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是一位共和国将军的夫人她是一位集温、良、恭、俭诸美德于一身的传统东方女性她更是一位抚育了六个孤儿的伟大母亲  相似文献   

2.
春节的爆竹响起,又一次让我想起已经去世20多年的父亲母亲,想到他们从不给公家和子女提任何要求,而且在他们自己最需要亲人的时候,却送子参军。特别是母亲在临终时告诉父亲,不让把她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而父亲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定期给我写平安家信,在信中还要告诉我母亲是如何如何……他们在我心目中是最伟大的,激励着我为部队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3.
20年前,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英雄,一起经历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生与死的考验,军功章述说着他们昨天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丰县大沙河畔的双庙村,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丈夫病故后,她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精心赡养、照顾着三位年龄都在87岁高龄以上的老人,一位是她的婆婆、一位是她的养母、一位是她的续母(丈夫前妻的母亲)。她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侍候着三位老人,用女人柔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庭,并将三个儿女抚养成人,被乡邻称为孝顺的好女儿、孩子的好妈妈、军属的好楷模,她就是张玲兴。  相似文献   

5.
乡镇武装部,人武系统的基层。共和国钢铁长城的每一个兵,都要通过千千万万个乡镇武装部选送,她是兵员输送的第一站。在这个岗位上的武装部长、干事,常年铆在这个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大部分人没有得到提升,没有得到喝彩,而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年复一年地为共和国输送优质兵员,为国防储存后备力量,为民兵预备役建设点兵练兵,为国强民安呕心沥血!为宣扬他们无私奉献精神,为展示他们爱武装干武装的风采,本刊特设《岗位在武装》栏目,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6.
很庆幸,每年的"母亲节",我都能从电视、报纸、广播甚至同事的闲聊中得到提醒,但惭愧的是这个日子却没有一次是自己记着的。多年来,母亲的节日就这幺被我这个女儿当成了一种形式,像作业一样被动地完成着。虽然我从来没有像母亲为我准备生日那样用心地为她过一次节,然而母亲却总是那么满足,仅仅一声问候,也总能在她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共和国将军书画文化,她孜孜不倦地奔走于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传承共和国将军书画精髓,她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仍然快乐地播洒着幸福甘露;一个普通的女书画收藏家感动了近百名共和国的将军,演绎出一段沁人心脾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因为有母亲在,我们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着!——引子她已经退休,却比上班的时候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她爱漂亮,可如今却连一双袜子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她体重不到50公斤,却每天背着60公斤重的镯子穿梭于早市、夜市的人流之中……她叫马琴,是五师电力公司的退休职工,也是一名27岁尿毒症患者的母亲。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眼泪     
一肚子都是关于母亲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深深地种进我的心田,酸甜苦辣,让我体味一生。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节俭的农村妇女,一字不识,但她却懂得许多道理,把她的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人。我们兄弟三人,小时候全靠母亲和父亲在生产队劳动养活。听父亲说,那  相似文献   

10.
在共和国蓝色国土上空,长年活跃着一支勇敢的空中巡逻兵,他们飞天巡海,战风斗浪,屡建奇功,在万里海空留下了一道道壮美航迹,她就是新中国首支海上空中巡逻部队,有“空中哨所”之称的海军航空兵某团。  相似文献   

11.
儿圆娘的梦     
我 知道 ,母亲有个未圆的从军梦。母亲有一句口头禅 :“咱是闹过革命的人 !”每当她与乡亲们讲起这句话时 ,总有一种自豪感。不过她一直很遗憾 ,没能真正成为解放军行列中的一员。那年 ,她跟一帮热血青年一起 ,参加了支援军队的后方保障工作 ,这支生力军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后方娘子军”。关于那时的事情 ,不知她对我们兄弟反复讲了多少遍 ,每次都讲得极为动情 ,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我相信 ,在母亲奔流的血液中流淌着坚强 ,流淌着对军队一种浓浓的情愫。父亲去世后不久 ,母亲把哥哥送上了云南边防某部。两年后 ,又毅然送我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里, 有这样一支英雄和忠诚的警卫部 队:她每日担负着保卫党中央、中央军 委和共和国首都的警卫任务,她从井冈 山到瑞金,从遵义到延安,从西柏坡到 北京,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她就是中 国人民解放军某警卫师。这支与新中国 同龄的部队,是新中国警卫部队的代表 和骄傲,曾多次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 泽民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 见、视察和检阅。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甲子之前的1949年,那也是一个"己丑年",我们有了崭新的共和国。60年风雨兼程,60年自强不息,60年奋力拼搏,一个叫中华的民族在世界叫响!我们同是祖国的儿女,我们生长在共和国的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60年来,从军营退伍的战士有几千万之众。他们经过军营的淬火、冶炼,在共和国的岗位上成长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纪念共和国60华诞,我们特开设"共和国退伍兵"栏目,让那些回到地方的战士重回军营,他们鲜活的业绩,是我们的自豪,他们的冷暖,是我们的牵挂,他们的搏击,是我们的榜样,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战友!  相似文献   

14.
她是阿吾斯奇边防站的"兵妈妈",她40年如一日地爱护着边防战士她,40年如一日地关心边防战士。她说她一辈子只做了5件事:每年的建军节,都在部队陪战士过,凡是阿吾斯奇边防站来的新战士,都把他们接到家中吃上一顿饭;凡到阿吾斯奇边防站来当兵的战士,都要给他们做  相似文献   

15.
他们耕波犁浪。他们穿云破雾。他们同时拥有碧海蓝天,以大海做跑道扶摇上九天。他们是我国唯一的水上飞行特种部队,海军航空兵的骄子。从雏鹰学飞到羽翼渐丰,40年来,共和国三代领导人时刻关注着它的成长和发展。这些都是昨天的故事,可却鲜为人知,我们在历史的画卷里为您翻寻出来,也许您从中会感受到水上飞机的明天……毛泽东在报告上粗粗画下一道红线  相似文献   

16.
铿锵玫瑰,绿色梦想相伴成长 在曹洋还上小学的时候,每当看到电视里出现人民子弟兵的镜头,她都天真地告诉爸爸:我也想和他们一样!爸爸说:这是解放军,保卫祖国的,他们都是男子汉,而你是女孩子.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也能当兵!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要当军人的念头,绿军装的梦一直伴随着她成长.  相似文献   

17.
家有老母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我对母亲有了更多的依恋。工作再忙,每周也要给她打一次电话;出差路过或大多的假日,我都会赶回家陪她过上一两天。尽管在我的眼里母亲这一二十年都没有太多的变化,也没有太老的痕迹,快人快语,小跑着走路,但她毕竟已是83岁的高龄了。我常在心间发问:属于母亲的时间究竟还能有多少?我还能再尽多少孝呢?若真有一天母亲也像父亲一样突然不在了,我对家乡还会这般牵挂吗?我的世界还会这样精彩吗?不敢想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转民》2011,(8):62-63
一个国家,只有俊杰辈出,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民族,只有英才泉涌,才能承继她经久的文明;一个时代,只有英雄横空,才能奏晌划时代的共鸣。正是这些共和国的优秀共产党人、共和国最可爱的人,让人们记住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历史的辉煌;也正是他们,以非凡的才智和无比的胆魄,用超常的思维和果敢的行动,引领共和国前进的方向,促进共和国的坚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富强繁荣。  相似文献   

19.
离别的饺子     
在我的家乡胶东,每逢喜庆佳节、迎亲送友,饺子是不可缺少的。在我的记忆中,饺子包含着一种情感。去年,母亲为我包的那顿饺子,至今仍深深地触动着我。 去年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外,母亲极少来电话让我为她做什么。而这次母亲在电话中问我,今年她80岁生日时能不能回家。当时单位工作忙,我便含糊地说,到时根据工作情况再定吧。母亲听后,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嘱咐我把工作干好,注意身体。 父亲去世得早,是母亲一手支撑起了我们这个家。生活的辛劳,使母亲衰老得很快,  相似文献   

20.
母爱伴我行     
又是佳节思亲时,我很想回家,回家看一下我年迈的母亲,但我却怕,怕令母亲担心,怕见母亲为我操劳的样子,每每想起总让人心里有点隐隐的疼痛。平时母亲总是念叨着我,希望能和我说说话,可我一告诉她我要回家,她就开始担心,直到我回家。如果是仅此而已,也就罢了,可情况并不这么简单。就在你回家没几天,她就开始担心:“你休这几十天不会影响工作吧?”我说:“不会的,这是正常休假。”但她还是半信半疑,好像天天待在单位才算尽责似的,直到我回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