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民兵》2008,(6):21-21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东经103.4度、北纬31度)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级高、烈度大,我国四川、陕西、甘肃、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北京、山西、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震感。  相似文献   

2.
汶川纪事     
时间被定格: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震动了大半个中国。一瞬间,数以万计的生命被吞噬……这是一个天地同悲的时刻。它从此成为深深印刻在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痛。请看本刊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相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3.
《现代军事》2008,(7):8-9
地震发生后第13分钟,全军就启动了应急机制。成都军区的30余架直升机、1300余名官兵;武警部队的5000余名官兵均在第一时间抵达四川安县、都江堰和绵竹灾区,迅速展开了救灾行动。济南军区陆军机械化部队、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二炮部队、武警部队、医疗分队、工程兵部队迅速集结,通过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铁路、公路甚至徒步方式迅速向灾区机动。至5月14日12时,也就是地震发生后的46小时之内,全军已经投入解放军、武警部队超过5万人。5月15日,十万大军,已经全部挺进到汶川地震灾区所有的58个重灾乡镇……  相似文献   

4.
赵志田 《中国民兵》2008,(6):F0004-F0004
赵志山.1940年2月生.河北省晋州市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先生.毕业后成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至今。  相似文献   

5.
孙海成  陈玲 《国防》2008,(8):15-17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既是对我国民族意志的大考验、民族精神的大凝聚,也是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大检验、国防动员准备的大检验。在抗震救灾中,信息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方面展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中下旬,在十来天的时间内,我们突击完成了汶川生死救援特别策划专题采访组织和编写,全方位多视角表现和反映了我们这支军队在5·12汶川大地震深重灾难面前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8.
9.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八级地震,波及有感范围包括四川、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西藏等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实施救援。  相似文献   

10.
《国防》2008,(7)
千里惊魂非梦幻,山崩地裂人埋。飞兵十万向汶川。废墟生死地,心手紧相牵。自古兴邦多苦难,泰山压顶未弯。烛光泪眼寸心丹。中华存大爱,不老是青山。临江仙·汶川大地震@徐红~~  相似文献   

11.
由四川汶川地震看科学施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调集救援力量展开救援,并提出了科学施救原则。救援中,各救援力量严格贯彻落实科学施救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汶川地震的特点如何理解和贯彻科学施救原则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之一地裂山崩广厦倾,信绝路断杳无声。中枢②号令举国动,众志成城救死生。注:①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汉川县发生里氏8 .0级地襄,除吉林、.里龙江和新疆没有震感外,全国其余省份均有震感。②即指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之二蜀地突遭剧震摧,三军③火速赴危机。每  相似文献   

13.
5月12日14日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这场抗震救灾战役中,我军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国际国行和媒体的肯定与赞扬。用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的话说,“想不被感动是很难的”。美国全球安全组织的军事专家更是评论称,解放军空降部队已具备“应对未来灾发战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汶川抗震救灾行动所投入兵力规模之大、兵力结构之复杂、机动范围之广、后勤财务保障单位之多,是空前的。通观此次抗震救灾保障行动,军队财务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了我们诸多启示:一方面,应继续深化联勤体制改革,加快财务保障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应加快财务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15.
颜军 《环球军事》2008,(11):32-34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救援部队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箭头的方向指向同一个目标——汶川。记者随同第三军医大学派出的医疗队,赶到了距离汶川最近的都江堰。疾驶的军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路旁巨大的蓝色指示牌,上面的白色大字标着:汶川,90公里。  相似文献   

16.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震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深深地牵动着河北省军区广大官兵的心。为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从将军到战士,从离退休老干部到普通机关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少官兵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的父母生病住院,有的爱人下岗待业,有这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在给人们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保护人权的努力和决心,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至上、人权至尊的国家意志。抗震救灾必将在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篇章。请看本刊根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去年地震后的第三天,我们四家期刊和两个图书编辑部的七名同志,肩负着全社的殷切期望,踏上了四川这片震中热土。前后九天的时间里,我们分别去了都江堰、汶川、绵竹、茂县、绵阳、北川、什邡……  相似文献   

19.
漫分洪荒成天府,江堰千载悠悠。千狮万虎,出黄泉,群山顿作飞舞。天地一线,生死寸秒,孤魂忽无数。新垣断壁,昨日春风楼头。诸神若抱冷眼,人间自绸缪。总理指点,雄军用命,纵余震,亦是战鼓催伍。共工应惧,国殇未屈服,华夏同赴!汽笛三声,众志已结金城。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斗争,对我国国防动员能力是一次检验。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国防动员建设平时准备与战时需要必须紧密联系,动员建设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必须协调融合,信息化条件下"快速动员"将成为衡量当前与未来国防动员质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协同动员"将成为未来国防动员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