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舰用柴油机设备的特点,建立一种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维修层次决策模型。该模型主要由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和维修决策3大模块构成。设备的故障风险通过分析其故障概率、主要故障模式及其后果来综合评估。基于舰用柴油机作为舰船装备的特殊性,依次从安全性和任务性两方面来分析其故障后果,并在满足安全性和任务性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其经济性影响,以最小化维修费用为目标对维修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最后,以柴油机的润滑系统为例,优化得出了润滑系统各部件的最佳维修间隔期,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故障风险及其维修成本,证明该模型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在对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可接受的故障风险为约束,计算了装备的检测间隔期。由于装备使用受到故障风险、检测费用、可用度及停机时间等多属性影响,运用基于加权投影折中法建立了模糊多属性状态检测周期决策模型,实现了多因素条件下状态检测间隔期的综合优化决策。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时机、降低装备故障风险,在经济性、任务性和安全性风险三个单目标决策模型的基础上,首先明确装备故障风险分析的步骤,分析了两种维修方式下的维修时机决策建模;然后,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装备维修时机决策建模方法;随后,建立了考虑经济性、任务性和安全性的单目标模型和考虑故障风险的多目标模型,并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的模型求解步骤;最后,结合某装备安全阀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测试性研究中存在装备合同中测试性指标量化不足、测试性建模研究中对完备故障模式集研究不充分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利用装备合同指标给出完备故障模式子集并对测试性设计中的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分析(failure modes,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方案进行评价的新方法。在给出测试性多信号模型和提出完备故障模式(子)集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成败型一次计数抽样模型构造测试性完备故障模式子集的方案,给出了FMECA方案的评定标准,确定了测试性模型中完备故障模式子集的样本量,最后以某船用动力装置监控系统开展了案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与传统自行确定故障模式集的方法相比,可快速确定总体质量和样本量,提高测试性建模效率,降低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关性模型的舰船装备测试性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舰船装备的综合诊断能力,在舰船设计、研制阶段就必须进行装备测试性设计工作。为此,根据舰船装备测试性要求,对装备进行了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确定了装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以及每一故障模式的原因和影响,据此对装备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划分。然后,利用相关性模型对舰船装备进行测试性分析与建模,建立了舰船装备组成单元的相关性图示模型、数学模型,并运用考虑可靠性和费用的优选方法,建立了舰船装备诊断树,得到舰船装备的测试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该研究可有效提高舰船装备测试的效率,提升测试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自行式高炮装备的结构特点和训练需求,采用机理与外观相分离的设计思想,建立一种多节点、多任务的分布式仿真训练系统。以机理模型为设计核心,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系统拓扑结构。介绍了复杂装备外观建模方法和交互技术以及基于MATLAB的机理模型构建和系统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7.
装备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装备健康状态评估问题,在阐述装备健康状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装备的健康状态分为优、良、中、差和故障5个等级.对于测试不合格的装备,可以直接判定其处于故障状态;对于测试合格的装备,在评估装备参数健康状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装备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对所有参数的健康状态合成并决策,确定了测试合格的装备的健康状态退化等级,并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多种武器攻击下舰艇装备生命力的加权模糊综合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中模糊评估法对舰艇装备系统生命力进行了模糊评判 ,建立多武器攻击下舰艇装备生命力加权模糊评估模型 ,并以某舰艇装备的主动力系统回路为例 ,运用所建立的评估模型对其生命力进行具体评估 ,结果分析表明根据加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选用合理的加权系数 ,就能把模糊性很强的装备生命力指标定量化 ,为设备系统设计方案选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考核评价是装甲装备半实物维修训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了装甲装备半实物维修训练考核评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构建了装甲装备半实物维修训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实现了考核评价结果的定量化,将该评判模型应用到装甲装备半实物维修训练系统考核评价模块中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个人主观经验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偏差,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油料装备维修管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油料装备智能维修决策系统体系结构,论述模型库与知识库的构建方法,描述维修推理机工作原理。针对油料装备故障诊断信息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建立油料装备故障智能模糊诊断模型,论述故障诊断模糊规则、模糊推理步骤、模糊算子定义及其推理方式。对维修策略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使油料装备稳定性及经济性、维修周期达到最佳为维修策略目标,构建油料装备维修策略模型,论述维修策略原则和模型工作流程。油料装备智能维修决策系统的研究,对提高油料装备维修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油料装备保障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投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建立了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知识 ,建立了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并通过一个实际例子 ,详细阐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油料装备设计方案综合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综合评判与灰色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提出油料装备设计方案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使模型适应性强,确保方案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装备采购具有高风险的特点,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价对装备采购至关重要.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观因素太强,而BP神经网络模型为装备采购风险评价开辟了新途径.首先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和BP算法,然后结合实例给出了用于装备采购风险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该模型获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团装备保障层次设置模式优选时缺乏定量分析的问题,运用信息熵理论,建立了相应拓扑结构的时效和质量结构熵模型,尝试对团装备保障层次设置的组织结构有序度进行客观评价,为团装备保障层次设置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舰船电子装备故障自动诊断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舰船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需求,结合舰船电子装备的结构和故障特点设计了一种舰船电子装备故障自动诊断系统。该系统将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有机结合,可以提高舰船电子装备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评估光电对抗装备效能,通过对装备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光电对抗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3级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分别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进行区分计算,并通过算例验证该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仿真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应用于其他武器装备效能评估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武器装备研制的技术风险。文章详细阐述了海军装备技术体系中的系统成熟度评价需求,总结了国内外系统成熟度评价的研究前沿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系统成熟度评价的算法模型,提出了与我军装备发展过程相适应的评价等级定义,为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模糊逻辑系统在船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合理进行船舶风险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船舶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模糊逻辑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船舶风险评估的模糊逻辑模型;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并结合经验建立了风险指标的模糊集合、风险矩阵及模糊规则,然后进行了模糊推理,得到了系统的风险等级,并制定了预防风险的措施.以某艇消防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证明了其能够合理地评估出系统的风险,可为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性问题,基于系统工程原则并征求专家意见,建立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多层次评价因素集,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素的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提出了火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对高层建筑火灾的风险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FAHP法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同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AHP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引入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来表示信息系统各层次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求得其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AHP的不足;根据专家对系统各风险因素的安全性评价,得到模糊评判矩阵,进而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系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