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钟庭宽  许嵩 《国防科技》2012,33(1):14-19,34
当前,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技术转移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美、英、法、日四国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机构职能及作用方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民两用技术是实现军民一体化战略的关键。本文给出了两用技术转移的涵义及具体转移模型,建立了一个支持军民两用技术成功转移的“6M”分析框架,该模型可以支持两用技术成功转移。  相似文献   

3.
论国防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主要存在两种流向:由民间向军事领域转移和由军事领域向民间技术转移。加强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能够降低军用与民用企业的研发成本,促进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的技术升级,有效整合民用与军工科技优势资源。促进军民技术之间的双向流动和转移,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统一军民通用技术标准,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军民两用研发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燕 《中国军转民》2013,(12):54-57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核心是实现富国强军,有效的网络组织管理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分析了不同国家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网络组织管理模式的特点,根据驱动方式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网络组织管理模式分为:基于职权驱动主导+契约驱动辅助、基于契约驱动主导+职权驱动引导以及基于契约驱动的管理模式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与运行机制,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适用范围,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网络组织针对不同特点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选择管理模式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两用技术转移的涵义及一般转移参考模型,建立了支持军民两用技术成功转移的概念框架体系,提出了军民两用技术研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战略。当前走军民融合之路,就需要大力发展军民通用技术,大力推进军用与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加快科技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推动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本文针对我国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对国外该领域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政策措施,对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军民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邵进进 《国防科技》2010,31(2):31-36
文章指出打破军民技术资源界限,实现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在国家范围内谋求技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是我国国防工业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考察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及效益的概念为逻辑起点,深入分析了影响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及效益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对目前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及效益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确保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提升效益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1月27日,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总装备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国动委共同主办的"2014第三届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暨项目对接会"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加快推进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的主旨演讲,军民结合推进司巡视员曹志恒参加会议。张峰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工作在顶层规划与设计、政策公平化、信息交流共享、技术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将围绕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改进完善军工技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兵器军民融合平台——"兵科云"正式上线试运行。该平台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将进一步促进国防行业军民信息交流共享和军民用技术高效转移,成为集团公司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兵科云,中国军民融合产业领先的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以军队、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为服务对象,为用户提供一个集供需信息发布、技术产品展示、技术合作对接、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品牌展示的服务平台。平台紧扣军民融合主线,采用全新模式进行架构设计,凭借先进的技术以及专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美国建立国防技术转移体系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从建立广泛的国防工业基础、降低国防采购成本、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国防技术转移。要建立安全、开放、竞争的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为军民双向技术流动奠定稳定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军民兼容,或称军民结合,是指国防科技工业同时从事军民科研生产,发挥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双重功能,使军民两个领域交叉转移,互相促进,双向发展。一实行军民兼容是世界各国的一种通行体制,也是和平时期一种带有世界性的趋势。美国历来就有军民兼容的传统,航空航天局已有600多项技术移植到民用,其中用于燃气轮机、低温技术、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程序四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超过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引言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一种投入、两种产出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007年新修订并颁布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是实施军民融合的重大战略。当前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既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推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向民用转化,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通畅转化渠道,建立两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国防知识产权转化专业化机构和队伍。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军转民》杂志创办以来,致力于军转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相关工作的推动,努力把杂志打造成国家机关的"喉舌",打造成传播国内外军民融合理论研究与科技成果的窗口,积极发挥了社会舆论的导向和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本社受政府部门的委托,承办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军转民成果奖评选、军民融合成果展宣传等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的进程中,遇到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就是推进军民技术成果的双向转移转化。事实上军工技术成果转化难一直困扰和阻碍着军民融合工作取得更多的实质性效果,也是各地诸多军民融合园区建设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原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夏东平曾进行过深入探讨,本刊转载于此,希望对军工技术的转化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燕利娜)继国防科工局与全国工商联签订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之后,7月18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业商会签订了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精神,双方在贯彻实施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框架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发挥各自优势,实行强强联合,有的放矢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7.
“军民两用”方略与“军转民”方略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民两用方略与军转民方略的内涵 “军民两用”强调的是利用某些技术天然具有的军民两用特性,选择同时具有良好军用价值和显著商业价值的技术,并在统筹兼顾军用和民用双重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产业化,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重需求,并易于实现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相互转移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吕联渠  胡誉 《国防》2015,(2):17
全国首届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展示交流会前不久在江苏丹阳市召开,会议重点介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引导支持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双向转移的政策措施,交流了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典型案例和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模式。这是继江苏丹阳在全国率先被授予"空装——丹阳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江苏省首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后,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的再一次重大突破。会议强调:一要充分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13,(4):32-33
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承担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重要职责的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快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注重发挥高新技术在科技强军中的重要作用,军民团结协作,为国家安全提供高科技支持。”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建设与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其中强调捐出:“要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军用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使国防科技和装备建设根植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之中,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