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安全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全军将士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巩固和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粉碎帝国主义侵略和一切反动势力的颠覆,为保...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泽东庄严地提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由此向全国军民发出了建设新中国国防的号召。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所关注的主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创建独立、自主、民主的新国家;那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主要关注的则是建设和保卫繁荣富强的国家。尤其是在新中国初创的五十年代,毛泽东为保卫国家和建设国防,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新中国当时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领导了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他所倡导的国  相似文献   

3.
中日甲午海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正义战争,有人民的支持和地理的优势为什么失败了呢?特别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其教训是什么?在纪念中日甲午海战100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深入研究总结这一历史战争的失败教训,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担负起祖国赋予的“维护海洋权益,捍卫领土主权”的神圣使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在谋划中华民国的建国方略中,第一次制定了中国的国防计划。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在研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况,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在革命实践中,又对旧三民主义加以改造,提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含丰富的国防和军事建设思想。他主张要为民族生存而战,为实现和平而战,为铲除专制皇帝和封建军阀而战,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战。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彻底结束。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为了巩固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生政权,防御帝国主义和外来势力的侵略,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和平建设与安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从新中国诞生开始至“文化大革命”前,对加速我国国防建设问题,曾作过四次重大的战略决策。而今回过头来,对这些重大决策与实践认真地进行回顾,作些必要的总结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的国防现代化以至“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无不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次:关于全面进口武器…  相似文献   

6.
国防观念是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粘合剂”,是立国兴邦、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全民国防观念的增强,离不开平时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和熏陶。英国的《双‘11’》纪念日及其效应,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广场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历史的结束,工人和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开辟了通向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一幅血迹斑斑、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解放前的中国,内受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受帝国主义侵略,一天天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中国变得越来越穷,越来越弱,经济衰败,民生…  相似文献   

8.
50年前,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军民一起,胜利地进行了打败美国侵略者的斗争。在国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这次战争,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捍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维护了世界和平,是一座辉耀日月的历史丰碑。   一、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它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美帝国主义出兵朝鲜并侵入我国领土台湾 ,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下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作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双方重兵对峙的朝鲜战场上 ,美国投入了大量陆、海、空军 ,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部队中 ,主要是以步兵为主体的陆军 ,以及中后期参战的部分空军 ,鲜见有海军部队参战。有人认为 ,海军并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还有些人认为 ,似乎有海军部队参战。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在领导新中国二十六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经济建设计划和任务的要求,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国防经济的发展摆在适当位置,从而保障了我国国防经济的发展,并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经济理论.一、国防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相适应国际战略形势是发展国防经济和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周恩来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济.”①并强调说:为了防备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我们应该在和平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初期 ,如何建立巩固的国防 ,建设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这一重大课题 ,被突出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 ,在我军建设的新阶段里 ,通过贯彻“以我为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学习和借鉴苏军经验 ,探索出了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建军路线 ,有效地促进了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今天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们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防和军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需要与可能新中国成立后 ,西方各国采取了敌视态度。美国不仅不承认新中国 ,还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我党我军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发展,作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担负党和国家繁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他还以很大的精力主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他认真贯彻执行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党中央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形成了他自己的国防现代化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已成为中国特色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提出: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和平国际环境。他认为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国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他的…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在没有充分物质与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受了一场现代战争的考验,也促使新中国领导人对国防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新中国逐步明确了“积极防御,防敌突袭”的国防战略方针。1956年3月,国防部长彭德怀代表中央军委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对国防战略方针作了具体的阐述。这次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和彭德怀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防战略的确立。本文试对“积极防御,防敌突袭”国防战略的出台背景作一论析,以期推动对国防战略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先后乘坐“长江”、“洛阳”舰从武汉到南京,航行了四天三夜,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已由主要领导革命战争转到领导经济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任务,已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政权,转到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防御帝国主义侵略.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国防部队,落实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毛泽东早先提出的:"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政工学刊》2009,(4):F0002-F0002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先后乘坐“长江”、“洛阳”舰从武汉到南京,航行了四天三夜,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早在青年时代就关注国家的安危问题,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国防观。他主张长江防务是中国国防的重心所在;国防权是一个国家的主权,不容侵犯;要培养国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民的体质,振尚武之精神;以及“另起炉灶”建立“正式的国防军队”,是对中国近代以来“争胜型”国防观的继承与发展。其中体现的自强御侮观念,进化论观念,从经济、科学、文化等看待国防的综合性观念,以及战略视野、世界眼光、对人民作用的强调,说明他是根据中国社会现实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看待中国的国防问题的,一些思想观点初步具有了现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要求,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本刊参加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和中央有关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举办国防教育征文活动。一、征文内容。①成就与展望。回顾新中国成立55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展望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探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②科技与装备。介绍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影响,信息化武器装备与信息化战争,世界各国军队和国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③国防连着你我他。回眸百年沧桑,看…  相似文献   

19.
2000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向国会提交了一年一度的国防报告,这个报告与去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根据1999年北约侵略南联盟战争的经验教训,对美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所谓“现实威胁”作出新的判断,提出了所谓的“内部冲突”论。该“理论”认为,“内部冲突”是指“不同于越境侵略的政治暴力”,其形式主要有4种,即内战、内部侵略、武装起义和内乱。其中,“内部侵略”是指“一个国家镇压本国的人民或一个种族反  相似文献   

20.
1929年12月在南京出版的中国杂志《时事月报》刊登了日本《田中奏折》 (原文题为《田中义一上日皇奏章》)主要内容的梗概。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因这一奏折中侵略中国的阴谋计划被揭露,慌了手脚,田中内阁及其所控制的舆论工具矢口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并说这是一个伪造的文件。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直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这一时期,这个文件确定的方针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田中奏折》在中国和世界成了很多论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