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和国防大学科研部联合组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6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8篇,交流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学术观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学术有很大发展。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军事科学院莫阳着重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学术发展的基本特点:1.战争愈来愈超出武装斗争的范围,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内容的国家战略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纳粹德国的总体战理论、英美国家的大战略理论、苏联的全民战争理论、中国的人民战争理论等。2.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参战国家遍及世界各大洲,联盟战略思想有新的突破,原来互不相容的不同社会制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蔓延到了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年鉴》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因战争死亡人数逾2000万,波及到苏联人的每个家庭。中国在8年抗战中死亡人数也近2000万。1945年,由于苏联的对日宣战以及美国的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加快了胜利的步伐。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因而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机构——联合国的构想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翻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不同就是战争的策源地不是首先在欧洲,而是首先在东方形成。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法西斯侵略战争策源地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中东战争,一般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进行的五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因发生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故名。又称阿以战争。这五次战争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大国插手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半个多世纪。那场由日、德、意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全世界有84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先后被卷入战争,军队和民众伤亡总数超过1亿人,财产损失达4万亿美元。其中,日本长达14年之久的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中、苏、美、英为主的同盟国,反对以德、意、日为主的轴心国侵略扩张的反法西斯战争。全球有2/3的国家卷入战争,波及 20亿人口。这场战争所动员和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空前的,各参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这一领域。但限于我国的研究,要出版一部词典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巨廉、复旦大学教授金重远,为了普及和深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主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汇集了上海地区研究二战的学者,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限战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陈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中,有限战争的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是美国对战后以两极体制为核心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核威慑下的战争形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它对冷战时期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惨烈异常的世界性战争。这场全球大博弈催生了许多新军事技术,导致大量新式武器装备投入战场, 从而使机械化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全面发展。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之际,我们迎来二战胜  相似文献   

11.
纵观人类海上征战的历史,民船的支援与参战对赢得战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美国在欧亚战场就动员了2438艘民船为战争服务,担负了全部军运任务的50%。美国一直将海上运输视为国家海上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一个海洋国家,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民船队伍,便不可能顺利实施战争,并公开将民船誉为“国防的第四条臂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中、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反对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侵略的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参加这次大战的有61个国家,军队达1亿1千万人。战争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是美、英、荷、澳等国与日本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进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烈的一场海上争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进行了长期的战前准备,而美英等国则是在战争准备相对不足。面临德日法西斯两线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卷入战争的,作为这场战争中与日本进行对抗的主要国家美国,由于其战前战略筹划并不完善,以致在太平洋战争之初遭到惨败,但是美军在战争爆发后能够面对现实。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地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写了《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等专题文章,还在《论新阶段》等很多文章中论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准确预见,令人称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反映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毛泽东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科学方法,可以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德、意法西斯先后挑起的局部战争而逐步扩大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战争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步骤。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2日签字投降为止,整整延续了十  相似文献   

16.
马骏 《国防》2005,(5):79-8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而且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场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战争,在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战争活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二战外国名将风采”系列文章,通过展现一个又一个曾经在历史天空中划过的闪亮将星的事迹,来重温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以期能够为读者带来知识、力量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参战国之多是历次战争所无法比拟的。那么,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究竟有多少呢?国内外的一些资料说法不大一致,有的说五十多个国家,有的说六十多个国家,比较多的说六十一个国家,但是哪六十一个国家,说法也不完全一致。我认为,参战国为六十一个国家比较符合实际。本文试图从“参加”(指交战双方正式宣战,或事实上表明了交战态度)这个概念的范围上,对六十一个国家(地区)参战的历史过程和一些有关的问题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徐向前同志曾指示我们:“研究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可以从过去的战争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中找出一些规律来。”他还要求我们的各级指挥员“特别要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问题的书。”为此,我们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专栏,希望同志们交流这方面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在最初阶段以局部战争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相继侵占了奥地利、捷克等许多弱小国家和地区,终于引起世界大战.大战前.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在面临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对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为了防御入侵而进行战争准备方面,都作了许多努力.但从实践来看,这些国家战前在重大战略问题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严重失误,导致二战初期战事陷入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政治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东  庄国祥 《国防》2006,(5):19-22
政治动员作为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战争实践活动早已存在。在近、现代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中,政治动员成为进行战争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本文仅就现代战争条件下政治动员的若干问题,谈几点初步认识。一、关于政治动员的内涵和特点政治动员是国家或掌握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为了进行战争而开展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和外交活动,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战争的政治、精神潜力,最大限度地赢得国内国际支持,为夺取战争胜利提供政治和精神方面的支持。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政治动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政治性。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