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护卫舰呈现强有力的发展势头。预计到21世纪初,护卫舰这一传统舰种将得到更大发展。新一代护卫舰无论是在舰载武器的攻击威力,电子设备的作战性能,动力装置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是舰艇的稳定性、适航性、自我防护能力、隐身性能乃至舰艇的可居住性、舒适性等方面都将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后期,对海上舰艇的探测技术和手段有了飞速发展和提高,为了对付这一技术,保证舰艇安全,舰艇隐身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应运而生。在隐身舰艇制造方面,美国行动最早,法国行动最快,其“拉斐特”级隐身护卫舰90年代初即问世。瑞典虽然立项、研制、试验几乎与法国同步,但是到了2000年6月,第一艘隐身护卫舰方下水。为什么拖后了4、5年,因素有很多。但从瑞典在2000年6月8日下水的“维斯比”隐身护卫舰的性能看,堪称世界一流。“维斯比”护卫舰,是在140吨实验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瑞典海军认为尽管冷战结束了,但实际上海军执行各种任务的数量和性质基本没有变化,因而决定建造多用途护卫舰,又鉴于当前探测与  相似文献   

3.
华征明 《现代舰船》2012,(12):59-61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海军紧跟世界潮流,充实海军力量,依靠多年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除向意大利购买了4艘轻型护卫舰外,还向英国订购了2艘性能优异的现代化舰艇,这就是F2000型"莱库"级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4.
小型护卫舰及其界定随着全球军事战略的调整,水面主战舰艇的建造重点开始从偏重驱逐舰、护卫舰等大型舰艇逐渐转变为大型舰艇和轻型舰艇并重,特别是小型护卫舰的建造开始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而对于小国海军来说,为提高参与国际间军事合作的能力,也开始摒弃以攻击快艇为主的舰队结构,转向发展作战能力更强、而造价仅略有增加的小型护卫舰。由于目前国际上对小型护卫舰的界定有多种标准,为了讨论方便,在此说明本文所讨论的小型护卫舰是指排水量在700~2000吨之间、航速较高(在25节以上)、装备较精良、  相似文献   

5.
欧洲的舰艇工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舰艇设计和建造技术正面临着一场革命。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FREMM护卫舰,正是这场革新的产物。法意两国也希望通过联合研制和建造这一款护卫舰,使自己的舰艇建造水平始终走在欧洲的前列……欧洲最好的护卫舰?毫无疑问,当前欧洲最受关注、合同价值最高的护卫舰计划(合同总金额高达140亿美元),就是法国-意大利合作的FREMM多功能护卫舰。这种满载排水量约6000吨的模块化多功能护卫舰预计将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21世纪到来之前,护卫舰在水面舰艇家庭中还只是“小字辈”的话,那么,世界开年之后,护卫舰便不再甘于“小字辈”的地位了,而是越发显示出其誓与驱逐舰争高低的雄心壮志了。  相似文献   

7.
MEKO家族新成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80年代布洛姆与福斯船厂开始建造第1艘模块化的MEKO型护卫舰以来,已有11个国家海军装备了采用MEKO设计理念的护卫舰。针对海军未来新的作战环境,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新近推出了4型MEKO舰艇设计方案,以满足那些军费紧张但又希望购买可承受新一代水面舰艇的海军需求,用于有效应付危机和在远离本土的浅海执行联合作战。  相似文献   

8.
"科顿艾尔"级护卫舰是荷兰海军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反潜型护卫舰,但其防空、反舰能力也不俗,是一型综合性能优秀的多用途护卫舰,也是战后荷兰海军规模最大的舰艇建造项目。该舰是欧洲较早采用通用化设计思想的护卫舰,在设计上有很多独特之处,在欧洲乃至世界护卫舰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首舰"科顿艾尔"号于1975年4月8日开工,1976年12月18日下水,1978年10月26日服役。后续11艘舰以几乎每年2艘的速度在1975-1981年开工,1979-1983年间相继服役。  相似文献   

9.
驱逐舰和护卫舰是当今世界各国海军发展的主要舰种,由于这两种舰艇在排水量、使命任务、所装武器与战术技术性能的差别越来越小,而且,作战能力从单一任务向多用途舰艇发展,所以常常把除轻型护卫舰以外的护卫舰和驱逐舰通称为驱护舰。从目前在役的驱护舰的主炮口径来看,主要分布在130~76毫米口径范围内,也有部分排水量较小的驱护舰主炮采用了57毫米舰炮。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冷战结束后开发的新型驱护舰,主炮选型有了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精实案”,台海军已先后装备“二代舰艇”25艘,其中主要作战舰艇21艘,坦克登陆舰2艘和潜艇2艘,约占其作战舰艇总数量的35%。在“二代作战舰艇”中,“成功”级导弹护卫舰7艘,“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8艘,“拉法耶特”级导弹护卫舰6艘,其综合作  相似文献   

11.
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海军为了加强和提高各类舰艇的作战能力,自20世纪60年代就十分重视舰载和潜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和部署。尤其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海军的各种舰载、潜载电子战系统以及其它电子装备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的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电子战系统已经成为美国当前400艘左右的主要作战舰艇(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和近200艘其他作战舰船作战与武器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次作战中,美国海军舰艇的电子战设备对于提高海战生存力及作战的胜利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一、美军舰载电子战系统近年来,美国…  相似文献   

12.
一、国外水面舰艇的动向 1.重点发展驱逐舰和护卫舰导弹武器出现后,近年来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水面舰艇是驱逐舰和护卫舰,巡洋舰以上的大舰已很少建  相似文献   

13.
牧洋 《当代海军》2007,(4):44-46
由于台湾海军的主战舰艇只有4艘"基隆"级导弹驱逐舰、8艘"成功"级导弹护卫舰、8艘"济阳"级导弹护卫舰、6艘"康定"级导弹护卫舰和4艘潜艇,因此,其战斗支援舰艇也不多。目前,台湾海军的战斗支援舰艇,主要包括1艘两栖通信指挥舰、3艘快速人员运输船、1艘快速油弹补给舰、3艘油船和10多艘拖船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英、美两国海军最近10年来对发展舰艇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的积极动向,可以肯定,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将在21世纪初大量用于水面舰艇,成为下个世纪水面舰艇推进系统的主要形式,所涉及的水面舰艇不仅包括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而且还包括航空母舰。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在水面舰艇上使用的最大特征是其布置灵活。布置灵活就有可能使推进系统不像普通的机械推进系统那样以长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原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将军为海军制订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规划:在1990-2000年间发展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即驱逐舰和护卫舰;在2000-2020年间发展直升机航空母舰,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在2020-2050年间赶上发达国家海军的作战能力。海军是技术兵种,其战略战役设想直接体现在各型舰艇和飞机的性能上,我们可以从装备建设的发展历程来推断海军的战略战役设想,并再反过来根据海军战略规划判断装备建设的综合取舍。  相似文献   

16.
最近,英国舰艇设计研究人员提出一项能使水面舰艇航速增加一倍的创新概念,其关键是引入了已成功用于高速渡船的深V型船型。这样,航速60节的超高速轻型护卫舰有望诞生。超高速轻型护卫舰的开发背景是基于英国海军正在研究现役的23型护卫舰的后继舰问题,并且,海外有关媒体也披露,英国防部审计局已着手建造三体船型护卫舰的实验船。不久前,英国著名的舰艇研究人员拉维·萨塔先生在《国际防务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研制巡航速度40节左右,最高航速60节的超高速水面舰艇的可能性和用途的论  相似文献   

17.
浪潮 《当代海军》2006,(1):40-45
像许多发展中国家海军一样,印度海军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选择的也是一条从单纯依靠引进外国旧舰,到外购与自建相结合,再到独立研制先进舰艇的道路。经过近60年的发展,到今天印度海军已经建立起一支规模庞大的水面作战舰艇部队,主力舰艇包括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及轻型护卫舰,共50余艘。目前,印度海军编有东部海军司令部和西部海军司令部两个作战司令部,分别下辖东部舰队和西部舰队,每个舰队均以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和轻型护卫舰为骨干作战力量,它们或与航空母舰一道组成航母特混大队,或以导弹驱逐舰为旗舰组成作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舰队的防空能力,澳大利亚海军正在开展代号为“SEA4000”的新型防空型驱逐舰采购项目。目前参加竞标的有德国和荷兰联合研制的F124和LCF防空型护卫舰(见本刊今年第4期“海军装备”栏相关文章)、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地平线”护卫舰、英国的45型驱逐舰(见本刊2000年第7期“舰艇”栏相关文章)、西班牙的F100护卫舰(见本刊2000年第5期“舰艇”栏相关文章)、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推出的“国际型护卫舰”。澳大利亚海军对上述舰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概述自从20世纪80年代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第1艘模块化MEKO护卫舰问世以来,已有65艘采用MEKO设计理念的各型战舰在11个国家服役。新型海军舰艇的设计不是单独设计一型舰只,而是要取决于它在所属国海军中所处的位置,能执行不同任务的多用途舰艇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青睐。当今世界各国海军舰艇的构想中一  相似文献   

20.
6月10日,德国海军“莱茵兰-普法尔茨”号导弹护卫舰(舷号F209)和“梅克伦堡-沃波默恩”号导弹护卫舰(舷号F218)舰艇编队在德国海军护卫舰第6支队支队长索尔斯滕·克勒中校的率领下抵达青岛,进行首次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随舰艇编队来访的官兵有431人。此次访问是中德建交30年纪念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