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锋  赵福臣 《国防》2001,(6):22-23
边境地区在未来局部战争中首当其冲.因此,做好边境地区应急兵员动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之一:应急兵员动员的准备工作要有重点性 做好边境地区兵员动员工作,能够迅速把最好的后备兵员迅速投入战斗,是边境反击作战对兵员动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边境反击作战持续进行的关键问题.但目前我国后备兵员只分为一、二类,存在着分级较粗、素质参差不齐、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动员目标的实现.因此,应根据未来军事斗争需要,将兵员动员对象分为四类,努力提高后备兵员质量.  相似文献   

2.
退役军人服预备役工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兵员动员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东陵区人武部根据应急动员实际需要,本着任务牵引、突出重点、平战结合、科学管理、长期建设的原则,积极探索了抓好退役军人服预备役工作的方法路子,为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兵员动员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主要做法先后被军委、沈阳军区以要讯形式摘转。  相似文献   

3.
《国防》1996,(3)
兵员动员是国家为适应战争需要,征集或招募适龄公民到军队服现役所采取的措施,是武装力量动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征召预备役和适龄公民入伍,保障军队迅速扩编和伤亡补充所需的兵员。 (一)兵员动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战争初期的兵员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大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兵员动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主要参战国在动员开始后的4-5天内,陆军的数量增长  相似文献   

4.
袁勋 《国防》2007,(11):48-48
现代战争,参战国几乎都要动员后备兵员特别是后备专业技术兵员补充作战部队或直接参加作战,后备力量成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要把平时现役兵员征集和后备兵员储备与战时兵员动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征集、储备、动员"一体化建设,以提高后备兵员储备质量,完善快速动员机制、提高快速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太平 《国防》2007,(8):35-36
兵员动员准备,是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内容.兵员动员准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战时兵员动员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做好新形势下的兵员动员准备,是贯彻落实习主席能打胜仗重要指示、确保强军目标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必须牢固树立打仗思想,增强做好兵员动员准备的紧迫意识;紧紧扭住关键环节,提高兵员动员准备的质量效益;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切实保证兵员动员准备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7.
葛永宏  周晓东 《国防》2002,(12):37-38
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以下简称‘军兵种部队动员预编工作”),是战时实施兵员快速动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当前,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加大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的力度,认真抓好落实,以确保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 一、扎实打牢预编预备役人员的质且基础 动员预编工作质量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8.
束然  任奎  束建军 《国防》2002,(6):49-49
现代战争向高技术方向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作用于战争的必然结果。高技术战争需要高技术后备兵员。要使兵员动员适应这一需要,当前应注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注重在科技密集型企事业单位编组高技术分队 民兵队伍的科技含量低,与高技术局部战争兵员动员的需求差距大,是当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边境民族地区制约兵员  相似文献   

9.
边境地区是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前沿,兵员动员在未来战争牵制作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兵员动员准备落到实处,快速高效组织实施战时牵制作战兵员动员,切实肩负起支援保障打胜仗的历史重任.为此,要着眼坚强领导,完善动员指挥机制;着眼实战能力,编实建强动员力量;着眼服务支撑,夯实动员保障基础;着眼快捷高效,改进动员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岱  石绍成 《国防》2001,(6):23-23
平时兵员动员准备是战时兵员动员实施的基础,也是战争动员建设的重点。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做好兵员动员准备,似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搞好兵员动员潜力调查。各地各级要重点抓好地方与军事专业技术对口人员的调查,摸清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的数量、素质、年龄结构、专业性质以及分布情况,特别是要准确掌握部队平时数量较少、战时需求量较大的特种专业技术人员的数质量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兵、预备役人员动员潜力数据库,及其信息网络中心,实  相似文献   

11.
董国梁 《国防》2002,(3):39-40
常言道:有备无患。要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爆发时,及时有效地将后备力量动员起来参战支前,平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动员准备。 一方面,要着眼提高科技含量,明确重点动员对象 确定兵员动员重点对象的基本依据是“需要”与“可能”。“需要”,就是未来战争对后备兵员动员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同战争形态下各异。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体力为第一要素确定。在机械化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技能为  相似文献   

12.
邱启建 《国防》2008,(7):72-74
近年来,我们根据国家、战区、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十一五"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总部、军区关于军兵种现役部队预编满员工作的指示,紧紧围绕精确快速动员,周密部署,严密组织,狠抓落实,多次配合海军、空军、二炮现役部队组织预编兵员动员点验、扩编演练和军事训练,独立组织军兵种现役部队预编兵员参加省、市(州)的动员点验和演练训练.通过演练训练,检验了军兵种预编兵员动员准备工作.我们体会到,抓好军兵种预编兵员动员准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冉亚权  刘衍茂 《国防》2010,(8):53-54
现役部队预编士兵复训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现役部队战时动员扩编和快速补充对口专业技术兵员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战时部队遂行任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要着眼做好常态化军事斗争准备,继续抓好军兵种现役部队预编士兵复训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朱长春  陈航 《国防》2005,(10):67-67
前不久,江苏省军区组织首批兵员动员集结点验试点现场会在张家港市召开。该市1500余名身着迷彩服的预征动员对象现场进行了快速集结和点验模拟演练,参演人员士气高昂,集结迅速,成功地组织实施了战时首批兵员动员集中点验活动,给现场观摩的军地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与会代表们的高度评价。在战时首批兵员动员摸索实践过程中,该市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军地联手,上下合力,全方位保障,确保了动员活动的顺利实施。他们注重“三突出”和“四结合”:突出科技人员动员,提高科技参战支前能力;突出诸兵种动员,提高参战支前补充能力;突出应急动员…  相似文献   

15.
龙义和 《国防》2007,(8):44-45
未来我国可能进行的作战,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作战,涉战地区担负着为现役部队补充满员动员、预备役部队动员和组扩建部队动员等兵员动员任务.根据担负的任务和现代作战特点,涉战地区兵员动员准备工作,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守国 《国防》2014,(4):52-52
正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涉及军队的人员素质、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和信息化水平等多方面,但"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兵员动员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军队和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因而其工作的质量效益将直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为此,各级动员部门必须紧盯战斗力标准,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兵员动员工作,努力夯实军队战斗力生成的根基。必须以强烈的担当意识选择优质兵员。新形势下,兵员征集工作面临"当兵冷、征兵难"的新课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具有快节奏、多样式、高损毁、大消耗等特点,要求兵员动员快速实施。做好平时兵员动员各项准备工作,是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要紧贴新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8.
银游 《云南国防》2004,(1):43-43
现代战争科技含量的日益提高和作战手段的日趋联合,对兵员动员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之相适应,后备兵员从储备、动员到补充、使用都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层专武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其性质来讲,他们平时从事民兵和预备役工作,战时要进行兵员动员和组织民兵备战支前,是国防动员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专武干部除了在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下完成各项军事任务以外,还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参加地方中心工作。因此,专武干部的工作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日,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团举行了全团成建制兵员快速动员集结演练暨转服现役誓师大会。来自驻地编兵单位的1000余名预备役官兵迅速赶赴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集结,并按要求进行了兵员点验、“三证”核查、物资清点、转服现役等工作。这次快速动员演练,全团预备役官兵除个别人员因手术住院等特殊原因请假外,集结到位率达99.6%,受到广州军区和广东省军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