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嫦娥""北斗"组网工程系列卫星提出的"零窗口"发射要求,结合低温运载火箭特点及发射场系统现状,对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低温火箭测发系统现有的技术手段、任务组织及保障模式出发,查找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技术改进、设备可靠性增长及组织指挥方法创新等方面,制定适应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要求的相关技术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空中发射运载火箭的基本特点、飞行方案、发射轨道设计和优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秦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4.
胡宝良 《国防科技》2005,(10):93-93
“八一”建军节前夕,伴着凉爽的海风熏笔者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熏有幸地采访了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二等功臣陈金龙。与他谈起当年完成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飞行试验航测弹着点时的情景,两鬓斑白的老陈谈及往事,感慨万千,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1982年10月熏我国决定进行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此次试验,作为我军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陈金龙有幸地被选为舰载直升机机长随海军舰艇编队远航,执行末区航测弹着点任务。以潜艇为发射平台,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导弹)的明显优点是机动范围广、隐蔽性好、攻击能力高、生存能…  相似文献   

5.
数字     
《环球军事》2011,(23):4-4
3颗 伊朗国防部长瓦希迪11月13日在德黑兰说,伊朗不久将发射3颗国产新型卫星。据悉,这3颗卫星分别是“黎明”号、“先驱”号和“崛起”号,“黎明”号将用“黎明使者”运载火箭发射,“先驱”和“崛起”号将用“凤凰”运载火箭发射。但瓦希迪没有披露这些卫星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记者:发射"嫦娥二号"的运载火箭有什么新特点、新突破?李聃:我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探月二期要完成的是落月,"嫦娥二号"的任务就是为后期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在月球上着陆进行先期的关键技术验证。对运载火箭来讲,关键技术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以往我国的火箭运行轨道是近地轨道,"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已经发射了32次,都是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发射。"嫦娥一号"也是"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的,实  相似文献   

7.
从发射窗口的基本特性出发,推导了空间救援任务发射窗口的解析求解方法.将空间救援发射窗口问题分解为平面窗口问题和相位窗口问题,分别建立了平面窗口与相位窗口的解析求解模型,最后获得了发射窗口解析解.用直观曲线描述了同一经度的不同纬度所有发射点对应的发射窗口,为空间救援任务发射窗口的分析和快速计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空中发射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发射技术是利用空中发射平台在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巡航导弹或无人机等飞行器(统称为有效载荷)的技术,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概述了空中发射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阐述了空中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空中发射的主要用途,分析了有效载荷可能的运载和分离方式及其技术特点,归纳了空中发射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5,(4):28-28
发射时间: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由长征一号 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1时48分进入预 定轨道。 卫星简况:属于技术试验卫星。它采用自旋稳定方 式,质量为173千克。 有效载荷:《东方红》乐音装置、宇宙强度计、太 阳短波辐射计和高空磁强计等,其中科学探测仪器设备的 任务是探测空间电离层和地球大气密度,然后通过遥测系 统把有关数据发送回地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大椭圆停泊轨道月球探测器发射窗口的运动学约束特性,给出了转移轨道运动学约束对发射窗口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在该种情况下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机会和增加窗口的可能性.并结合发射窗口运动学约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椭圆停泊轨道的地月转移轨道快速设计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大椭圆停泊轨道下探测器发射窗口运动学约束特性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转移轨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12,(2):72-72
2012年1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的首次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28日,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搭载俄罗斯“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根据欧洲航天局计划,这颗名为“GIOVE-A”(GalileoIn-OrbitValidationElement“伽利略在轨验证部件”)的实验卫星在升空至距地面2.3万千米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这颗卫星将用于测试由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伽利略”定位系统使用的通讯频率,并在轨道上进行多项信号测试。“GIOVE-A”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这颗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并运行良好,将为欧洲“伽利略计划”30颗正式…  相似文献   

13.
火箭助推零长发射是一种常见的无人机发射方式。此发射方式不受起飞场地的约束,机动性强,扩大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以某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研究发射过程中无人机受到的气动力、重力、螺旋桨作用力、助推火箭作用力及其产生的力矩,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火箭助推零长发射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可以真实反映无人机的发射状态,根据发射过程中无人机的速度、高度、姿态以及舵面的偏转情况,可以判断发射过程是否安全,由此为发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漫天星斗的映衬下.伴随着沉稳震耳的轰鸣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万众期待中,拔地而起,准确将怀抱玉兔的嫦娥三姑娘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三姑娘回家之路的第一站,在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传统舰载导弹垂直发射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舰载导弹发射器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发射器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以三级发射器为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了发射器工作过程中放电回路中的电流、发射组件所受电磁力、速度及位移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通过改变系统储能和发射线圈级数对系统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弹射线圈较驱动线圈具有更好的加速能力;发射组件的速度对其所受的电磁力有较大影响,随着速度的增加,发射组件所受电磁力减小;适当改变系统储能和发射线圈的级数可以实现导弹的垂直发射.  相似文献   

16.
4月18日23时59分在西昌发射基地,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卫星一号”升空。此后,卫星运行正常并开始了太空试验。 它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西安测绘研究所共  相似文献   

17.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3,(1):5-5
〉〉2012年12月19日零点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外国制造的卫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空间平台发射追踪器的相关技术和组合机动路径规划策略。首先对空间发射方式、发射窗口和发射初始姿态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选择了合理的发射方式,提出了发射方案设计策略。针对空间平台发射追踪器实现与目标远程交会的组合机动问题,进行了基于投放发射的空间交会任务分析。建立了非线性多冲量推进最优变轨数学模型,以及基于空间发射的多约束多参数组合机动路径规划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串行混合求解策略进行求解,并对发射方案和参数选择的必要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基于空间发射的远程交会任务设计及组合机动路径规划。研究结果为空间发射任务和组合机动路径规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环月轨道交会的奔月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环月轨道共面交会的载人奔月方案.飞行方案设计采取人货分离的原则,包括3次发射,2次环月轨道交会.采用精确轨道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满足共面交会约束的发射窗口,以及地月转移轨道特性.进行了3次飞行任务的合理编排和规模估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在能量和时间需求上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虽然年轻,但是我们已经能够在世界的航天舞台有一定的话语权,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自主创新。中国航天用实践证明,产业发展依靠别人是不行的,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航天一院作为我国运载火箭设计研制的大本营,承担着不断提升我国航天运载技术水平和发射能力的战略重任。从1970年4月24日首次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