一连种植户吴金华感慨道。在六十二团,和吴金华一样依靠种植葡萄过上好日子的职工越来越多,葡萄成了职工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几年前,团长魏新平提出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这一想法时,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六十二团有常住人口1.9万人,耕地只有8万多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水平低始终制约着团场经济发展。经过深入调研,魏新平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农七师一二三团位于乌苏市车排子垦区中心,毗邻一二八团、一二七团、一二六团、乌苏市车排子镇、甘家湖牧场、石桥乡,规划面积33万亩,耕地面积15万亩,总人口2.3万人。一二三团1950年建场。近几年来,该团场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效益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兵团前茅。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该团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5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办公、商业、教育、卫生、住宅等建筑总面积8.6万平方米,修筑道路51公里,暖气管网10公里,安装了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贯通全团。1998年,一二三团请农七师设计院修编了总体规划,按总体规划要求,团场先后建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业、居民、办公等6个小区,组建了城管  相似文献   

19.
王玲 《兵团建设》2011,(Z1):162-163
在美丽的额尔齐斯河畔、成吉思汗西征点将台下,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农十师188团。188团始建于1965年,团部所在地北屯,奎北铁路横穿而过,是全师8个农牧团场中距离师部北屯最近的城郊团场。该团拥有土地面积58.5万亩,全团总人口1.02万人,拥有建制单位52个。  相似文献   

20.
4月下旬以来,农四师七十五团亚麻种植"火"了。连日来,该团亚麻种植捷报频传:二连郑文勇种植亚麻1700亩,粉丝厂房继东种植亚麻1251亩,六连王明亮种植亚麻500亩,三连付永贤450亩……面对一个个让人心动的数字,家住伊宁县的王世钢也按捺不住种亚麻致富的激情,果断在该团最偏远的一连承包了1388亩地种植亚麻。今春,该团土地承包的火爆与往年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因何在?关键是该团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大力发展有市场、有订单的亚麻种植,使职工吃上了"定心丸",才使得今春土地承包如此"火爆"。为搞好订单农业的生产,确保订单落到实处,该团针对职工在亚麻种植上存在的顾虑,特邀请伊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