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频繁的战争孕育了军旅文学并推动了其成长和发展。中国从古代到现当代,出现了许多反映战争的优秀作品,这些军旅作品为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增添了魅力。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并对现、当代军旅作家及作品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特点与美学风格,论述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贵祥几乎是目前仍活跃在文坛的唯一两次参战的军旅作家——不是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采风,而是分别以正规作战部队新兵和侦察大队参谋的身份直接参与作战。他的写作也从战争开始,并且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他的创作始终关注着战争这个主题。因此,徐贵祥被称为当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文学”作家,或许实至名归。上个世纪末军队作家曾出现了以军人之后的“大院文学”作家和寒微子弟们的“农家军歌”作家。这两支队伍徐贵祥都没有参加。徐贵样门第并不高贵,也不贫寒,就文化基础而言属于边缘地带,他却以匹夫之勇坚持在军事文学的正面战场,几乎是单枪匹马地继续冲锋和推进。这或许是战争经历和战争情感煮烫了他的血液,点化了他  相似文献   

4.
英雄形象与英雄主题是军旅文学舞台的焦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军旅文学的英雄主题和叙事方式多次发生裂变:从完美英雄到人性英雄再到个性化英雄重塑,折射出时代风云、社会转型以及政治伦理、世俗文化影响。本文着重考察当代军旅文学英雄主题的嬗变,捕捉和把握当代军旅文学的更新和变化,进而探寻军旅文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有战争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千次战争。就陆战而言,这些战争大体上可分为野战和城邑战两种。城邑战是古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之一,在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城邑战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探讨现代条件的城市作战也有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城邑战溯源一切军事行动的萌芽,都产生于战争这块土壤中。中国古代的城邑战也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曾经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国度。中华民族又是一个以诗歌发达而饮誉于世的民族。以诗词歌赋的形式表述战争离乱和军旅艰辛以及战争本身的残酷惨烈,从中抒发和倾诉对战争的感受和认识,是中国历代文人、将士的常用手法。  相似文献   

7.
燕光 《华北民兵》2013,(2):60-60
我和军旅著名作家李西岳同志是同乡,共同生长于冀中这块洒满先烈热血的土地上,所以他的作品看起来格外亲切。西岳同志的上部长篇《百草山》,我有幸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打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本,顿时被那熟悉的战争场景、浓浓的军营生活给吸引  相似文献   

8.
军旅文学是对军人情怀的一种凝视。军旅文学以浓烈的笔墨吟咏军人情怀的高亢与壮美。只有在军旅文学中我们才能找到丰满结实的情感画面,找到那些令我们感动敬重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兵刑合一,不但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古代法起源的特殊路径,而且可以印证中国古代战争所蕴含的法律属性,进而用以考察中国古代战争法产生的根源。兵与刑在上古时代的合而为一,使得兵为刑注入了暴力性,刑则为兵注入了罚罪性。后来兵刑分离,刑朝着治理国事的方向发展为国家法度,而作为曾与刑同样具备罚罪性质的兵,在经历血族复仇、部落联盟战争,直至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后的诸侯之战的过程中,由于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出现、宗法制度的建立,以及战争参与者共享的文化理念形成,逐渐具备了一种自我限制的品质,约束战争的各种理性化规范逐渐被战争各方所遵守。中国古代战争法至此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旅诗歌中的崇高美既体现在军旅作家描绘的自然景致中,也体现在作品所交融着的时代感、历史感与人生感中。它不但是每一个军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情怀的集中显现,更是当代军人那种对国家、民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党益民是近年来在文坛上崛起的优秀作家。他扎根武警交通部队30余年,创作了几部反映川藏、青藏筑路养路官兵生活的小说和报告文学,多次获国内文学领域的重量级奖项,掀起了新军旅文学的阅读热潮,被称为“党益民现象”。从其作品题材选择的精度与密度、主题思想的厚度和高度与写作技巧的纯度与力度出发,解读蕴藏在其创作中的精神坚守价值的历史穿透力,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军威军魂。  相似文献   

14.
“当兵难”似乎成了许多国防生或入伍大学生步入军营后的感受。他们也许中了某些军旅文学、电视、电影作品的“毒”,它们将征伐、受伤、牺牲等词汇嬗变为胜利、荣耀、成功。当国防生们跨出校门,步入军队时,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准备好,感到“当兵难”。  相似文献   

15.
汉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不仅凝聚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战争思维特征。考察与战争相关的主要汉字,能够概略认识中国古代的疆域观、攻防观、策略观、情报观和装备观,为研究中国军事文化和战争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本期开始 ,本刊将在“文化广角”栏目里开设“中国古代军旅诗词赏析”专栏。旨在通过采撷几朵璀璨的古典军旅诗词的奇葩 ,品味欣赏其健康积极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继承和发扬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 ,陶冶当代军人的高尚情操 ,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更好地为建设国防、振兴中华而奋斗。———编者  相似文献   

17.
军旅影视作品的片名是一部影片的开端,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本身的质量。正确理解军旅影视作品片名的意义、命名的方式以及原则,能给军旅影视作品的成功做好铺垫,从某种意义上说,军旅影视作品的片名也是影视艺术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简论中国古代战争空间取向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规模宏大,可谓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历代兵家和史家都注意到了中国古代战争存在着地域空间上的特征,如"得中原者得天下"、"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等.然而从经济和政治地理格局的历史演变中系统阐述这一特征和规律者尚不多见,本文试就此略述已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战争的实践活动中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心理战理论与中国战争实践相结合 ,在继承中国古代心理战思想精华的基础上 ,形成和发展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心理战思想理论。我军新时期进行心理战要深入战争实际、立足动态实践和把握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两重属性 ,科学探索心理战规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及其战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它也充分借鉴和吸取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宝贵历史遗产。以弱胜强是中国古代许多战略家、军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