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田杰 《国防》2000,(12):37-37
河南省社旗县晋庄镇刘老家村一位普通农家妇女,每到农闲时,便要为部队官兵缝鞋垫、打毛衣、织手套,然后通过邮寄或亲自赶到部队,把她亲手缝制的慰问品送到部队官兵手中。她就是被称为“兵妈妈”的河南省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拥军模范”杜金芬。 杜金芬热心拥军的故事还得从1993年说起。  相似文献   

2.
罗全中“爱国拥军模范家庭”,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家庭。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家,为共和国培养出了两位优秀军人。长子罗普,1988年入伍,因与歹徒搏斗负伤致残;次子  相似文献   

3.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伤残军人张云柱,拄着双拐找到笔者,掏出30元钱,让我们写一条“有偿新闻”。 一个伤残军人花钱写“有偿新闻”,真是闻所未闻。我们挺纳闷的。一细问,张云柱早些年在部队上因公致残。这些年拖着一双残腿坚持劳动,生产、生活困难。他告诉我们:“这些年多亏了镇武装部和村民兵连,啥事比咱想得都周全。地里刨茬子、  相似文献   

4.
李美林,湖北石首市高基庙区广腾村人。1968年9月在部队右腿因公致残,退伍回乡。区领导得知后,主动要为他找个事做,他却说:“军人有军人的气质,找国家的麻烦,不是当兵的习惯。”198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李美林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遂宁东禅镇徐家沟有位令人钦佩的普通农村妇女,她就是曾有过8位子女献身国防的“模范军属”——安春兰。 她把四个儿子送到部队,又将三个女儿许配给了军人,众人称安大妈满门军星。 1969年底,安大妈17岁的长子罗中金已是全家的主要劳动力了。征兵工作开始后,当罗中金矛盾万分地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鱼台县石集乡杨口村的农家妇女鹿占英四年来,义务为驻地部队农场部分官兵缝补衣服1000多件,拆洗被褥百余条,制作鞋垫200多双,被部队官兵称为“拥军大嫂”。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春,甘肃省召开“双拥”工作表彰会上,甘谷县渭阳乡的一位农家妇女的发言,打动了人们的心。她名叫杨连云,今年36岁。1976年,杨连云和本村现  相似文献   

8.
董建亚  武胜乾  丁宅铮 《国防》2002,(10):61-61
春去秋来,但今年春天那个特别喜庆的日子着实令彭新敏刻骨铭心,难以忘怀。那天,在一阵阵响亮的鞭炮、喧天的锣鼓声中,她从邓州市人武部领导手中接过一面绣有“爱国拥军模范”的锦旗,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军属的骄傲和自豪。 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在邓州市陶营乡戴营村的乡亲们眼中,彭新敏可是个了不起的“女能人”,她用那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一个苦难的家庭。1998年12月,彭新敏的儿子全学义应征入伍,随后一连串的不幸接踵而至:丈夫全海朝突患  相似文献   

9.
绿色情缘     
吴志伟 《政工学刊》2002,(12):64-64
1972年 ,1 9岁的林楠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部队文工团团员。 1 978年 ,林楠退伍 ,分到省电台工作。 1 980年“八一”建军节 ,她成了一名军人的妻子。1 996年 ,正当林楠细心地照顾年迈的婆婆 ,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奉献国防 ,耐心地教育着儿子 ,尽情地享受工作的快乐时 ,生活向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胃癌”———这个令人震憾、令人听后毛骨悚然的疾病出现在她的身上。经过手术 ,她的胃切除了五分之四。从此 ,林楠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婆婆把她当成了“婴儿” ,儿子也变成了“妈妈” ,丈夫转业回到地方 ,为的是能多陪陪她。林楠决定迎接人…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梓潼县仙鹅乡仙鹅村7社,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老人,先后为部队送去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婿和两个孙子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今年72岁的王贞元老人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曾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也看到了人民军队推翻反动政权,让穷苦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从那时起她就认准这支军队  相似文献   

11.
《国防》1995,(2)
山东省安丘县有位姑娘叫竺玉莲。1981年,她正准备与在部队服役的战士邵亮订婚时,不料,一个雾雨朦朦的早晨,邵亮因公出差,遇车祸失去了双腿,头部也受了重伤。截脚手术后,邵亮这个一米七八的汉子,只剩下一米一的残躯,并由于脑部受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院最后诊断:邵亮已成为一个“植物人”。  相似文献   

12.
昔日,我国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母亲在儿子背上刺字,教子“精忠报国”的故事已源远流长。今日,在红军故乡的江西赣南地区,有一位子弟兵的母亲克服家庭中的沉重灾难,积极支持儿子在部队安心服役、报效祖国的事迹又广为传颂。她的名字叫李道海,人们称她是新时代的红区“岳母”。最近,  相似文献   

13.
在丈夫突患脑溢血、卧床不起的同时,她本人又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为给丈夫看病,她拖着带病的身躯,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家当。但为了不影响儿子安心服役,她始终没有把家中的实情告诉正在部队服役的儿子,也不愿给政府找麻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光荣的“军属之家”。她就是河南省平舆县万金店乡李湾村军属陈小洁。陈小洁之子李雪兵1995年12月从河南省平舆县  相似文献   

14.
母子情深     
“子弟兵的母亲”、全国拥军模范,山西大同市永定庄矿居委会主任欧学联在军营认了 34个“兵儿子”。老人非常关心战士们的成长进步,不久前,她带着自购的《计算机使用》等科技书刊到大同军分区某部队看望“兵儿子”,勉励他们多学习早成材。 大同军分区领导也非常关心欧妈妈的生活。最近,他们又为老人安装了一部电话,让远在千里的“兵儿子”们能经常听到欧妈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也许你难以相信,一个其貌不扬的农家妇女,却有一手泥塑的绝活。1998年6月,她作为巧女能手和民间艺人,受陕西省政府的邀请,参加了迎接克林顿总统的欢迎仪式,并为美国朋友作了现场表演,赢得了总统夫妇和来宾的赞扬。 她叫敬萍,是陕西省凤翔县纸坊镇六营村的基干民兵,现年28岁。她从小喜欢“舞墨弄笔”,作品深  相似文献   

16.
母亲     
母亲是皖南山区一位极其平凡的农家妇女,她出生后就失去母爱。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伤痛,迷漫着母亲的人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较早地知道一点人生疾苦的时候,我已有了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吃奶的弟弟,而我的父亲远在他乡,被关进了“牛棚”,生活的重担全落...  相似文献   

17.
1969年,张仲安远去祖国边陲内蒙古保家卫国。在部队他很快入了党,并因公4次负伤,部队给他记了一等功,评定为一等残废军人。1980年,他不进疗养院,毅然回到故乡。常言道:“百病不如贫困苦”。张仲安为实现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他和爱人邱素枝一道,在百般艰辛的条件下试验一种省费高效的孵化器。1989年2月,国家专利局公布了他们  相似文献   

18.
燕山深处,当嘹亮的军号刚刚把群山唤醒,杨立丰就骑着她那辆“拥军号”自行车来到了军营。 杨立丰,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10年来,为了提高驻军“菜篮子”的质量,她义务为军营传授蔬菜新技术种植方法,赠送资料设备,培训战士技术员、“种植能手”约320名,帮助新建或改建大棚、温室、种子场23个。她骑着自行车,走遍了驻车部队的每块菜地,每个温室和大栅,她和她的自行年也因此被官兵们誉为“永不停歇的‘拥军号。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单县时楼乡时楼村小学教师许福荣,在丈夫常年瘫痪在床、婆婆重病在身、家庭负债近万元的情况下,竭尽全力支持4个儿子安心部队服役,报效国家。 许福荣今年54岁,1963年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已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了34个春秋。她和丈夫时维操都是老民兵英雄的后代,为把祖辈保家卫国的传统延续下去,先后把大儿子时圣利和二儿子时岩送到部队。1992年3月的一天,丈夫时维操不幸患脑溢血致全身瘫痪。面对厄运,许福荣坚强地挺住了。1993年、1995年又将三儿子时冠军、四儿子时振送到部队。从此,家庭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老婆姓郭,不是军人,嫁给我久了,便也知道了不少部队称谓。因自感在家里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就常常以“政工一号”自喻。一声“过来说说吧”,我和儿子便跑步向她靠拢,小心谨慎地问:“郭政委,有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