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然 《国防》2001,(6):45-47
近年来,在世界军贸市场上一度处于低迷状态的俄罗斯,呈现出大举收复失地的强劲势头。迄今,已夺回了世界武器出口的第二把交椅,大有虎视美国霸主地位的咄咄逼人态势。 军贸成了“救世主” 俄罗斯积极向世界军火市场进军,自然有多方面的考虑。 最直接、最紧迫的原因是要借军火贸易的东风来复苏经济,拯救军工企业。近年来,俄罗斯一  相似文献   

2.
苏联在军火贸易中奉行国家和军事利益至上,出口的武器有近1/4销售给华约国家。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武器出口对象的选择上则更加强调经济利益,通过调整对外军事贸易政策,实行全方位的武器出口战略,不断拓展武器出口市场,与更多国家进行军火贸易,使军火出口状况不断好转、贸易额逐年提高。经过几年的徘徊,俄罗斯又恢复了世界军售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军火市场上沉寂几年后,逐渐走出低谷重新崛起,使得世界武器销售竞争更加激烈,军火贸易市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1 大力发展军火贸易,做为偿还债务和恢复经济的手段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所示,俄罗斯在1992年的武器出口为13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7%,到了1995年,仅一个季度的合同订单达到了2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法国,并且其军火贸易的发展势头没有减弱。俄罗斯军火贸易发展有很多因素。其中主要是经济因素,因为军火贸易做为特殊的商品贸易,受政治和经济两大因素的影响,在冷战时期政治因素起决定作用,冷战后的今天,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第一是俄国内的经济萧条,物价暴涨,卢布大幅度贬值,就连军人的工资也发不出来。当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许诺的几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如今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由于军火是直接对人类产生杀伤及对物体产牛破坏作用的器械,它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稳定有着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因而它的生产与贸易不仅受一般商品规律的制约,而且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态势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剧变,世界军火市场出现一系列新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基础。世界军火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贸易量在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和相互威慑状态已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当前金融危机下,国际武器贸易需求依然强劲,武器输出国竞争更加激烈,总体上国际武器贸易热度不降反升。为最大程度占有并瓜分国际军火市场,武器主要输出国继续加大对军工企业扶持力度,并把扩大军火出口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策略之一。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经济利益驱动,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世界新兴经济体发展,新的军事战略高地凸现,以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美、英、法、德、意、俄和中国七个主要常规武器供给国近20年的军火出口、军费开支、武器进口总需求的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将国防产业发展战略、军事外交政策、武器装备生产技术水平等潜在变量融入到实证分析之中,从实证角度分析这些变量的变化对某国军火出口的影响;通过把安全因素和经济因素结合起来,对各大国军火出口的动机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冷战后大国军火出口的演进规律;同时,对我国参与世界军火贸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与世界范围内的截军潮流相反,东南亚地区积极进行扩军备战,其主要表现是军火进口的持续增长。东南亚国家特殊的“逆裁军”现象与该地区的政冶、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立足对东南亚地区军火进口特点的分析,力图从军事战略的层面,对该地区军火贸易的这些特点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发展军贸的经济动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博  张允壮  曾立 《国防科技》2008,29(1):88-92
尽管军火贸易动机尤其是军事大国的军贸动机都是多元的,但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交易之一,经济利益无疑成为世界军火贸易动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俄罗斯军贸发展现状回顾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对1992~2005年间的俄罗斯军品贸易和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俄罗斯发展军贸的深层次经济动因,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维持就业、创造外汇、促进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军政领导把武器出口视为在世界各地扩大和巩固其影响以及在本国武装力量军事订货减少的情况下保证军工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的有效手段。目前美国政府的行动有一个明显的趋向,即放弃冷战时期将军火贸易政策与思想意识挂钩的做法,优先考虑经济与政治的利益。美国军火贸易的基本原则是:在对美国国家安全极其重要的地区保持力量平衡;充分利用国家军事工业联合企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上能够生产性能先进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在国内需求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军火企业都将自己的目光瞄准国际市场,使国际武器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军火商们改变了过去军火贸易中那种单纯的“武器买卖关系”,转而加强相互的军事技术合作,使国际军火技术的转移呈现增长趋势。然而,由于军火技术被视为“敏感技术”,其进出口在国际上有很多限制,从而出现合法与非法两条转移渠道。国际军火技术转移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国防现代化,同时也影响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威胁国际安全环境。一、国际军火…  相似文献   

11.
国际武器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与政治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密切相关,成为国家战略中的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针对冷战结束后国际武器贸易发生的变化,从国家利益最大化、军贸市场一体化、生产销售集团化、太空武器市场化、技术贸易主体化、武器装备高技术化、核超级市场混乱化、美俄武器主导化等8个方面,阐述了国际武器贸易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于认识和把握国际武器贸易的动态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战时军火贸易,是指在战争条件下进行的军火贸易。战时军火贸易不仅与一般的国际、国内贸易有着显著的区别,而且也不同于平时的军火贸易。战时军火贸易强烈的“政治色彩”,对军火输出国和军火输入国都会造成强烈的影响。它的“军事效应”,对战争进程和战争结局都会发生重要的作用。战时军火贸易从一国范围内,可以分为军内贸易和军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可以区分为军火出口贸易和军火进口贸易。  相似文献   

13.
1986年,苏联和法国的军火出口额分别达到99亿美元和41.96亿美元,合计占世界军火出口总额的44.7%。苏法两国自1981年以来分别在世界军火出口国中名列第二、第三位。美国仅以比苏联微弱的优势居世界第一位,1986年军火输出额为105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33.3%,其余几十个军火出口国分享22%的份额。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武器出口国,苏联和法国有其各具特色的军火贸易政策,分  相似文献   

14.
1994全球军火市场一览全球军火交易市场与冷战时期相比,交易额已下降近70%。半数以上的合同仍属于美国公司。而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也纷纷加大力度,欲在世界军火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冷战虽然结束,但世界军火市场仍硝烟弥漫。美国一向呼吁各国控制武器出口,然而现在它自己却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经济的不景气,使美国政府亦借助出售武器来振兴其国防及航天工业,因而近年对武器出口大开绿灯。1992年,发展中国家采购的武器装备中,有57%来自美国,金额高达136亿美元。目前全球十大军火商中,美国占了前9名,去年,美国光是出口空军装备便达3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韩旭东 《环球军事》2010,(24):56-59
提起军火交易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所谓军火,是指军队用的一切武器和弹药。国际上对军火进行的交易称为军火交易或军火贸易,有时也被简称为武器交易。这种交易的历史可谓久远,但是经营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只要有人买,军火商就卖,很少考虑与此相关的其它事情。如今,军火交易还出现了另一个特点:国际军火交易异常火爆。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西方军事大国纷纷调整了自己的军事战略,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其国防工业:缩小国防工业规模,军工企业进行合并与联合;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政府支持军转民与军民结合;进行军事科研与生产的国际合作;改革采办策略,保护国防工业基础;积极开拓国防军火市场,扩大武器出口。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南非推出的先进武器装备不断在国际军火市场闪亮登场,成为国 际军火市场名副其实的“黑马”。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曾经 长期遭受过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的南非非但没有因此迟滞对先进武器装备研发的 脚步,反而自立更生研制出了很有自己特色的武器装备,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军 火市场抢占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在各海军大国中,俄罗斯的鱼雷武器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冷战时期,外界对苏联的鱼雷武器研制发展情况及其作战使用思想了解较少。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其庞大的军工企业不得不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寻找出路。近十几年来,随着俄罗斯武器出口以及参加各种军火展销会的日益频繁,外界逐渐对其鱼雷武器的战术技术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战使用思想注重专用这一思想是与俄海军兵力战术运用思想密切相关的。俄海军强调在一次战斗行动中特定的作战平台执行单一作战任务而不是兼顾几种任务,以利于达成既定作战目标。与此相适应,俄海军在鱼雷武器的使用上强调  相似文献   

20.
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报告,1990年世界主要武器装备交易量比1989年下降了35%,与80年代中期相比,国际军火贸易下降的幅度更大。1990年世界的武器交易量为217亿美元(1985年固定价格),与1987年的高峰相比,1990年的武器交易量已下降了2/3。 1990年,苏联和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主要常规武器出口国,占交货总价值的69%。然而,1990年美国的军火出口价值超过了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