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下坦克”是海军特种部队的一种特种兵器,从80年代初在水下发现过它的踪迹至今,未露过真面目。然而,为对付这种未曾露过面的水下特种兵器,却出现了一批新武器。“水下坦克”的踪迹1982年,瑞典海军在斯德哥尔摩附近海域,多次发现一种水下怪物。一次,瑞典海军将“水下怪物”团团围住,从  相似文献   

2.
“梭鱼”实际上是德海军的一种实验型超空泡水下导弹,该型水下导弹为未来水中兵器的速度和灵活性研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它已成功地在位于梅尔多夫的德国国防部北海试验站进行了多次试验,航速超过俄罗斯“暴风雪”鱼雷的200节,达到了空前的240节。“梭鱼”  相似文献   

3.
李杰 《当代海军》2008,(5):41-43
世界上最先取得AIP系统实用技术重大突破的要数瑞典皇家海军。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瑞典就曾在重点比较闭式循环汽轮机、燃料电池和斯特林发动机三种AIP动力系统后,最终选定斯特林发动机进行实艇装设试验。1987年11月,瑞典皇家海军在“水怪”号潜艇上加装了一个斯特林发动机舱段。通过一系列的水下试验,充分证明了AIP系统具备较长时间水下航行的本领,从而进一步坚定了瑞典海军正式发展装有斯特林发动机的“哥特兰”级潜艇。1995年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哥特兰”级首艇“哥特兰”号下水,这是世界上第一艘问世的AIP潜艇。该艇上装有两台各自最大输出功率为75千瓦的斯特林发动机,能保持6节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几个星期而不必浮出水面,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潜艇”。瑞典海军把AIP系统作为柴电动力的一种辅助动力模式,开创了常规动力潜艇发展的新篇章。自此以后,各国海军纷纷加入各种AIP辅助动力系统的研发行列。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AIP系统开始在多国海军中“安家落户”,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上期,我们曾就东亚地区竞相发展AIP潜艇展开热烈讨论,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今天,主持人李杰再次邀请上期嘉宾陈教授及海军某部吕参谋,继续漫谈世界海军几种主要AIP系统及其优劣。  相似文献   

4.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6):44-44
据报道,萨伯水下系统公司将对丹麦皇家海军的所有“双鹰”系统进行升级。该订单价值超过1亿瑞典克朗,订购方是丹麦海军器材司令部(NMC)。  相似文献   

5.
蛙人输送艇和微型潜艇海军特种部队的武备重点是水下兵器,其中尤以渗透和撤回部队的机动工具为要。这些装备要求轻便、快捷、多功能,而且要隐蔽。当前美、英、俄、法、意集中研究发展“蛙人”的输送工具。主  相似文献   

6.
航空母航简称航母,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外形尺寸和吨位最大的舰种。它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系统并作为舰载机编队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以攻击水面、水下、空中及岸上目标,并支援其他兵力作战,是海军中能遂行“立体战”的舰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当前与未来的濒海作战军事需求,提高水下综合作战能力(尤其是水下探测、监视与侦察能力),掌握水下作战的军事优势,美海军正在大力发展水下传感器、电子信息系统,并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介绍美海军几种主要的水下传感器、电子信息系统的研制进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系统在研制中采用了“民转军”的运作模式——应用现成的民用技术,以加快进度、节约经费。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通用水下战仿真环境(ODIN)的能力、设计和应用.这个模型是由英国QinetiQ公司(原防御评估和研究局,DERA)开发的,目的是模拟水面舰艇/潜艇/UUV(水下无人航行器)平台、鱼雷和对抗措施之间的详细水下交互.研发该项目起初出自要求模拟先进对抗措施概念的有效性和采用模拟多基地信号声学站的革新技术.ODIN提供一种采用多个逼真度级建模的"全系统"综合方法,以支持从高级蒙特卡罗评估到算法设计和估计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9.
潜艇是神出鬼没的水下兵器,尤其是导弹核潜艇,它可躲过地面战略力量的最初打击,在本土受核袭击之后,于大洋深处任何地方给对方以毁灭性打击,因此许多国家都寄望于战备核潜艇,但同时又不得不动用一切高科技力量,付出昂贵的开支,去监听与跟踪对手的核潜艇。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特战场,人们把它称为海底的“冷”战场。  相似文献   

10.
海军“太仓”号舰,是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代远洋综合补给舰,曾在共和国舰船制造史上连创多项“珠峰”。该舰在人民海军舰艇序列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入役以来,在远海大洋劈波斩浪,创造了人民海军海上后勤保障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填补了一项项空白,出色完成了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实验、南沙守礁补给以及编队出访等多项伴随保障任务,被誉为大洋上的“浮动基地”。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的巴以冲突中,以军频繁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巴勒斯坦目标进行打击。其中有以色列海军的一支精锐部队,俗称“蛙人”,其正式名称为海军第十三突击队,担负着以色列海军特种作战任务,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以色列建国初期,是以色列历史最为悠久的特种部队之一。 组建于1948年的这支特种部队曾多次参与重大特种作战行动,1973年2月21日,突袭了的黎波里和黎巴嫩的巴解游击队基地;1973年4月9日,突袭了位于贝鲁特市中心的“黑九月”和“法塔赫”的司令部;1980年,潜入黎巴嫩,在巴解组织总部发信号指令,为以色列海军的导弹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海军转型浪潮的推动下,印度海军2006年底高层会议确定了“转型势在必行”的总体发展思路。2007年,印度海军转型全面展开,海军军费大幅增加,装备外购和自主研发力度均有所增大,水面、水下、空中装备建设并举,重点发展航空母舰、核潜艇、大型水面舰艇、海上巡逻飞机等远洋装备,力图建设一支力量均衡、结构合理,具备相当威慑力的现代化“蓝水海军”。  相似文献   

13.
新兴的水下作战平台UUV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了一股UUV热,势不可当。特别是美国发布的UUV总体规划,明确了UUV的作战使命。UUV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水下作战力量,正在成为一种新型作战平台,受到各国海军的关注。为说明UUV这一新兴的水下作战平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UUV的使命、功能、美国UUV总体规划的要点、UUV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25日,印度在东部奥里萨邦的一个水下发射架上,成功试射了一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海军型“大地-Ⅲ(Prithvi,音译‘普里特维’)”近程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为300千米,既可用潜艇发射,也可以用海上军舰发射。11月7日,印度又在东部奥里萨邦的孟加拉湾印度海军“苏布哈德拉”战舰上成功试射了一枚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大地-Ⅱ”型弹道导弹的海军衍生型——“长弓(Dhanush,音译‘丹努什’)”舰对舰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为250千米。此前,印度均成功试验了陆军型“大地-Ⅰ”和空军型“大地-Ⅱ”型弹道导弹并装备部队。舆论认为,此次印度在短短…  相似文献   

15.
豫夫 《环球军事》2012,(1):46-48
厶军“光华六号”最后2艘92号和口93号艇在左营基地近日举行成军典礼,至此,台海军30艘“光华六号”导弹快艇已全数加入战斗序列。台湾海军宣称,“光华六号”导弹快艇是海军新一代战力,并由海军自行研发设计,更是所谓‘国防自主”与“国舰国造”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何义斌 《当代海军》2007,(12):55-57
为了解决线导灭雷具受脐带电缆或光纤电缆羁绊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国海军便开始研究无缆灭雷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就是其中一种,它也称为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是一种无缆的水下航行器,或称无缆水下机器人。目前已取得迅猛发展,并且功能也有很大扩展,不仅适用于水下作战各领域,而且在海洋研究和水  相似文献   

17.
潜艇作为世界海军的主战力量,是21世纪各国重点发展的威慑性兵器。但潜艇活动环境在水下,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危险性都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自1900年以来,已有近500艘潜艇在训练中发生严重事故,其中有250艘左右沉没。因此,各国海军都很重视潜艇防险救生部队的建设。纵观国内外潜艇水下脱险救生技术,普遍采用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田武 《当代海军》2002,(5):29-31
1967年10月,埃及海军用“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海军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创了反舰导弹击沉大型舰艇的先例,“冥河”导弹也一鸣惊人,成为各国海军梦寐以求的“王牌”兵器。6年后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冥河”的表现却让世人大失所望,埃及和叙利亚海军共发射了50余枚“冥河”导弹,但无一命中目标。其中缘由,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新海 《当代海军》2004,(4):46-47
台湾现任“海军参谋长”张文平,系台湾省籍将领。据说,当陈水扁“在野”时,他便与阿扁有交情。2000年,陈水扁上台执政没几个月,张文平即被提拔为台“海军参谋长”。2003年,张文平原本被内定为台“海军副总司令”,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张文平升任台“海军参谋长”后,注重海军装备建设,主张外购与内造并举。每当台海军发生重大事件,他往往是发言人,但亦是丑闻的解释人。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中心战与新军事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战争的样式和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战争成为继冷兵器、热兵器和热核兵器之后的新的战争样式,从而引起一场军事革命。本文旨在介绍“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以及在军事上引发的革命性变化。“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网络中心战”的英文名称为“Network-Centric Warfare”,原来是一个新的海军作战概念,其内涵是共享信息和共同的战术图像,将全部海军作战部队看作单一的协同实体。美国的阿瑟中将是该概念的最早倡导者,他的同僚约翰在1998年1月的《海军研究院期刊》上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