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年前我当民兵连长时,一个偶然机会,从没写过新闻报道的我拿起了笔。 一开始。《中国民兵》就是我学习模仿的报刊之一。我开始向包括《中国民兵》在内的各媒体投稿。开局良好,媒体上很快出现了我的名字。可是,写呀,投呀,就是上不了《中国民兵》。后来,等盼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人告诉我,我的名字上了《中国民兵》,一看是我的名字,却不是我的稿子,大约是有个作者与我同名同姓。我暗暗地想,什么时候我的稿子能登上《中国民兵》呀!以后的岁月,我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民兵》创刊10周年的时候,我代表报社总编室和各部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10年,《中国民兵》作为在人武战线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在军内外有相当影响的综合性刊物,为宣传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宣传军委大政方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造就了一支后备军新闻队伍。 10年,在这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中国民兵》杂志全体同志付出的是创业的艰辛,带来的是成功  相似文献   

3.
说来惭愧,因为以前我一直在某海防团当报道员,跌跌撞撞摘报道都五六年了,且对《中国民兵》早闻其名,但相识却不足半年。今年初,我被团里派到上级业务部门“淬火”。 5月上旬,我与省军区新闻干事一起到临沂市采访,在采访一个只有6人的市场民兵哨所时,我惊奇地发现,报架上不仅有《中国国防报》等8种报纸,还有《中国民兵》等十几种杂志,我随手翻开了装帧精美的《中国民兵》1999年第3期,《捍卫长城的法律之剑》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再往下一瞧,自己的“大名”居然赫然在上,这令我  相似文献   

4.
从三年前担任专武干部的那天起,我就与《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小酷爱文学,崇尚军旅,工作之余便捧着《西南民兵》品味人生。家里清贫,单身的夜晚,我点着烛灯趴在凉板上一边学习,一边写读书笔记,一年下来,翻开笔记本,居然足足有3万字。 在《西南民兵》和编辑老师的指点下,我开始慢慢尝试新闻写作。去年5月,我的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6.
年初,县里组织通讯员培训班,特邀我这个“优秀报道员”介绍体会,使我想起因《中国民兵》而走上新闻写作之路并助我当上专武干部这段缘分。 2000年我从师专毕业后分到小学任教。2002年的一天,我到乡里参加教师会,在武装部长办公室发现一沓刚到的《中国民兵》杂志,漂亮的封面, 浓重的兵味,一下吸引了从小就有军营梦的我。在顺手“牵”刊回去细细翻  相似文献   

7.
在共和国50华诞盛大庆典中,我作为一名受到江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的首都女民兵,能参加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座谈会,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在这里,我代表参加受阅的首都民兵,代表《中国民兵》的全国广大读者,对《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和取得的累累硕果,表示衷心的祝贺! 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  相似文献   

8.
说起与《中国民兵》相识,还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我刚从作战部队调至预备役部队工作,一次在我们主任办公桌上偶然看到了《中国民兵》这本杂志,当时我就被那美丽淡雅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便给主任讲,想带回去看看。主任看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答应送给我。于是,就有了我与《中国民兵》的相识。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办公室里,存放着编辑部寄来盼13本精装的《中国民兵》,它见证了《中国民兵》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11.
我刚任福建连城县委书记并兼任人武部党委书记时,对民兵工作不熟悉,我借助权威刊物——《中国民兵》杂志,指导工作。例如,我上任后,为民兵工作现场拍板解难题近百件,就是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学习和借鉴来的。《中国民兵》杂志指导我县民兵工作上了三个台阶,还受到了省、地的表彰。我还十分注意《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兵》杂志即将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正式问世以来,这本杂志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和总部机关的关怀与厚爱,得到了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广大官兵的支持与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亿万读者的好评与赞誉。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在准确传递军委、总部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客观报道各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经验、新典型,努力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阔步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与《中国民兵》的关系,以此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帮助编辑部进一步办好《中国民兵》,将是你、我、他的共同心愿。因此,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办《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期待着你拿起笔来,围绕“我与《中国民兵》”这个话题,畅所欲言。来稿可以是一条经验给了你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可以是一个先进典型帮你校正了前进的方向;可以是一项活动使你难以忘怀,也可以是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坦诚交心、平等相处的一段往事;可以是为办好《中国民兵》献计献策,也可以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总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中国民兵》杂志办得更好,献上一份真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期待着。  相似文献   

13.
光阴如梭。今年是《中国民兵》创刊 20年,我心里激动万分,因为我从内心感 谢《中国民兵》,是她伴我走过了担任基层 报道员的20年和成长成才的20年。 1983年,我退伍回乡。凭借在部队干 过新闻报道工作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 1984年1月被招聘到山东省诸城市人武 部担任报道员。虽说在部队从事过新闻 报道工作,也有着发表稿件百篇的自豪,  相似文献   

14.
专程再访二月河,是受《中国民兵》杂志编辑之托。轻轻叩开两扇雨迹斑驳的木板门,笔者见到了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岸边的二月河。他高兴地接过新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边看边说:“三年前《中国民兵》曾报道过我,我是‘老转’,凡与‘兵’有关的报刊来采访,我都欢迎,还都有一种亲切感。”当他浏览到这期杂志最后一页时,欣然拿出纸和笔题写了“祝《中国民兵》文采风华,明艳照人”的祝愿话,对杂志社派人来再次访问他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实现我的“从军梦”,但在我大学毕业后,却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几年前,我的丈夫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可能是爱屋及乌、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喜爱上了《中国民兵》。现在,读看《中国民兵》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民兵》中的“外国战争动员知识讲座”、“人武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在此,我不想说《中国民兵》办得如何如何好,因为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里,我只想代表基层民兵对她说说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编辑部参考。 每期《中国民兵》的内容都很丰富,但是看后还是不过瘾,希望《中国民兵》适当增加页码,或者改为半月刊,一可增加报  相似文献   

17.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今年27岁的我,与《中国民兵》已有了13年的不解之缘。 1986年,父亲由部队转业到县人武部工作,我便有机会接触上了《中国民兵》。当时,校园里流行的是武打和言情小说,我也一度沉湎于此。但自从在爸爸的案头见到《中国民兵》之后,我便对她如醉如痴,爱不释手。渐渐地,我对国防愈加关心起来,国防知识也日渐丰富,成为全校有名的“国防迷”,在班级和学校的黑板报上,经常刊登着我从《中国民兵》上摘抄的军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底,我从参谋改行当干事。正当我为不懂写稿、投稿老不中发愁时,临沂军分区邀请《中国民兵》编辑参加2003年新闻工作会。《中国民兵》编辑对各单位上报的线索进行了很好的点评后,又介绍报刊宣传的特点、规律和各自定位以及怎样抓时机,提高上稿率,编辑的讲课让我们收获不小。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残疾人,而且仅读了小学。我订阅《西南民兵》杂志已经10多个年头了,工作之余、生活之中,一拿起她,烦躁的心情就会平静,生活就会更加充实。通过读《西南民兵》,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名业余通讯员。年年被新闻单位、军分区、人武部等多家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如今,获奖证书和奖品有100多件。这些战绩的取得,都与《西南民兵》的指导帮助分不开。可以说,是《西南民兵》杂志改变了我这个残疾人的人生路,借此征文的机会,让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谢谢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们。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中国民兵》的老读者,也是忠实读者。那1993年,我担任村民兵营营长,在镇武装部开会时,发给了我一本当年第3期的《中国民兵》,我翻开一看,觉得里面的内容很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