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点滴     
陈米如何煮新饭1.用陈米煮饭时,可在煮米水中放入占总水量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啤酒,这样煮出的米饭不仅香甜,而且光泽好,如同新米。2.用茶水煮陈米,可煮出色、香、味俱佳的米饭。具体操作如下:取茶叶1克至3克,用500毫升至1000毫升开水浸泡4分钟至9分钟后过滤去渣,再取适量已去渣的茶水作为煮米水加入淘净的陈米中,这样煮出的米饭清香扑鼻,而且茶水煮饭还有去腻、洁口、消食和预防部分疾病等益处。  相似文献   

2.
小贴士     
节日饮食须知多吃蔬菜少吃肥腻食品。许多家庭会准备很多如鸡、鸭、烧猪肉等丰富食物,这些食物肥腻、高盐,属酸性食物,应少吃。吃多了会使人体酸碱失衡,导致各种疾病乘机作乱。节日要防止意外发生。要加倍留意常见的疾病及意外事故发生,包括肠胃炎、食物中毒、烹饪时的意外等。老人小孩切勿暴饮暴食。老人应特别注意选择较软或已切碎的食物,以帮助进食及消化。小朋友应尽量避免进食过量零食而影响正餐。  相似文献   

3.
正十年,安迪从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小少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的父亲安政龙和母亲仲卫青欣慰地说:"我们老了,就盼着儿子以后能过得好!"安迪或许早已记不得那个挂着鼻涕到处跑的自己,是怎样被房子里窜来窜去的老鼠吓得不敢睡觉的样子,可他的妈妈还能清楚地回忆起从前烧柴火煮饭时那呛人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王族 《政工学刊》2024,(2):92-93
<正>常见新疆人吃馕时不吃菜,亦不喝汤,却吃得香,吃得饱。新疆有谚语说:父母给你的是生命,小麦给你的是馕。馕在新疆是主食,人们早上吃馕,中午吃馕,到了晚上还吃馕,因此便有了关于馕的另一句谚语:宁可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馕。新疆人把烤馕叫“打馕”。叫虽然是那样叫,但打馕却并不见激烈的动作。之所以郑重其事地用一个“打”字,是因为新疆人说话喜欢用精确生动的词,譬如说生气,他们会说肚子胀得很,说一个人笨,会说他脑子不干活。新疆人把“做馕”说成“打馕”,就是用词精确又生动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5.
夏天气温高,肠胃功能减弱,加上出汗多,饮水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寒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佳,避免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以下食品可多多选择:  相似文献   

6.
饮食指南     
■怎样吃甜食不伤身人似乎生来就爱吃甜。可如果甜食吃得不对,就会严重影响健康:除了引发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外,还会带来骨质疏松、胆结石等问题。怎么吃甜食才不伤身呢?首先,空腹的时候不要吃甜食。空腹时糖分基本不经消化就会被立即  相似文献   

7.
鸡蛋价廉物美,营养丰富,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卯黄素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能释放出避免人智力衰退,改善各种年龄人的记忆力的胆碱。鸡蛋中的蛋白质吸收率、利用率极高,它对人体肝脏组织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然而,鸡蛋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为  相似文献   

8.
近日看到一则寓言故事:一群麻雀在稻田里一边偷吃粮食,一边嘲笑其他鸟儿,说:“燕子冬去春回,是怕冷的懦夫;百灵鸟声音悦耳,动机不纯;鹦鹉最没有原则,让它说啥就说啥;喜鹊是生就一副奴颜媚骨;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山鹰好高骛远……”麻雀们正吃得带劲,侃得...  相似文献   

9.
一乐借棋消遣。工作、训练之余,闲暇无事,二三战友,象棋一副,茶水一杯,凉风习习,神清气爽。为官者,眼观全局,胸有韬略,调兵遣将;为兵者,自己也来做将当帅,过把官瘾,来一次精神上的享受。二乐以棋会友。对弈之趣不在棋,知己则乐。或立或坐,呷一小口清茶,古往今来,海阔天空。说到不平事,品头  相似文献   

10.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宫;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视察期间,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一副对联。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11.
1979年8月1日,吃过早饭,班长潘忠禄对副班长说:“我带安华、大个李和小邓,去把那点活儿干完,你们几个在家休息吧。”班副说:“排长不在,得跟连里打个招呼吧?”  相似文献   

12.
柿饼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家家兄弟姐妹多,日子都过得并不殷实,平时在家一日三餐吃饱,就没想过再用什么解解馋、打打牙祭。因此我们这群好身体、大胃口的小伙子来到部队,已让家里的伙食轻松多了。父母更关心的是我们在部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训练任务,而他们更放心的就是部队的伙食,因此我们很少收到家里寄来吃的东西,可话又说回来,家里寄的一定是我们平日里不常吃又最爱吃的。  相似文献   

13.
柿饼     
包喜全 《华北民兵》2008,(11):60-60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家家兄弟姐妹多,日子都过得并不殷实,平时在家一日三餐吃饱,就没想过再用什么解解馋、打打牙祭。因此我们这群好身体、大胃口的小伙子来到部队,已让家里的伙食轻松多了。父母更关心的是我们在部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训练任务,而他们更放心的就是部队的伙食,因此我们很少收到家里寄来吃的东西,可话又说回来,家里寄的一定是我们平日里不常吃又最爱吃的。  相似文献   

14.
我的病号饭     
在本期策划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特地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兵们讲一讲自己心里最难忘的一次吃病号饭的经历,兵们都说得很朴实。通过收集整理,我们选取了部分小故事献给大家。难怪有人说,军人是山,说山坚实厚重,给人依靠;也有人说,军人是诗,说诗有情有义,让人感动;可是我说,军人啊,就是一粒粒种子,把它撤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相互搀扶,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固一方水土,护一方安宁。读完这些小故事,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近随首长下部队,在布置任务时首长特别指出:我们不仅要看汇报得怎样,重要的是摸准真实情况,不能只听汇报,一个材料看不出什么战斗力。听后很受教育启发,不由想起一个小故事。《孟子·万章上》记载:有一次,一个人送子产一条活鱼。子产就叫手下人把鱼放到池子里去。结果手下人却把鱼偷偷地煮吃了,然后回去告诉子产说:“鱼我已经放了,刚放下时呆呆地不动;一会儿,它就显出很得意的样子,一甩尾巴钻进水里去了。”子产高兴地说:“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找到合适的地方了!”那手下人走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我早已把鱼煮吃了,他还说‘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找到合适的地方了!””‘聪明”的子产只听下面人汇报而没有进行实地监督,受到了愚弄。  相似文献   

16.
快乐法则     
某日翻书,有一则弥猴吃葡萄的寓言故事,读后颇受启迪。弥猴在葡萄树下跳来跳去,怎么都吃不到甜滋滋的葡萄,急得嗷嗷直叫。不一会儿,它对自己说:“葡萄是苦的。”于是,人们都嘲笑弥猴是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是苦的,这种自我安慰法是自欺欺人。然而,笔者却认为,弥猴的这种消除“得不到的痛苦”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你想,明明是得不到的东西,还要不停地想这个东西有多么多么好,多累啊。由此看来,弥猴是聪明的,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待得失。这样,自己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不用天天想自己得不到的那些东西而闷闷不乐。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得不…  相似文献   

17.
压岁钱     
孩提时候,最巴望的事莫过于过年了。过年不光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且,还要得“压岁钱“。我们家发“压岁钱”的法定日期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吃过团圆饭后,聚在八仙桌周围,边剥瓜籽、胡豆边摆龙门阵。谈兴正浓之际,我就同小伙伴们串通一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告别     
在临沧驻训期间,部队首长何政委给我们授课时,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句话:“享受边防。”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新颖,但又有些不理解。在我的印象中,边防是艰苦和困难的代名词,怎能谈得上享受呢?后来随着边防工作的深入,我渐渐的感受到它蕴藏的奥妙和丰富的内涵了。享受边防是为了安心边防,建设边防,保卫边防,回报边防。如同我们“生活为了吃  相似文献   

19.
我很喜欢吃一种被大家称为“秀逗”的糖果,因为它有一种让人弥久难忘的独特滋味。汜得那是上中学的一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送我一块糖,他说:“这糖叫‘秀逗’,很特别,你尝尝吧。”于是我接过“秀逗”放进嘴里。瞬间,一股浓烈的酸味充满了口腔。送糖的同学在旁边哈哈大笑,我似乎觉得自己上了当,想要吐出,但“秀逗”却粘在了舌头上。他笑着说:“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  相似文献   

20.
不要脸     
从前有个地主,性情古怪,说话办事挑剔,有时还玩点儿深沉。一天,他对下人说:“脸和面都差不多,以后你们请我洗脸可以说请老爷洗面,请老爷吃面可以说请老爷吃脸,知道了吗?”过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