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观、方法论和关于无产阶级武装革命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这个重要侧面反映了毛泽东正确的领导思想、高超的领导才能和  相似文献   

2.
认识战争特点是军事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战略指导的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①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战争特点,并从战争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中进一步把握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原则,从而引导战争走向胜利。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正确把握战争特点,主要是因为他掌握了认识战争特点的科学方法。他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历史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全局与国家军事斗争全局的根本战略思想。在高技术战争已经成为未来作战的基本样式,中国军事战略指导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的今天,认真回顾和总结这一战略思想的历史运用和发展的经验,是大有裨益的。一、战争时期: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应运而生和成功运用,正确地解决了“仗怎么打”的问题,确保了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小敌大”、“以弱敌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一开始就处于防御的地位。怎样从这…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及其战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它也充分借鉴和吸取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宝贵历史遗产。以弱胜强是中国古代许多战略家、军事家  相似文献   

5.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战争不但以经济力量为基础,而且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毛泽东在领导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战争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在理论上自成体系,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根本特点,就是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以及由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革命道路的基本路线。这是产生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战争动员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同时又为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服务。毛泽东继承了马列主义关于战争动员的思想,集古今中外战争动员之精华,把唯物史观更加自觉地运用于军事领域,通过长期艰苦的实践和理论创造,给战争动员赋予了新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具有中国特色的战争动员思想。  相似文献   

7.
<正>【曲爱国】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题目是毛泽东的军事遗产。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者,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指挥者,是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创造者,也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这些头衔当然不是为制造个人崇拜而杜撰出来的,而是每个头衔都有实实在在的历史内容。毛泽东所创造的战争伟业和军事思想震烁古今中外,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矛盾论》中阐发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思想,在他一生研究军事、指挥战争中,可谓达到了运用娴熟,得心应手的地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矛盾论》写作已五十周年,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也已经三十八年,但毛泽东留下的许多军事著作,特别是其中运用矛盾精髓思想研究战争问题的光辉范例,仍  相似文献   

9.
粟裕军事指挥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握战争“转折”的艺术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是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他在自己的战争回忆录中写道,“我跟随毛泽东、朱德同志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的内在规律去寻找。”《粟裕战争回忆录)第74-75页)粟裕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探索,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注意寻找和把握中国革命战争的一般规律,同时,还特别注意深刻认识和把握战区作战的基本规律。通过长期指挥战区作战的亲身实践,粟裕率先提出了关于战争“转…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怎样成为伟大军事家的(五) “从战争学习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未想到过要打仗"的毛泽东,被国民党蒋介石"逼上梁山",投入了中国革命战争,最终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那么,没有进过军事院校的毛泽东为什么能够"用兵真如神"?他高超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同毛泽东极为注重战争实践,善于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匿是分不开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相似文献   

11.
就规律而言,它是一个必然性的东西,掌握战争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毛泽东同志说:“……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在朝  相似文献   

12.
依靠人民支援的后勤思想是毛泽东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创造性地指导我军历次革命战争后勤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这一光辉思想对于现代战争后勤保障工作,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战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军事哲学方法论的历史演进夏征难毛泽东军事哲学方法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研究、认识和指导战争根本方法的学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的转化形式的概括和总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有机...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军事辩证法”这一概念。军事辩证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哲学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军事科学的交叉点上生长发育起来的。军事辩证法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曾经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国内外许多军事理论家和哲学家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胜利。列宁指出:“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列宁全集》第38卷,第210页)。中国革命战争中长期而曲折的战争活动,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客观辩证法的画图。在中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战争是阶级社会中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同其它一切复杂的客观事物一样,战争是一个充满着各种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集中揭示了贯穿于整个战争运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及矛盾诸方面的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入而具体地观察分析战争内部的矛盾运动,揭示出战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种种规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战争规律论思想。纵观古今中外战争发展史,在以往的军事家中,可以说毛泽东是最善于把握理论与…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战争预测思想初探胡哲峰预测是对未知事物和过程的判断。战争预测是对未来战争全局和运动过程作出的超前判断,是一项探求未知战争领域和战争趋势的活动,是战争决策的前提,是进行战争指导的基础。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主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最大量、最主要的实践,是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在这一实践中,他对革命战争的军事经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适合于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战争经济思想体系。它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战争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1927年到1934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对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毛泽东积极参加了武装斗争的理论准备和具体实践。他在“八七”会议上,就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同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科学形态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战争实践过程。它是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战争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仍然有其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中国和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的体系和内容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产生优秀军事理论的国家之一,从孙子兵法到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确有中华民族自己的军事理论和传统的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加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仅…  相似文献   

19.
从战略转移到战略转变的理论先导──长征前夕毛泽东所著《游击战争》初探曾庆洋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得以顺利地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  相似文献   

20.
人民战争仍然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到战争领域,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第一次提出了组织人民战争的科学理论。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把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造了适合中国情况的人民战争思想。他指出要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