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预备役军官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是未来信息化战争重要的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其建设的立足点是为了保证战时出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预备役军官选拔配备和培养的过程中,依照《预备役军官法》的相关规定,制订切实可靠的措施,以战斗力标准为牵引,把好“进口”,畅通“出口”,尽快实现整支队伍向“实战型”转变,迅速提高实战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建设信息化军队,需要太多的创新型指挥人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创新型指挥人才应具有一定的素质.而激情,正是创新型指挥人才基本素质(如责任感、创新毅力、团队精神、诚信品德等)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只有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教育思想方面创新教育就是要营造一个开发学生潜能的环境。改革单一、封闭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多元、开放的教育思想,由强调共性和求同,压制个性发展,变为强调个性和求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变得民主和平等,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在师生之间探讨和争论中,集思广益。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学问题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军事环境学”创新团队是重庆市首批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为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方振东教授。于2008年获得资助建设,2011年通过验收。团队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名,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名,重庆市学术带头人3名,总后科技银星1名、新星1名,总后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1名,军队育才奖金奖1名、银奖4名,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获得者6名,是一支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2006,(8):2-2
创新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关系。中华文化包含着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我们的先人们历来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为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技武装,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的高度概括。这一思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成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人才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新发展,它本身的创新性和生命力为我们拓宽人才生长道路,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人才工作,构建“人才-制度-环境”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工作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事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环境”的人才沃土,使人才“引得进、上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流得出”。“人才-制度-环境”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人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第一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创建有效的人才工作制度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是落实科学人才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一、实施“蓝天计划…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目前,各级都十分重视科技干部队伍建设,科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多、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有的已出现“青黄不接”,这将严重制约部队战斗力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各级领导和机关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们利用组织专业技术军官考评、人才工程培养对象考核以及职称评审等时机,通过和技术干部、技术室主任和总师系统人员座谈,对技术干部队伍现状进行了一些调研思考。总的感到,近年来各级紧紧抓住大型活动机遇,积极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和人才发展规划,更新观念,创新举措,有效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4,(5):F0002-F0002
“燃料化学与润滑化学”创新团队是重庆市首批高校创新团队,于2007年列入建设计划,2011年通过验收。团队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名,总后科技银星1名,总后优秀教师2名,军队资源节约专家1名,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重庆市十大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专家1名,重庆市学术带头人2名,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5名,担任全国、全军学术团体理事以上职务18人次。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要注意两个教育一起抓 ,既要抓创新教育 ,又要抓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着重探讨在创新教育深入发展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端正人才的创新方向 ;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功能 ,锤炼人才的创新精神 ;三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 ,营造人才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军事素质培养,既是高技术战争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专业技术人才军事素质的培养不力,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军事素质不高,不能完全适应部队的需要。为此,必须着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军事素质培养。第一,要端正指导思想,加强对专业技术院校军事共同课教学的组织领导。第二,要加大专业技术院校军事共同课教学改革的力度,优化课程结构,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三,要注重军事教研室的正规化建设和军事学科教员队伍的建设。第四,要强化军事共同课教学管理,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注重养成教育,坚持教养结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思茅市翠云区人武部认真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事训练大纲》为依据,本着“编为用、训为战”的原则,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结构,严格依法训练,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对口专业分队三支队伍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后勤管理创新,要在管理战略创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上求突破,要在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人才通过合理流动,可以始终保持人才创新的“峰值期”,能够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发挥人才的创新优势。目前,我军人才流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人才不能合理流动,影响了人才队伍的优化,影响了人才的自主创新。对此,我们要积极寻求对策,使人才在合理流动中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一、进一步拓展军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当前,军队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应重在形成以人的知识、创新成果为核心,实现不转关系、来去自由的智力流动形式。采取“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多种模式,大力引进多层次、多学…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学科,为了培养具有开拓、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本文结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和应用现状,通过建立良好的课程体系,使课程教学能更系统、更具目的性;同时将实践教学摆到了重要的位置,注重课程体系的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深刻指出:“要在全军营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浓厚氛围,把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是我们党多年人才工作总结出的经验。实践表明,积极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人才队伍才能得到井喷式发展,强军事业也会取得大踏步前进。一、充分尊重人才尊重人才是选贤任能的基础。习主席曾引用《诗经》中“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基层部队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从抓好教育引导、健全制度机制、注重培养帮带、坚持以人为本等方面着手,强化爱岗敬业意识,提高能力素质,营造良好氛围,解决现实困难,提高基层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董伟 《政工学刊》2011,(7):33-33
总政治部印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军官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军官通用考核评价标准(试行)》,是继构建指挥军官、参谋军官考评体系之后,我军军官考核制度建设的又一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