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5年1月25日召开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要坚持“优化体系、强化管理、突出创新、凝聚人才”的发展思路,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加强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推动实验室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制定的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高度重视.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9,(2):16-1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着眼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大力加强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08,(1):14-14
在2008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所作的专题报告对国防科技工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回顾。陈求发说,自1999年国务院调整军工院校管理体制以来,委属高校,共建高校以及其他参与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在新的管理体制下顺利运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培养输送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两年来.各有关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教育融为国防科技工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谋划,放在国防建设事业发展全局中来部署,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中国军转民》2006,(7):1-1
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即:落实一项规划,实施四项培养措施,强化三项吸引凝聚人才机制,加强三项重点工作,完善五项激励保障制度。落实一项规划:就是要组织实施《2006-2010年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实施四项培养措施:一是实施“511人才二期工程”;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三是加快国防科技紧缺人才的培养;四是进一步落实“军工科技骨干公派出国留学计划”。强化三项吸引凝聚人才机制:一是实施国防科技奖学金制度;二是采取特殊政策,集聚国防科技工业特需人才;三是…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表彰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上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工艺现代化,增强军工制造业能力水平,确保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2005 年12月26日,国防科工委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李抚生等100 名技能人才“2005年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国防科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云川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人才资源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最重要资源,高技能人才是人才  相似文献   

7.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是北航的历史使命.从来没有动摇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在两会期间.就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张华祝委员: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5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今后,要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去年3月,国防科工委召开了全行业人才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此之后,我们组织了对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况的调查,形成了《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后,已下发到相关企业单位落实执行。下一步,我们要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9.
科 技强军 ,国防科技人才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国防科技人才作支撑 ,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不可能的。面对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和日新月异的新军事技术革命 ,江泽民主席多次号召我们 ,要高度重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抓紧培养复合型的国防科技人才 ,既是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任务 ,也是国防科技人才战略的发展方向。一、国防科技人才培养要坚持知识复合的方向。知识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是构成人才类型的基本要素。随着“知识战争”的到来 ,国防科技人才的知识构成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以军队人…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09,(12):23-25
2009年.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加速走向开放的一年。国防科技工业在开放中发展.这成为世界军事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从总结国内外军工发展历史经验中认识到,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2009年.是国防科技工业行业更加注重国际视野、国际战略、国际合作.国际市场的一年.是更加注重用开放的观念指导开放的实践,从而使国防科技工业从开放中获得核心能力跃升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12,(9):26-29
创新激励 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快速成长 五年来,国防科技工业深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人才总量和素质稳步提升,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支政治素质高、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快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2.
杨本新,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2001年,杨本新入选首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名单;2002年,被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他对荣誉并不看重,他倾注全部的心血书写着改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念、制度和人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防科技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认为理念、制度和人才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理念、制度和人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一支能打硬仗的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人才队伍。要突出抓好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技能人才和中青年人才,在国防科技、工程、管理、技能等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大家、工程大师、著名企业家和技能大师,这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在国际上我们能够立于不败之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实施人才战略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中央领导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其中,把“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国防科技人才”作为一项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任务,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就国防科技工业实施人才战略谈谈学习体会,提出以下意见:一、从战略资源、紧缺资源和财富资源的高度看待人才在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五大,把国防科技工业确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我们认为有四方面涵义:一是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国家安危,作为大国之…  相似文献   

16.
3月16日,国防科工委在京召开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夯实基础努力开创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王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科工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全局,着眼国防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在谋划战略、建立制度、创新机制、营造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推进,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五年来,军工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清国防科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汲取历年来国防科技创新的经验,从战略、机制、模式、人才及市场等多方面继续推进国防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06,(1):34-36
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四个坚持”为根本指导方针.努力适应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要求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国防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武器研制生产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为重点,有所大为.有所小为.有所不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实现各类国防科技工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的振兴.为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2913,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对2011年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苗圩指出,过去的一年,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突出表现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军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