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赞马汉是“伟大的人民公仆”,他还将马汉海权论的奠基之作——《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称作“绝妙的书”。对此,已经年过花甲的马汉在欣喜之余,感慨颇多:终生倾注到海军理论和战略研究中的心血没有白费,自己的一系列建议和主张正在影响着美国当局的海洋战略,得到了海军军方的支持,一支属于美国的“大海军”正呼之欲出。他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当说,此生足矣! 1840年,美国西点军校教授丹尼斯·哈特·马汉家中,一个小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丹尼斯·哈特·马汉只是个普  相似文献   

2.
1897年,一位名叫秋山真之的日本海军军官踏上了美国领土。他是奉命来这里学习海军理论的。早在日本海军中服役的时候,他就听说了美国海军上校马汉的大名,十分佩服其提出的海权论,因此顾不得舟车劳顿,匆匆赶往马汉住所,去拜访这位仰慕已久的海军理论权威。谁知,马汉见了他以后,却首先劝他读读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过了很久以后,秋山真之才了解到,马汉创立“海权论”,与其善于学习若米尼所阐述的作战原则,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海军是分不开的。他终于明白了马汉将一本讲陆战的理论书作为海军战略入门书的真正含义。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呢?若米尼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3.
马汉的烦恼     
他是一位最富声誉的军事历史学家和海军战略理论家,他曾是影响美国海军发展乃至美国海外扩展的战略设计师和精神导师,他的巨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对各国海洋战略都有深远影响。然而这位海军战略理论家也有他的烦恼。简单地说,他害怕大海!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他是谁呢?他就是美国人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作为一名海军部队的指挥官,马汉不得不率舰出海执行勤务,但他在海上的日子自始至终都与失误、厄运和事故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4.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海军战略理论家之一,他提出的“海上实力理论”,为美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洋乃至世界霸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汉1840年9月27日出生于纽约州的西点,是爱尔兰移民的后裔。1856年进H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美国内战期间在海军服役。内战结束后,他乘“易洛魁”号蒸汽帆船作了为期三年的亚洲之行,这使他眼界大开。1884年他到新组建的海军军事学院任教,担任海军战略及战术课程和海军史课程的教学,1886年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在海军军事学院…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在海上战略方面,初期学习马汉的理论,为此翻译了不少马汉的著作。出于国防需要,日本在东京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参谋学院,逐渐创立日本海军作战的理论和原则。在这期间建立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重要人物有佐藤铁太郎、铃木贯太郎和秋山真之。他们三人思想的形成主要受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日俄战争胜利的影响。他们倡导的战略理论整整统治日本海军的战略战术达30年之久,其中包括1941—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在这三个人当中,秋山真之的理论更富吸引力,对日本的海军和海上作战的战略影响较大。如果说日本曾经产生过海军战略家的话,毫无疑问应该首推秋山真之。秋山真之(1868—1918年)生于日本的四国。那时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正向近代化的资  相似文献   

6.
海权论     
海权论是一种主张拥有并运用具有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战略目的的军事理论。这一理论是美国海军理论家 A.T.马汉于19世纪末期创立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观天下  梁斌 《当代海军》2008,(12):18-21
“不论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印度洋是通向7个海的要冲,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这是被各国海军军人尊为海军战略鼻祖的美国战略家马汉的名言。从1947年独立的那天起,印度海军就将这一信念作为自己建军的目标和动力,沿着这条路坚定的走下去。  相似文献   

8.
美国出门即海,钟情海洋,经略海洋,也在不断地研究海洋。美国和中国的共同点在于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不同的是中国对自己的主权海域尚缺乏有效的控制,对海洋意识的淡漠还相当严重。自1914年马汉去世后的近100年里,当我们研究马汉还没有研究透研究够的时候,美国人却转过头来研究我们了。2007年3月上旬,美军首次发布了"中国海军手册",专门介绍了中国海军思想政治工作和海军官兵生活质量。从军事和战略层面降低和细化到日常生活,这个手册的用途不言而喻。2007年5月10日,专门从事美海军未来发展研究的海军战争学院新成立的中国海洋研究所(2006年10月成立)公开招兵买马,聘请中国问  相似文献   

9.
海王 《宁夏科技》2003,(3):32-40
潜艇是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种之一,在海战中曾创造了辉煌战绩。如今无论平时或战时,核动力与传动柴电动力潜艇在海军战略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可以实施巡航导弹对岸攻击之外,潜艇亦是防卫主要海上交通线、阻止敌人水面舰队的重要工具。无论从政治或经济上看,目前仅有极少数大国负担得起核动力潜艇。  相似文献   

10.
刘阳 《当代海军》2004,(1):56-57
1956年6月,戈尔会科夫接替54岁的库兹涅佐夫担任前苏联海军总司令,时年46岁,前苏联海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海军首脑。在任前苏联海军总司令30多年的时间里,戈尔什科夫历经4代领导人的变迁,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屹立不倒,是前苏联高级将领中不多见的。西方称他为“将军中的政治家”。戈尔什科夫所提出的“平衡海军”战略,一直沿用至今,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海军战略格局。西方人亦称之为“苏联的马汉”。  相似文献   

11.
马汉军事经济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尊为美国“现代海军之父”的马汉,海军学院毕业后长期在海军任职,先后随舰队到过拉美、亚洲和非洲,具有丰富的航海阅历。马汉贪婪地阅读能找到的每一本历史著作,并依据历史材料,于1890年出版了《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年生于西点。马汉是从哥伦比亚大学转学到海军学院学习的。因为他读过两年大学,到了海军学校后,破格跳读三年级,这在该校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1859年从海军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谈到美国海军时,自然会想到被誉为美国海军军官摇篮的安那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它为美国海军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军官,不少人成长为国家杰出人物,其中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科学家米切尔森,战略理论家、《海权论》的作者马汉,布什和卡特总统也毕业于  相似文献   

14.
对岸打击作战是指对敌方岸上各种战略、战役和战术目标实施由海向陆打击,并予以摧毁或压制的作战行动。它是美国海军的一种传统作战样式,“由海向陆”战略对海军对岸打击作战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海军认为,提高对岸打击作战能力,能够增强其处理沿海地区危机和影响陆上事态的能力。对岸打击作战不仅可以直接达成一定的战略或战役目的,还可以为在沿海地区作战的海军远征部队和联合特遣部队提供支援和保护。美国海军对岸打击作战行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SI级945型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苏联海军有四大战略目标:与其他军种一起对美国实施核攻击;阻止、摧毁美航母特混舰队;阻止、摧毁美战略攻击核潜艇;破坏美欧的海上交通线。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的战斗力迅速增强,核潜艇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在此情况下,第三个战略目标成为了苏联海军最为重要的课题。当时,苏联的地面战斗力与美国势均力敌,但海军战斗力却难以与之相抗衡。虽然其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在向党高层部门的报告中称, “海军完全能够实现上述四个目标”,但事实上当时苏联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6.
今天,当我们回顾现代海军发展历史,赞叹现代海军辉煌战绩的时候,不能不提到为现代海军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海军上将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人类虽然在几千年前就造出了船,但只是在木板船用于作战之后,才有了水军。16世纪,工业发达的英国,开始对老式帆船进行技术改造,装上了远程重炮,组成灵活、快速的舰队,成为称雄世界的“海上霸主”。19世纪,蒸汽动力和火炮技术的发展,为海军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那时的政治家们还没有能真正认识到海军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使海军获得迅速发展的是在马汉的“海权论”诞生之后。  相似文献   

17.
军事文摘     
抗日战争中游击战的战术要求抗日战争,朱德总指挥在战术上提出了六点要求:1.采用运动防御。2.尽量利用地形阻止和迟滞敌人前进。3.实行清野空舍(或叫坚壁清野)。4.发动民众积极参加战争。5.敌人进人游击队活动区后,除开集中兵力袭击敌人的弱点外,  相似文献   

18.
马汉海权论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美国海军上校马汉提出了系统的海权论观点,主要内容是: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并在海外取得补给基地.这一理论不仅准确地反映了当时欧关列强争夺海外殖民地的趋势,更为这种争夺提供了理论依据,故一旦出现立即风靡全球,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传统战法,是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恩来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戍马倥偬,山关征战,运筹帷幄,决战沙场,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周恩来关于集中兵力各个歼敌作战指导原则的理论和实践,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英国在争夺北美大陆控制权的斗争中,将其海军思想和海军传统在北美殖民地扎下根。美国革命的领袖如华盛顿在实战中切身感受到海军和制海权的重要性。美建国初期,开国元勋如华盛顿、汉密尔顿、亚当斯、杰斐逊都认识到: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捍卫美国的独立和尊严。但由于海军耗资巨大,在建立一支什么样的海军上存在分歧,从而影响了海军的建设。1812—1814年英美战争美国叉一次尝到了海军落后的苦果。从战后到内战前,“海军第一”的战略思想由厄普舒、罗杰斯、多宾、卡尔洪、杰克逊、克劳宁希尔德等人系统地阐述。同时,美国也建立了世界第三的海军。内战中,海军成了北方总体战略的中坚力量,为北方的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从内战后至19世纪末,特雷西提出“海军是进攻性”而非“防御性的”。马汉则提出了“海权论”。美西战争的胜利加快了海军建设的步伐。经过罗斯福的推动,美国建立了“大海军”,打破了英国对世界海洋近200年的垄断,为美国确立其世界霸权奠基。今天,美国海军仍是其推行对外政策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