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船是海军最直接的后备力量。在马岛海战中,英国征用民船56艘,66万吨,运送各类物资装备达70%以上。阿根廷原注册登记的民船有495艘,而正式征用时才知道只有6艘,导致在英军特混舰队航行的28天中,阿根廷没能把足够的物资运往马岛,使参战部队战时作战物资到生活用品严重短缺。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征用200余艘民船,运送装备物资达680万余吨,达80%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的预备船队,在海湾危机发生后一周的时间内,就将海军陆战队所需的全部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运达沙特,成为第一支抵沙的美军船队。  相似文献   

2.
马岛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以海洋为主要战场的局部战争。从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中,英国对航母、核潜艇和远洋两栖舰艇的使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英国也有了深切的认识。马岛战争对英国以及西方的海军建设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岛战争也是阿根廷海军命运的转折点,不过并不是从战争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而是战争使得阿根廷海军从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3.
翻开当今世界海军史,曾是“太阳不落”的英国,皇家海军的整体实力已比不上美、俄两国,只是从舰种的拥有和先进技术方面,仍保持着海军大国的形象。相比之下,英国皇家海军现役两栖舰艇的力量显得更加薄弱。早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时期,作为远洋作战和登陆作战的登陆舰艇就很缺乏。当时英国只有一些60年代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一个传统的海上强国,一向重视海军的发展。在英国皇家海军舰艇中,除有几级潜艇采用核动力外,水面舰艇都是采用常规动力装置,这就要求在舰队进行远航作战时,要有补给舰配合行动。1982年英国特混舰队远征马岛,充分证明了拥有补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海军     
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与智利接壤,海岸线长达3800多千米。长期以来,为保护众多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阿根廷一直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20世纪初,曾一度取代智利海军成为南美的第一大海军。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装备的老化及美国开始向巴西提供海军装备,阿海军总体实力稍逊于巴西海军。1982年,因马岛的主权问题,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马岛海战。尽管最终阿根廷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但阿海军出色的表现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名义上,阿根廷总统是阿根廷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但国防部具体负责海、陆、空军的日常管理。海军的最高指挥官为参谋长,在阿根廷武装部队联合参谋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海军司令  相似文献   

6.
1982年,英国与阿限廷在马岛进行了一场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军反应之快捷、行动之迅速是二战以来的几场较大局部战争中最为突出和成功的。当时,英国立即进行战争动员,火速组建了以海军为主的特混舰队,远程奔袭1.3万千米,经过70多天的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英国终究还是因为缺少一支精悍的、训练有素的快速反应部队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员死255人,伤777人,被俘210人;舰船沉6艘,伤10艘;飞机损失34架。马岛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及时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加强海外干涉  相似文献   

7.
简讯     
阿根廷海军对英国进行友好访问作为与英国重建友好关系活动的一部分,阿根廷于1994年8月派其训练帆船“自由”号对位于达特茅斯的皇家海军学院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历时五天的访问是自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之后的第一次,它标志着英阿两国关系正在走向正常化。〔温文译自《IDR》10/1994期〕  相似文献   

8.
2013年的新年刚过,英阿两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再起争端。1月3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在英国《卫报》和《独立报》上刊发的致英国政府的公开信上,指认英国占据马岛是“公然的殖民主义”行为,要求英国政府向阿根廷归还马岛。在信中,阿根廷还要求英国应该履行联合国1960年通过的有关结束一切形式殖民主义的决议,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争端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9.
张鹤田 《国防》2004,(9):18-19
海上支前保障准备尤其是民船动员准备,是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内容,事关登陆作战任务的完成,事关战略全局。纵观古今中外,快速动员征集民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必然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近期几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都有大量征用民船的战例。英阿马岛战争,英国征用和租用了各类民船67艘,其中大量是远洋商船就地征用,总吨位达100多万吨,占特混舰队支援舰船的80%,为英军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湾战争,美军军事海运司令部紧急动员征用了后备役船队43艘船,租用本国商船66艘,租用或无偿使用了日本、韩国、科威特等1…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海军在世界航空母舰技术发展史中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但是,英国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受到来自国内多方面的干扰,20世纪60年代曾一度被工党政府判为死刑,从英国海军序列中取消。英国当时正在筹划中的大甲板航空母舰CVA-01也被迫下马。可是,马岛海战的经验教训使英国的政客们头脑清醒了,血的代价挽救了航空母舰的命运,使航空母舰重新编入英国海军序列。这才使目前现役的3艘“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1.
近日,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系再度紧张。2月21日,阿根廷宣布封锁马岛附近航线。英国针锋相对,已向该群岛派出了4艘军舰及1个步兵连,提高岛上英军的防御能力。双方剑拔弩张,第二次马岛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2.
据《国际海军》2005年1/2月报道,英国防部选中VT集团建造新的80吨近海巡逻艇(直升机)-OPV(M),承担马岛巡逻任务。该艇是河流级OPV的改型。其中3艘已批准由英国海军承担保护渔业任务。Batch2设计包括一个飞行甲板(能接收直升机)和一个改进的监视雷达能力。MoD和VT之间的合同谈判已经开始,可望2005年初签订合同。据该公司说,该计划可望价值约3000万英镑(5700万美元),在一个公私合营管理之下。该艇在普茨茅斯工厂建造。在2006年9月交付使用。该艇由英国海军使用管理,作为马岛巡逻艇,将取代英国海军两艘现有的Castle级OPV。英国为马岛建…  相似文献   

13.
所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指的是三个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和桑威奇群岛。马岛在阿根廷海岸以东约750公里。南岛在马岛以东约1,500公里,而桑岛则在马岛以东偏南约2,100公里。这些岛除马岛上住有英国居民约1,800人外,基本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由于它们是两个大洋间通过南美洲南端海路的必经之地,南乔治亚又是进人南极大陆的门户,所以历史上曾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的对象。近年来发现马岛附近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这些岛的地位就更显得重要了。自1832年起马岛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但阿根廷却坚持对马岛拥有主权。两国间进行了多年的外交谈判,然而争端一直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4.
水师 《环球军事》2012,(6):25-26
2012年1月31日,英海军宣布向马岛部署最先进的勇敢级防空驱逐舰“无畏”号。2月10日,阿根廷外交部长齐默尔曼强烈指责英国在马岛部署一系列先进战舰的举动,英阿马岛局势火药味骤然变浓。面对英海军驻马岛地区实力的大幅提升,阿根廷海军(下文简称阿海军)在发生战事的情况下能否HOLD住战争主动权,战胜英国强大的远洋舰队呢?让我们先看看“白银军团”的实力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15.
2月21日,随着英国渴望石油公司的“海洋守卫者”号钻井平台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附近海域洋底打下第一钻,平静了28年之久的马岛上空,再一次战云密布。  相似文献   

16.
褰丁 《当代海军》2001,(7):27-28
前不久,阿根廷与英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协议,协议确定允许阿根廷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私人飞机和船只在阿根廷大陆与马岛之间直航,但不包括商业航行。协议签订中,阿根廷方面还特别声明,此直航协议不影响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所有。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自1982年马岛战争后,阿根廷与马岛之间中断的空中和海路交通开始恢复,表明英阿之间的战争阴影在逐渐散去。但是阿根廷有关马岛主权的声明,则又强化了近十年来英阿之间在马岛主权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7.
正规化是国防现代化对后备力量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世界上一些重视后备力量正规化建设的国家,大都有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因而其后备力量能在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发布全国动员令,48小时内动员各类兵员30多万,开赴前线作战。被征用的民间车辆在开战后1小时就投入了军事运输,各工业部门也以较高的效率转入为战时服务的轨道,10天内修复了被损坏的坦克、装甲车2000多辆,为迅速扭转战局发挥了巨大作用。英阿马岛之战,英国被征召的海军后备队,在48小时之内就到指定地点报到,应征的56艘商船3天内编入舰队序列。如果这些国家没有一套完整的动员法规和动员体制,要在短时间内动员这样多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马岛战争中英国的外交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尔维那斯群岛的领土纠纷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进驻马岛,由此引发了马岛战争。战争期间,英国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使阿根廷很快就陷入了被动地位。在利用外交手段压倒对手之后,英国又以强大的军事打击为自己正名,实现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龙文 《环球军事》2010,(6):12-13
据阿根廷《号角报》等媒体报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一直是英阿两国关系上的!定时炸弹”,双方曾在1982年为马岛主权开战,结果阿根廷落败。今年2月初,英国政府允许迪塞尔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开采石油,引发阿根廷不满,阿根廷高级将领纷纷表态要收复马岛,英阿两国又处在剑拔弩张之中。  相似文献   

20.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岛屿主权引发了一场轰动全球、规模较大,海、空、陆战俱全的现代化局部战争。4月2日,当阿军进驻马岛和南乔治亚岛后,英国首相便连夜召开内阁会议,宣布“与阿根廷断绝外交关系,成立战时内阁,紧急派遣南大西洋特混舰队开赴马岛战区,不借用武力夺回马岛”。4月7日,英政府宣布马岛周围200海里(360公里)为“海上禁区”,从4月13日起“阿根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