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愚公治山     
位于古代愚公家乡太行、王屋二山东北部的山西省晋城市郊区周村镇的退伍军人潘文轩,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带领12户村民扎根治理荒山15年,使3500多亩荒山变成了富裕山。如今,每年光水果一项收人就达3万多元,户均纯收人2000余元。  相似文献   

2.
“大国长剑”横卧深山洞库,正在接受“一鸣冲天”前的最后一次“体检”。今天,为它“会诊把咏”的人,仍然是谭清泉——第二炮兵导弹专家、某导弹旅高级工程师。今年58岁的谭清泉,扎根基层38载,  相似文献   

3.
太行深处,淇水河畔,秋风瑟瑟。 数十名山民领着记者来到一湾水塘跟前。不知是谁说了一声:“就是这里,吞噬了一位好医生的生命。马医生,我们又来看您来了……”接着,便是泣声一片。 山民们缘何如此动情?只因为一位普通共产党员扎根深山26载,用心血和生命谱写的爱民曲,令山民们心灵震撼,永世难忘。他的名字叫马景富,是河南省鹤壁市家喻户晓的“人民英烈”。  相似文献   

4.
起死回生之路──河北第二机械厂“保军”纪实福成,杨保传说,古时候住在太行山下的愚公为了去除屋前障碍,率家人终日挖山不止,上帝感其诚,派两个神仙下凡,把大山背走了。今天,地处太行深处的愚公传人─—河北第二机械厂职工挖掘“困境山”,感动上帝再遣两个神仙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20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湘西十八湾村农民谱写“当代愚公”壮歌》。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桑植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被誉为“金戈铁马”的民兵队伍。解放初期,为配合我军10万将士进逼湘西剿匪,桑植千余民兵浴血深山,树起了一面英雄的旗帜。如今,桑植4万多民兵又高举起当年参战的旗帜,积极投身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灭荒队创建百万亩“绿色根据地” 如今,一踏上桑植的土地,便见群山起伏,满目青翠,  相似文献   

7.
生命不屈服     
是生命,就不能屈服。因为不屈服,才有了神话中精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衔石填海。因为不屈服,才有了愚公率子子孙孙“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因为不屈服,才有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夏明翰的“砍头不要...  相似文献   

8.
《国防》1998,(1)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活跃着一支精干的水兵队伍,他们就是被称之为“海底愚公”的北海舰队炸礁队。这支在万里海疆南征北战屡建功勋的队伍,承担了三峡导流航道疏通任务,他们以一流的质量被三峡工程指挥部领导誉为“三峡工地的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遵化市沙石峪人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当代愚公”。他们“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是当时全国闻名的典型。如今,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当代愚公”的后代们,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努力进行着第二次创业,创造了新的辉煌。 周恩来向前来沙石峪参观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说:我送你们一部新闻电影纪录片 不久前,我们走进了仰慕已久的沙石峪。在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闫福忠的引导下,驱车来到沙石峪的制高点北山坡。站在坡上俯看,只见林海起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省阳信县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科技女状元,扎根本县近20万亩梨园,率先攻克了鸭梨常见病虫害防治、密植栽培实验、新产品嫁接改造等10余项管理和科技种植难题,并为阳信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她,就是该县阳信镇梨园郭村民兵连长王清华。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群普通的兵,又是一群特殊的兵。20年来,他们扎根深山,鲜为人知。他们都是守护着国家储备物资的驻川某护库民兵连的战士,20多面奖旗上镌刻着他们对国防事业的无限忠诚,镌刻着他们的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2.
营,是战略导弹部队基础火力单元:营长,是战斗在最前沿的“0号”指挥员。在第二炮兵,这群三十岁左右的年轻营长,学识渊博、见识广博、朝气蓬勃,他们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全新的素质形象,立业于深山峡谷,建功于戈壁大漠,用自己的文韬武略托举起中国神剑腾啸海天,用燃烧的激情谱写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壮丽乐章,用撼地惊雷和震天巨响换来了共和国的和谐与安宁。这些营长们有的扎根在高原,舞倚天长剑,建九天奇功;有的创业在深山,日逐兵车行,夜伴长剑眠;有的长年驻洞库,持科技利器,为导弹筑巢;有的挥洒于电磁空间,身着蓝迷彩,甘当砺剑石……他们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执行着不同的工作任务,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崇高使命——为共和国铸造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相似文献   

13.
天寒地冻风刺骨,北国精兵啸苍穹。纵然是苦居深山、艰苦寂寞,纵然是居无定所、训无器材,纵然是学无理论、建无经验,一代代火箭兵勇敢顽强、扎根山沟、艰苦创业,用勤劳的双手打造了共和国的第一个"拳头"。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第一"从这里传承……  相似文献   

14.
北部海疆某方位。深山之中,“稳藏”着一座行内人称作“舰艇训练大学”的“高等学府”。这座传奇而神秘的“学府”,便是中国海军北海舰队某舰艇训练中心。  相似文献   

15.
群星灿烂     
今日“愚公”黑龙江省汤原县黑金河乡,有一条被采金船翻成了沙峰石谷的黄金过采区,多年来一毛不生。这一带的农民长期过着食不饱腹的生活。不少人已移居他乡。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宁夏军区建设完善“三个一千亩”宁夏军区在部队生产经营中,坚持长期经营的方针,注重发展“拳头”产品,增强生产后劲,今年拟建设完善“三个一千亩”,即简泉农场1000亩鱼塘、1000亩果园,陈家圈农场1000亩果园。目前,以苹果树为主的两个千亩果园已经建成,并从地方招聘了专  相似文献   

17.
60年岁月洗礼,60年沧海桑田。驻扎在大山深处的武警吉林市支队九中队担负守卫白山水电站的任务。九中队营院里矗立着一座当年官兵建造的"创业丰碑",上面镌刻着"扎根深山奉献,建设过硬中队":——他们历经5次改编,9次换防,中队建设年年科学发展创新,连续60年被评  相似文献   

18.
东海之滨,穿山半岛,有一个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工程船大队。这个大队被誉为“蓝疆弄潮人”、“海上新愚公”,支援建设的一个个国家重点工程:秦山核电站、三门峡水电站、龚嘴水电站、大榭岛跨海大桥……就像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矗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9.
新年前夕,来到 贵州西南边陲俗称 “黔中西藏”的偏僻小 县城——望谟县采 访,被县人武部在这 深山中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的“愚公”精神所折服。 治山,为了打林村人的“温饱线” 望谟县是当年红色起义时期,红七军活动过的地方,这里山外还是山。居住群众大多是布依族人家,他们祖祖辈辈依山而居,靠山而活,过着贫寒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绿化太行     
太行山东麓的邢台县出现了一支支绿化太行的民兵队伍。为改良荒山,民兵承包队动用土石1500万方米,相当于移动了山底面积为6万平方米、高为500米的3座大山,被称为新时代的“愚公”。第一个承包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