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陈柏涛 《国防》2016,(12):84-86
巡逻"死亡谷" 红其拉甫,早在西汉时期就是我国对外商贸的重要驿站,由于历史上在这条丝绸古道上埋葬了无数的商队和生灵,被当地塔吉克族人称之为"血染的通道";特别是吾甫浪沟,被当地塔吉克牧民称为"死亡谷".这个地方,因山势陡峭、怪石嶙峋、道路险峻,巡逻车、军马根本无法通行,只能依靠素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牦牛来协助边防战士完成巡逻任务.  相似文献   

2.
红其拉甫边检站是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的一面旗帜,部队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注重思想文化建设,确保部队官兵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以完成好维护边境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红其拉甫边检站官兵在海拔51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中巴边境执勤时,路遇一只觅食的雪豹。近距离面对人类,它没表现出攻击性,反而眼中充满了好奇。等官兵们为自己拍了几张"大头照"与一段视频后,这位"雪山之王"转身潇洒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师宣 《兵团建设》2013,(16):45-46
屯垦在昆仑山下、叶尔羌河两岸、喀什地区与克孜勒苏自治州14个县市境内的三师、图木舒克市,占地面积8042平方公里,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毗邻,周边有红其拉甫、吐尔尕特、卡拉苏等5个国家一类口岸,总人口近22万。自1966年1月成立的那天起,三师始终牢记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忠实履行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任。2013年,在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师市以贯彻落实中央  相似文献   

5.
正在帕米尔高原与喀喇昆仑山交汇处的塔吉克牧民有一句谚语:"谁没有松树的意志,谁就无法在悬崖上生根。"在昆仑山上的5753米处,除了锋利的石头片,空气稀薄,寸草不生。可就是在这两个"生命禁区"之地,有一群最可爱的人曾在那里书写过辉煌。精神名称:"红其拉甫精神"荣誉指数:☆☆☆☆☆档案实录:"中国民航不飞出去,就打不开局面,一定要飞出去,才能打开局面。"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增进我  相似文献   

6.
相聚·离别     
边关也有浪漫。春节期间,乌鲁木齐市林垦外国语学院教师窦瑞琳,克服高寒缺氧,翻越数座冰山,来到海拔4700多米的红其拉甫边防连,同丈夫满春潮相聚。向文军/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你在边防,阿拉套山就是我永远的牵挂!"春节刚过便要下山的邱令蓉,流着眼泪与爱人新疆军区玉科克边防连电台台长、四级军士长邓兵相拥道别。吕凤君/摄  相似文献   

7.
山东平阴县盛产玫瑰,故有“玫瑰之乡”美称。每当玫瑰花盛开的季节,红的、白的、粉的,一个挨着一个,一片连着一片,蝶飞蜂舞,花香四溢,人来人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称赞这里争芳斗艳的玫瑰,更称赞这里保护玫瑰的民兵治安巡逻小分队。1986年以来,县人武部组织近2000名民兵,成立一县乡、村两级民兵治安巡逻小分队398个,常年巡逻执勤,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人们  相似文献   

8.
闻摆  苗鹤 《环球军事》2014,(23):50-51
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规模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装备有各种吨位的巡逻船,其总吨位比欧洲1不少国家海军都高。这其中敷岛级是吨位最大的一级巡逻船,它的满载排水量近万吨,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巡逻船。它仅建造了2艘,第2艘与首艘之间相隔了20年。日本为何要建造这样一级大型巡逻船,首艘建成后为何时隔20年才造第2艘,它们之间又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9.
吉祥玉     
狂风疾雪把天地连成一色。桑木和扎西紧紧拉着手,已辨不清回营的方向。在高原当兵,巡逻途中遇到风雪天气并不稀罕,但像这次如此大的风雪就很少见了。这两名藏族战士凭着感觉向前行走。 "不知风雪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你说什么?我听不清!" "我说风雪能不能停下来!" "风雪持续不了多久,我们一定能走回营房的!"  相似文献   

10.
《解放军生活》2012,(12):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巡逻勤务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有的国家巡逻骑马、骑电动车,甚至还有开警用装甲车巡逻的。三支队作为我国率先成立的一支专职城市武装巡逻部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以巡警形式出现在天津市区。20余年来,他们的巡逻模式随着社会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徒步巡逻:最古老、最普遍、最简单的巡逻方式,现在还在沿用。1992年8月24日,武警天津总队大胆改革,改变以往的巡逻模式,实行巡逻方式、巡逻时间、巡逻路线"三不固定"的巡逻体制,成立了以三支队为主体的城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利用边防连队老兵退伍、新兵未下连的时机,组织2000余名民兵分赴全疆20余个边防一线连队,与边防官兵实行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同巡逻、同站岗的"五同联  相似文献   

12.
"巡逻",这个词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俩字都有走之儿,意思是要走一走,其中"巡"字走之儿里面是三个撇点,正好就像排成一列的士兵走在巡逻的路上,造字的祖先真是把这个"巡"字造得活灵活现。而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二连班长杨祥国,硬是在这条需要6天5夜才能走完的生死路上往返60趟,把自己从一个巡逻兵走成了雪域"巡逻王"。  相似文献   

13.
宋朝华  李国涛  李小彬 《中国民兵》2014,(12):F0002-F0002
11月初,西藏错那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了大雪封山前的最后一次巡逻,民兵们迎风斗雪,圆满完成了巡逻任务。这条巡逻路要先后翻越4座海拔超过4800米的雪山,全程60多公里,历时3天2夜,即使在6月份山口处仍然风雪狂舞。由于长年在茫茫雪野里摸爬滚打,在悬崖峭壁间蹬石而上,练就了雪域民兵一副副坚硬的铁脚板。据巡逻日志显示,错那县人武部已经组织民兵近400人次走上了巡逻路,累积行程2500余公里,至今已有10余匹驮运物资的马儿永远倒在了雪地里。民兵们没有向高山低头,靠着铁脚板,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雪域长城。  相似文献   

14.
正"虽已过去好几个月,每次回想,每一名参加救援的官兵都感动不已。为战友,也为自己。虽然是崇山峻岭的星夜,但我们做到了,用生命激活生命。"帕米尔高原腹地,新疆军区卡拉其古边防连连长刘建伟,谈起一段巡逻途中救战友的经历,讲述人和听者,都禁不住泪花闪闪——去年8月20日下午4时许,我们从38号点位巡逻回到宿营地。  相似文献   

15.
日前,在贵州省剑河县南哨乡卫生院,人们目睹了非常感人的一幕。被救妇女一家人拉着青年民兵姜通培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流着热泪激动地说:“感谢您, 救命恩人,是您给了我们母子第二次生命……” 4月9日下午,剑河县南哨乡突然遭到一场多年罕见的狂风暴雨袭击。险情就是命令,值班民兵姜通培迅速骑上摩托出去巡逻,查看情况。当他巡逻到南哨  相似文献   

16.
钻密林,攀绝壁,过塌方,蹬冰河,蚂蟥咬,毒蛇追,住狗熊窝……面对残酷自然环境的挑战,林芝军分区驻墨脱官兵忠诚履行历史使命,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仅和平时期,该部就有20余名官兵牺牲在巡逻路上。墨脱县虽然正式对外宣布通车,然而边防巡逻路依然如旧,路的艰险仍没有多大改变。进出墨脱的路因为艰险,经常发生亡人事故,被称为"生死墨脱路"。然而,驻墨脱部队的巡逻路,比进入墨脱的路更苦,除了部队官兵,少有人涉足,因此不为外界所知,其实,巡逻路才是真正的"生死墨脱路"。  相似文献   

17.
在丽江古城时常可以看到一支身着橄榄绿的女兵小分队穿梭在大街小巷。她们就是武警8750部队侦察连女子特战班的女兵们,她们担负着丽江古城的武装巡逻任务,被当地群众和游客喻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酷"、"黑"周日上午,笔者随女兵们一起从营区出发,亲历了她们在景区巡逻的一天。乘车到达巡逻地点,姑娘们携带好随身装具在广场一侧整队集合。瞬间,闪光灯和游客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她们身上,排长吕丽莎铿锵有力的口令和女兵们干净利索的动作,使得人群里不时传来赞叹和掌声。  相似文献   

18.
生活微博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战友们来生活微博吧!本期头条青海:雪域"天路"上秃鹫与战士一起巡逻人鸟情未了,这事发生在武警青海某部。战士李勇巡逻中发现一只秃鹫受伤,便将它带回部队疗养,在军医和官兵的精心养护下,秃鹫康复了,可当战士们打算放飞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时,它却不愿意了。于是,秃鹫成了官兵的好"朋友",每天陪伴在官兵身边,与官兵一起巡逻、执勤在雪域"天路"上。好明友一起同甘共苦,愿"天路"上的武警战士和秃鹫一起快乐平安。(梁建新)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我从张家口的野战部队调到了内蒙古边防。从那时起,林海雪原、大漠戈壁、国门界河留下了我执勤巡逻的足迹。刚到兴安军区的边防独立营,我就见识了边防环境的艰苦。听官兵们说,在上世纪70年代,戍边军人生活更是艰苦,那时连队没有车,马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全线巡逻一次得一星期或者半月时间,搭建临时帐篷是边防军人必备手段。"一顶帐篷一口锅,骑着骆驼(马儿)去巡逻"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河北省任县人武部接到这样一项任务:担负"两会"期间辖区高铁路线的巡逻护卫工作。经人武部党委研究决定,任务落在了副部长赵华头上。赵华二话不说就受领了任务,他精心挑选了30名民兵,组成护路分队,当天就进驻到任务区域,并在一处高架桥前安营扎寨,开始执勤巡逻。出发前,赵华和30名民兵立下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