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舆论战是一种新型作战样式。加强网络舆论战研究,既是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要求,又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客观需要,对于丰富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舆论战理论体系,推动我军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论述网络舆论战的地位作用和主要特点,对开展网络舆论战的基本战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论战作为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科学评估网络舆论战效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文章探讨将多智能体建模仿真技术应用于网络舆论战效果评估,建立网络舆论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网络舆论战效能评估模型,开发网络舆论战效能评估仿真系统软件,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舆论战教育训练和作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从舆论战和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心理学在网络舆论战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心理学理论和舆论传播理论分析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得出了网络舆论是通过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阶段而形成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了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策略。即在个体层面上,通过操纵信息来影响人的认知;在群体层面上,通过塑造引导者主体的可信性和喜爱性,以及网络技术手段来增强舆论引导的效果。最后,指出了网络舆论战的发展前景在于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4.
朱志 《国防科技》2010,31(1):78-81
舆论战效果评估,作为舆论战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石,它对于科学指导与检验部队舆论教育训练,提高舆论战效果,增强官兵的心理素质,发展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舆论战理论体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舆论战效果评估模型是实现舆论战科学评估的前提和基础。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为舆论战效果评估模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广播、报纸、电视、因特网等纷纷卷入战争领域,并逐渐在战争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大众传媒作为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和阵地,越来越成为交战方须臾不可离开的“软杀伤”的重要利器,舆论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探讨信息化条件下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舆论战的特点规律,抢占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舆论强势地位,已成为世人广泛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
舆论战作为信息时代一种独立而重要的作战样式,是一种渗透力、攻击力、威慑力很强的特殊武器,是海上维权斗争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开展海上雏权斗争舆论战的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海上维权斗争舆论战的特点,探索了开展海上维权斗争舆论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军政工网上陆续有微博开通.作为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为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块新的阵地. "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特殊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其作为媒介信息与媒介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微博在改变和分散话语权、下放信息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加剧着信息传播权的集中.微博话语场中的信息和意见日益为"意见领袖"所掌控和引领.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网络舆情事件传播分析中,尽管生命周期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舆情事件的发展规律,但却忽略了部分时期之间存在的共性特征,无法充分体现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事件传播过程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二级传播理论的网络舆情事件传播分析方法,首先,构建网络舆情事件知识图谱;然后,基于知识图谱计算用户影响力挖掘意见领袖;最后,考虑到意见领袖的重要地位,为有效刻画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周期与途径,根据传播学二级传播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模型,将生命周期模型的五个时期按照舆情发展态势划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阶段)、爆发期(成熟期阶段)以及成熟期和衰退期(消亡期阶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和发掘包括意见领袖在内的用户影响力,传播、分析网络舆情事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舆论战已经作为一种独立而重要的作战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了巨大能量。美军舆论战方式主要有:舆论策划、舆论控制、舆论欺骗。认真研究、剖析美军舆论战方式,对于我们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政治工作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舆论战就是政治工作直接作战的基本样式之一.本文试从舆论战的内涵、特点、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加强舆论战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马甲机械发帖的网络舆情引导方式智能水平不高,引导效果不佳。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舆情智能引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借用和改造智能体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网络舆情引导方式,构建自学习、自组织的网络舆情引导智能代理模型,具有网评帖文生成、引导时机与方法选择、协同引导等能力,能够根据网络舆情态势的发展,自适应调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实现智能化的网络舆情引导。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网络舆论斗争理论,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缺陷 ,特别是没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制。试图从我国现行宪法的监督机制、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缺陷、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模式设计三个方面探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趋猖獗,给警卫工作带来了潜在威胁.只有树立"大警卫"思想,建立高效统一的指挥机构,互通信息,调动各方力量,才能确保警卫工作处于主动,随时应付各类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5.
研究网络舆情分析中话题演化方法.首先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模型,基于话题模型抽象描述文本内容的隐含语义,进而建立文本流在时间序列上的关联模型;进一步,提出基于OLDA的话题演化方法,针对舆情信息的特点,建立不同时间片话题间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话题演化,为网络舆情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舆论监督体制还不完善 ,记者在进行批评报道的问题上存在一些误区 ,把记者的“权利”误以为行政、司法等“权力” ,从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通过记者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利”与“权力”的辨析 ,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原则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7.
李弼程  熊尧  黄涛  潘乐 《国防科技》2020,41(5):35-40
传统马甲机械发帖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存在智能水平不高、效果不佳的缺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舆论智能引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突破新闻传播学的思维定式,利用智能体、系统建模与仿真等理论技术,研究网络舆论智能引导,提出“态势感知-仿真推演-舆论引导”的网络舆论智能引导思路,构建网络舆论智能引导仿真推演模型,明确仿真推演工具,进而构建网络舆论智能引导系统,在仿真推演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舆论引导,从而颠覆传统马甲的机械式发帖引导方式,破解难以在真实网络环境中直接尝试各种引导策略的困局。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网络舆论斗争理论,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s a critically analysis of a public opinion survey recently conducted by the New America Foundation (NAF) and Terror Free Tomorrow (TFT) in the Federally Administered Tribal Area, FATA, of Pakistan on various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 war on terror. I argue that the survey misinforms about the tribal public opinion. To substantiate the argument I demonstrate that the survey is marred by et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hortcomings.  相似文献   

19.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substantial shifts in Swedish security policy and major change in the domestic debate about NATO. For the first time, all of the right-of-centre “alliance parties” are calling for a full NATO membership, and popular support for NATO has increased. Yet public opinion contains ambiguities and paradoxes that complicate the picture. At the same time as support for NATO has increased, the public is overwhelmingly for continued military non-alignment. Drawing on previous research, longitudinal data from national surveys, and other sources on defence and security issues, this article aims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Swedish public opinion on NATO. A key argument is that Erving Goffman’s theatre metaphor, combined with neo-institutional decoupling theory, to a large degree can help understand the public opinion paradox.  相似文献   

20.
Public opinion survey responses regarding the desirability of changes in defense spending can be compressed into a single variable, the public opinion balance, which, when accompanied by a control variable measuring the proportion of responses in the “residuum” (no opinion or keep the status quo), permits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subsequent changes in the rate of change of U.S. defense outlays from the mid‐1960s through the 1980s. This finding cannot be interpreted as a simple case of “the public got what it wanted,” however, because public opinion was not autonomous or spontaneous, and defense decision makers themselves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