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翔是我师傅,笔名阿丑。我曾问他为什么会取一个丑字做名字,他开玩笑地回答:“因为我长得丑嘛”。其实他并不丑, 而是有点傻:打着点滴将生死抛在脑后,爬上白雪皑皑的海拔四、五千米的昆仑山,只为了拍一张官兵雪地巡逻的画面,你说他傻不傻?新春佳节本来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却硬要跑到阿里高原去挨饥受冻,你说他傻不傻?  相似文献   

2.
某部一营有线班长李传利,生来一副厚道相。加之在工作中又办了几件“傻事”,因此被同伴们送了个不怎么雅的绰号——“傻哥儿”。“傻哥儿”爱学习,成绩也很好,本打算报考军校,但年龄超了四个月,不符合报考条件,可父母急了,多方托熟人拉关系,弄来一张“出生”证明信寄给了他。这张小小的纸片可能是他命运转折的一个契机,可小李  相似文献   

3.
话说老实人     
这年头,“老实”一词很难说是褒义或贬义了。说某人“太老实”,无异于说他是个“大笨蛋”;说某人“不老实”,又无异于骂他是个“大坏蛋”。因而既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不老实”,也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太老实”,那么,实行中庸之道,便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了。实际上,老实总是与“木讷”、“吃亏”、“无能”联系在一起的,在崇尚个性、意气张扬、激烈竞争的今天,老实便是“傻”的一种委婉说法。老实人总是安分守己,从不随便得罪人,即使别人得罪了自己,也不会记恨在心,更不会以牙还牙;对于别人的点滴之恩,总是牢记在心,若有机会,便以涌泉相报…  相似文献   

4.
4公里的海防 线,他整整巡逻了 20个春秋。海风 吹、烈日晒,海防线 上的险情层出不 穷,他却20年醉心 于此。是徐东洋傻吗?绝对不是,“位卑未敢忘国防,为祖国守卫好海防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这话他说了20年,也实干了20年。  相似文献   

5.
品味“傻”     
以前看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美国有一位总统叫威廉·享利·哈里逊 ,小时候是个既文静又怕羞的孩子 ,人们都把他看做傻瓜。他们常把一枚5分的硬币和一枚 1角的硬币扔到他面前 ,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5分的 ,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也在不断证明他傻。直到有一天 ,一位老妇人问他 :“威廉 ,难道你不知道 1角比 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 ,不过 ,如果我捡了那个 1角的 ,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看完这个故事 ,当时愣了好一会 ,继而莞尔一笑。这是小孩子的智慧 ,用中国话讲叫“大智若愚”。就是这个小孩子最后成为了总统 ,不知给他…  相似文献   

6.
在苏北革命老区阜宁县,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坚持10多年义务举办国防教育图片展。有人说他“傻”、“呆”,他的回答掷地有声——唯有国防重千钧! 戴元美,今年68岁,家住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蔡桥村。10多年来,他收集、整理了10万多条有关国防知识的珍贵资料,并制成展览图板。从1986年开始,他就用平板车拖着这些图板,跋涉在阜宁县的乡镇村街,开始他国防教育图片展的生涯。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一个人,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这样搁以前,他做什么事我都瞧不上,执拗的像傻子,可现在这么一看,信念这玩意,真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钢七连连长高城这样评价他的士兵许三多。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性格内向甚至有点傻的普通列兵许三多逐渐成长为一名军队尖兵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杨定善同志是嵩明县白邑乡白邑村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一位做过多年民政工作的退休干部李正发同志对我说,杨定善同志在朝鲜战场上第一个用轻机枪打落一架美军飞机。我听后,及时向杨定善访问有没有此事,他说“有,用机枪打落敌机我是头一个。”我请他讲讲当时打落敌机的具体情况,他点点头,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9.
刘海平今年39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四连职工,也是团场民兵应急连六班的班长而今,刘海平在哈密地区第一个为自家大枣注册商标,第一个创办枣业科技发展合作社。他说:“我是在别人的质疑声中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为大枣做了不少疯狂事。”  相似文献   

10.
袁波 《中国民兵》2014,(2):59-59
有人说“军人是穷当兵的”,可每个军人的背后总有一个说“不,他不穷,他的精神很富有!”有人说“军人是傻大,兵”,可每个军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人说“不,  相似文献   

11.
说他是“兵头”,这话可没错。全厂400多民兵,哪一个不听他的!” 说他是“将尾”,那也差不离。全厂拥有20多个分厂,他在武装岗位干了20多个年头,如今的“官衔”——人武部“部长”还是副职。然而,正是他——北京市国营二三九厂人武部副部长李柱,却常常这样说:“不看‘官衔’的大小,而看奉献了多少。”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15日,我送女儿去加拿大留学,来到加拿大阿尔伯达省首府埃德蒙顿市附近的一个小城——阿尔伯特。这大概是一个几万人口的小城吧。 到达后的第3天,房东对我说,附近“必胜客”匹萨店的老板想请我吃饭。 “他请我吃饭干什么?我又不认识他。”我感到很奇怪。 房东说,她的女儿杰恩在“必胜客”打工,杰恩说到家里来了两位中国北京的客人:父亲送女儿来留学,父亲是中国军队院校的一位教官。 房东说:“这里是个小地方。可能是因为好奇吧,老板很想见见您,你就去见见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河南省信阳军分区举办“邓小平理论学用演讲会”。司令员曾庆祝第一个走上讲台,回顾军分区“在困境中起步”的艰难选择,讲述“靠不断解决问题求发展”的每一次转折,引导大家“在赞扬声中继续开拓”。说到动情处,他流泪  相似文献   

14.
海天 《当代海军》2005,(10):68-70
曹萌生怎么也没想到妻子秀丽发起火来,令他这个五尺汉子都觉得有点山崩地裂之感。他赶紧依偎上前,双手拥着秀丽的双臂,边笑边说:“哈哈,看来我的妻子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好国民,嘿,别傻啦,你老公是跟你开个玩笑呢,你想想,当初我选择从军这条路,难道是一时性起,难道不知道养兵千日这个道理,哈哈,夫人,我这是考验考验你呢。”  相似文献   

15.
“四块糖果”说的是教育家陶行知在当育才小学校长时发生的一件事。一天,他发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予以制止,并令这个学生放学后到办公室来。刚一放学,这位同学就等在办公室门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奖励他按时来到这里;接着又掏出一块糖果,奖励他在不让他打人时能立即住手;第三块糖果则奖励他正直,不让同学欺负女同学,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这时,这位同学哭了,说:“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奖励他能正确认识错误。  相似文献   

16.
领导说他“属牛”。因为他把钻床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确实有股子牛劲,正宗的金刚钻。同事们说他“属猫”。因为他常为请教难题悄悄找到别人家里去。妻子说他“属兔”。因为他仅仅把家当成临时小憩之所,钻床边还有一个窝。他自己说,我属于“钻床”。礼让要长工资了。可不是人人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能够称得上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的,必定是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定是一个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学风问题,就是这样一个“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把学风问题作为“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期总结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提出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之所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一,它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8.
去年夏天,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梁晓江教授带着他的学生从济南直接找到军博,在军博门口电话联系了文物部门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跟我说:“有一个人说他父亲是‘无名式步枪’的参与者,正在门口等着呢!”我说:“我正想找他,快请他进来”。我们聊了整整一个上午。粱教授的父亲梁松方已是百岁高龄了,是我军兵工业界的老前辈,近来老人家不小心骨折住在医院,  相似文献   

19.
3月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人武部部长李冠峰收到河南省荥阳市“儿子”马英豪的来信,“儿子”说他这次摸底考试取得了第三名,这让李冠峰全家喜得合不上嘴。实际李冠峰并不是马英豪的亲父亲,可李冠峰胜似马英豪的亲父,他时刻惦着那个远在千里的“一个人的家”。  相似文献   

20.
有 一则骑驴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老头牵着一头驴在路上走 ,他的孙子骑在驴上。路人见了 ,都说小孩子不懂事 ,让老年人走路。孙子听了赶紧跳下来 ,让爷爷骑上。于是路人又说了 ,老头怎么忍心 ,自己骑驴累着小孩。爷爷听了 ,赶紧把孙子抱上来一同骑。谁知路人又说这爷孙俩太残忍 ,两人骑一头小毛驴 ,都快把驴压死了。俩人只好都下来。可是人们反而笑他们傻 ,有驴不骑偏走路。老头对孙子叹息道 :没法子 ,看来我们只有一条路 ,咱俩扛着驴走吧 !初看这则故事还觉得好笑 ,可一细嚼就品出个“累”字。这爷孙俩骑驴本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 ,就因旁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