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老婆姓郭,不是军人,嫁给我久了,便也知道了不少部队称谓。因自感在家里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就常常以“政工一号”自喻。一声“过来说说吧”,我和儿子便跑步向她靠拢,小心谨慎地问:“郭政委,有事吗?”  相似文献   

2.
2004年暑假,我到爱人所在的空军某部探亲时,第一次结识了《环球军事》。爱人那时除了上班,中午和晚上还常常要加班忙他的工作,让我独自待在宿舍里,无暇顾及我。没多久,他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便借来一堆杂志给我“做伴”。在众多的杂志里,《环球军事》以它那精美大气的封面,一下吸引了我的眼球。翻着翻着,我便被里边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暑假一过,我俩又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爱人好像早就察觉了我的心思,悄悄为我订了一份《环球军事》,它便成了我了解世界军事的一个窗口,让我及时了解了世界的风云变幻,也进一步从中了解了军人,悟…  相似文献   

3.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今年27岁的我,与《中国民兵》已有了13年的不解之缘。 1986年,父亲由部队转业到县人武部工作,我便有机会接触上了《中国民兵》。当时,校园里流行的是武打和言情小说,我也一度沉湎于此。但自从在爸爸的案头见到《中国民兵》之后,我便对她如醉如痴,爱不释手。渐渐地,我对国防愈加关心起来,国防知识也日渐丰富,成为全校有名的“国防迷”,在班级和学校的黑板报上,经常刊登着我从《中国民兵》上摘抄的军事  相似文献   

4.
桃李花正开     
桃李花正开齐洪彬我是1994年入伍的新兵,下连后被调到团报道组任报道员。刚开始那阵儿,啥也不懂。报道干事给我抱来一大摞杂志、报纸让我看,其中就有《政工学刊》。看着看着便入了迷,当即便受《政工学刊》刊登的一篇文章的启发写了一篇小论文,没想到一星期后被驻...  相似文献   

5.
不要轻易放弃,是我在投稿过程中的真实感悟。2005年3月,我被交流到预备役部队。机关进行摸底调查,在填写特长一栏时,我"大言不惭"地填写了"写作"。后来,政委见我平时爱写写画画,文化底子也不错,便让我拿起手中的  相似文献   

6.
领导让我去远离机关20多公里的深山哨所采访一位老兵。我也正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梳理一下提干落空后的心情,便央求领导让我在山上住几天。领导同意了。经过几天的交谈, 我知道了他的基本情况:当兵后一直在山上  相似文献   

7.
1974年12月,我步入军营。1977年3月,当我采写的反映云南边防军民鱼水情谊的《送种羊》一稿在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上露脸时,不但自己激动万分,就连团营领导也伸出了大拇指。从此,我便象头初生的牛犊闯进了新闻领  相似文献   

8.
夕阳西下,收工的口哨一吹响,我便快速地冲向地边,背起背篓,拿上长柄簸箕,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远处的牛群跑去。一起干活的伙伴们见状,也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拿着家伙什奔了过来。我发现一头膘肥体重的牛正在翘尾巴,便一个箭步冲上去。  相似文献   

9.
"我的片子大医院都认"想见樊金生,很容易,也很难。如果你是一个病人,只要能找到他的小诊所排了队,就能见到他,还能得到他的精心诊治。可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记者,那就难了。如果明说是去采访宣传他,依他的性格,估计一天也没空搭理我。我便心生一计——"暗访",顺带也让他看看我经常背痛的毛病。老樊的诊所坐落在场站家属院,没有门牌更没标志,很难找到。要不是停得满满当当的自行车、电动车、小汽车  相似文献   

10.
感悟胡杨     
贺志国 《国防》2007,(10):80-80
我生命的意义定格在了胡杨身上!没有挺拔的身姿!没有傲人的躯干!只是那近似蓬松的闲散透出另一种桀骜。胡杨只要有一片适合自己成长的热土,便发育成一株、两株……时间也便有了漫长的意义:"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腐"。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的夏天,我结束在陆院两年的学习转到了另一所军校接受继续教育,我也因此有了不同的军校生活。我是被两枚三等功奖章保送进陆院的,也叫提干,我们队被称为"提干队"。每人都受过三等功以上的奖励,都是党员骨干,年龄大、兵龄长是我们的基本情况。入学那阵我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一个精英团队,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不算学习的话。那是我们的强项,从学历水平便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母亲来信说:“近来眼睛越来越不好使,连毛线头也穿不进针眼里了。”还说,幸好已出嫁的姐姐常过来帮忙,毛衣马上就织好了,读后眼前便定格出母亲眯着小眼,费力穿针引线的画面。其实现在家里早已没什么可以缝缝补补的了,可母亲总是放不下她的针线,一有空她手里便要缝补些什么。去年休假,我从部队回到家里,母亲便告诉我她的宏伟计划:她要把家里所有旧  相似文献   

13.
当军嫂,真好     
“……真正的男儿,你选择了军旅,痴情的女儿,我在苦苦相依……”这是谭晶演唱的《妻子》,有一天偶尔听到,便疯狂地喜欢上了它,因为我也是军人的妻,它是大多数军嫂的真实写照。悠扬的旋律再次在小屋响起,我一人对着电脑屏幕,尽管我知道你不可能上网,但  相似文献   

14.
邱清泉白天在床上蒙头睡大觉,养精蓄锐,不许任何人来打扰他。黄昏后便到第24后方医院去会红粉知己陈小姐、邱小姐、赵小姐。玩到半夜,有的小姐提醒他爱惜身体,他往往给她屁股上一巴掌,放荡大笑:“我邱某已快50挂零的人了,吃也吃够了,玩也玩够了,什么样的快乐都尝过了,死也值得了。不过,我并不会轻易就死去。当年滇西会战,日本鬼子派  相似文献   

15.
妻子     
我在阆中偏远的凉水乡当武装部长,老婆是阆中绸厂工人。她既无一官半职,也未穿过军装,我却叫她陶"政委"。 老婆是个要强的女人,虽然高中成绩较好却未能成为天之娇子。常自叹怀才不遇,依父母之命进了绸厂,事业算是煎锅里的鱼死定了,便一心教我觅封侯。婚后不久就给我制定了近期目标,列入了远景规划,什么每年武装工作不拿先进单位,就拿先进个人:每月不发表几篇散文、小说,也要  相似文献   

16.
有位猎人,见两个病弱之人躺在山中树下,就问他们为何困病于此。一个说:“我俩都遭狐仙的媚惑。当初,我夜行迷路,便投宿一山民家。有个少女长得很漂亮,趁机勾引我,我把持不住,就和她厮混起来,被她父母看见了,挨了一顿臭骂。我跪在地上求饶,才免遭痛打。第二天,竟招我做女婿,并说山上有主人,少女隔五天要去干活。我答应了。半年后,我病倒,夜里咳得无法入睡,便到林中散步。忽听到有笑语声,循声望去,我看到有个人正搂着我妻子坐在石头上赏月。我怒火中烧,用力和他撕打。那人也怒道:‘胆大鼠辈,竟敢打我妻子的主意。’并奋力与我搏斗。幸好他也病…  相似文献   

17.
春风扑面来     
春风扑面来周宜飞《政工学刊》──我第一次认识您,是在1987年的春季。那时,我还是一名刚穿上水兵服的新兵。第一次翻阅您,就被您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精辟的论述和鲜明的观点所深深吸引,仿佛一阵春风扑面而来。从此我便认真拜读您,读多了便产生了一种激情,...  相似文献   

18.
1987年春节刚过,当其他新战士还在抱怨下连被分到成天与坑道打交道的洞库维护连时,我已在想着怎样尽快适应本职工作。当其他战士每天完成了洞库设备维护便无所事事时,我已拿起有关专业书籍开始钻研学习业务知识。很快,我便掌握了洞库设备维护保养程序以及  相似文献   

19.
军装     
从小便喜欢军绿色 这种颜色 有着安全感 也是一种荣耀 当我第一次穿上军装 我骄傲地  相似文献   

20.
刘丰 《政工学刊》2013,(4):34-34
应改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满心理,增强提高素质能力的紧迫感。一些同志刚进机关时,看着与自己同批毕业或早毕业的还在基层,便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了很多;机关业务稍微熟悉后,便觉得机关工作也就那么回事。当领导表扬或者要大家学习某位优秀同志时,心里嘀咕“等我到机关那么长时间,我可能比他更好”,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满,成了少数机关干部提高素质能力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