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学刊》2008,(3):63-63
探月是泛指所有针对月球的空间探测活动,包括绕月探测、掠月探测和登月。绕月是指通过向月球轨道发射航天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绕月球运行,它是登月的基础。掠月探测是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但不进入月球卫星轨道的活动。登月则需要航天器软着陆(自身不受到损失)到月球表面,通常是由绕月飞行的航天器本身或者其释放的子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到目前为止,只有前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进入月球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并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之发来热情的贺电,并召开隆重的庆祝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全世界友好人士也给予良好祝愿。在这一片欢呼的掌声之中,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应该怎么办?一位资深航天专家说:中华民族的风帆已经挂  相似文献   

3.
解读光荣榜     
《兵团建设》2003,(4):28
当掌声响起时,他们走上2002年兵团经济工作表彰会的领奖台;当他们举起奖牌的那一瞬间,很少有人知道奖牌背后他们所付出的艰辛.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国绕月探测一期工程——“嫦娥一号”整装待飞之际,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自1994年以来,继瑞士、日本、俄罗斯、荷兰、美国、印度、加拿大之后,召开的又一次月球探测与利用盛会。对世界各国共同探讨月球探测的全球战略,建立交流和合作机制,促进整个月球探测和开发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了解国外月球探测的最新动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在国际探月领域中的地位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宇宙天体,月球对于人类一直充满巨大的诱惑力。如果说几千…  相似文献   

5.
利用月球能源、资源和特殊环境开展各种科学研究,正是开发利用月球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孜孜不倦地探测月球的重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简要回顾了人类重要探月计划的有关情况,介绍了月球影像图处理的现状和课题组研制首幅全月球三维立体图的情况。将首幅全月球立体图的制图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技术对比分析,指出自动制图是月球遥感数据处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正是世界各国对月球探测最感兴趣、月球探测计划最多的时期,我们正迎来人类的第二次探月高潮。未来10年,各国有许多准备实施的月球探测任务(包括轨道器、撞击器、穿头器和着陆器等)。这一新的探索时期开始于欧空局的SMART-1计划,随后是日本的SELENE计划、中国的嫦娥计划、印度的Chandrayaan-1计划、美国的月球侦查轨道器等。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各国的探月计划进展、绕月卫星、着陆器及月球车、科学探测有效载荷、月球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会议期间,记者还就加强国际合作、特别…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2006,(10):F0002-F0002,1
北京时间9月3日13时51分消息,欧洲宇航局宣布,格林威治时间9月3日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13时42分22秒),欧洲探测器SMART-1号成功撞击月球。欧洲航天局估计,撞地的地点在月球的西经46.2度、南纬34.4度。欧洲宇航局官员称,SMART-1号是准时撞击月球表面,激起了大量的月球尘埃,接下来科学家将通过分析尘埃成分来解释月球起源。SMART-1号是欧洲首颗月球探测器,2003年9月发射升空,2004年11月抵达月球上空的近月轨道。此后,SMART-1号进入到距离月球表面470千米到2900千米的最终轨道,并在这一轨道上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欧洲探测器 SMART-1…  相似文献   

9.
军备动态     
美国正式公布重返月球载人航天计划 前不久,美国家航空与航天局 (NASA)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首都华 盛顿正式公布了美国重返月球载人航 天计划。根据计划,美国将耗资1040 亿美元,在2018年重返月球,将4名 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在月球上停留4- 7天。此后每年将登月两次,最终在月 球上建立一个由航天员生活设施、发 电站和通信站等设施组成的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10.
和平利用月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声。但目前太空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包括月球在内的太空难以平静。月球的军事利用价值给人以难以抗拒的诱惑。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不断有美国媒体透露,中国"嫦娥"探月取得巨大成功,刺激五角大楼专家重提建立月球军事基地的战略构想,并首次进行了详细规划,拟组建一支"月球特种部队",在月球军事基地值班并完成各项军事任务。密谋建立月球基地美军专家设想,在月球军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用大型容器从地球向月球运送大量的物资和火箭燃料,到达月球卸下物资后,容器刚好可以用来作为建造基地的构件。这种基本构件是直径3米、长6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人类将在月球建立装备加压舱、发电设备、生活必需品和月面活动车等,使月球成为一个庞大、稳固而功能齐全的“天然空间站”:2010年将建立设备齐全的永久性居住地,人员可在月面滞留几星期,以开展生命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2015年将在月球建立小型的永久居住的月球基地:2020年人类将在月球兴建实验工厂、农场等,使月球的“地球村”自给自足,逐步建立“月球城市”。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原因推动下,积极开展探月计划。这些国家探月目标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对月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为火星探索奠定基础。在探月途径上,各国在寻求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强调探月计划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7月25日—27日,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等17个国家航天局和空间机构的官员和专家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月球探索与利用相关127篇论文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达瑞分别在大会上致开幕辞,孙来燕还做了主旨发言。孙来燕副主任表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的目的探索月球和外层空间,扩展和深化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月球资源和外空资源,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中国作…  相似文献   

15.
防务     
正俄计划2030年后在月球南极建立长期基地俄罗斯《消息报》6月21日报道称,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表示,正在研究建立长期月球基地的计划。月球计划概念草案中提出了建造月球基地以及之后在月球南极地区建造试验场的想法,最终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前在月球上建立可供人居住的基地和可以利用卫星开采矿物的月球试验场。目前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正在进行设计工作,建立长期月球基地的一些参数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面向月球探测计划获取的大量遥感数据,根据影像视觉内容,提供一种方便而高效的检索方式。为提高其检索效率,在对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etri网完成过程建模与并行化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并行框架,并据此部署实验系统,将嫦娥月球影像等实际数据集投入其中进行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内容的月球影像检索并行框架能够有效提升查询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7.
嫦娥二号抵达深空成功绕飞拉格朗日L2点飞行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取得新突破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飞行,8月25日23时27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  相似文献   

18.
前言人类期望已久的月球探测和月球资源的利用,已向人类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已成为人类空间研究日程中正在完成的研究计划。这一计划之所以令人注目和具有魅力,主要是由于开发月球可以提供科学价值和商业效益。多年来人类研究月球所提供的科学知识宝库,包含从地质学到天体物理学、直到空间医学很多学科。如能利用月球资源来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月球探测科学内涵的认识正在不断扩展,未来的月球探索不仅要发射大量的轨道器对月球进行普查,还要进行更多的月面活动,对月球进行详查。所以,使用月球车对月面某一区域进行探测变得十分重要月球车的种类和功能月球车是进行月球表面探测的重要工具之一。按照探测方式,月球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人驾驶的月球探测车,它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载有多种科学探测设备,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靠地面遥控指令或自主控制在月面进行巡视探测,所以也可称为月球机器人。另一类是有人驾驶的月球车,它主要作为航天员在月面活动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20.
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飞行,8月25日23时27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