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49年北平解放后,叶剑英为中共中央派出的首任北平市长.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城市.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6月15日在北平隆重开幕.周恩来在次日主持的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感到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新政协筹备会议第六小组.  相似文献   

2.
在淞沪会战中,法国神父饶家驹在上海设立了南市难民区,开创了人类史上国际救济难民的成功先例。饶家驹难民区启发了在宁西方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的灵感,饶家驹本人也为南京安全区的成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南市难民区模式也成为南京安全区效仿的榜样。但由于上海与南京两地存在诸多差异,日军当局对饶家驹难民区和南京安全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日军占领南京前夕,南京安全区未能得到日军的正式承认。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军事史林》2014,(12):30-35
奥托·布劳恩(1900-1974),一位德国职业革命家,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供职于苏军参谋部.1932年春,苏军参谋部为营救在上海被捕的牛兰夫妇,派他携巨款秘密来到上海,以作为营救的费用.在上海期间,他常和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总负责人博古(秦邦宪)相聚.他们在苏联就已经熟识.次年1月,由于白色恐怖日趋严重,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9月,他也来到瑞金,可问题是他的委派单位是苏军参谋部,而不是共产国际.他要求完成自己身份的转换,共产国际来电答复:“奥托·布劳恩作为没有指示权力的顾问,受支配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上海沦陷后,溯江而上的日本海军舰队,先后突破中国军队在长江上设置的江阴、镇江和江宁三要塞区防线,进至南京下关江面,完成从长江水路对南京的包围。向南京进军途中,日本海军舰队协助日本陆军登陆长江北岸,并射击江面中国船只,封锁长江水路。临近和到达南京后,日本海军舰队向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的中国败兵、难民肆意射击,封锁了中国败兵、难民从长江逃离的通道。日本海军舰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5.
入夜,在张家港市乡村的“青年民兵之家”里,民兵们正整齐地坐着听科技辅导课,或在综合科技活动室里切磋农科技术,交流科学种植、养殖的信息。民兵业余文艺宣传队员们正排演着文艺节目.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6.
一、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保卫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起抗击.11月11日,上海失陷,南京危在旦夕.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在迁都重庆的过程中,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重要机构、各国驻华使节和各抗日救亡团体及文化界著名人士纷纷先期移驻武汉.同时,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办事处、中共中央长江局及中共代表团相继进驻武汉.此时的武汉已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和国民政府的战时临时首都.  相似文献   

7.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20周年座谈会于2006年12月7日上午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召开。来自南京、上海等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上海分院训练部部长罗剑明副教授主持会议,上海分院副院长张克难教授致欢迎词,杂志主编张云教授介绍刊物情况,分院政治委员王毅与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死于日本名古屋的地下防空洞内.致其死因的是1935年爱国义士孙凤鸣打到他背部的那颗子弹. 汪精卫背部的子弹一直没取出来,久而久之,铅毒蔓延,侵及骨髓,以致背部时常作痛.1943年8月,病情继续恶化,不仅背部,胸部及两肋也开始疼痛.经多方医治,均不见效.同年12月,经南京日本陆军医院诊断:疼痛由背部子弹所致,必须手术取出子弹,才能根治.同月19日,在南京日本陆军医院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9.
上海派遣军是1932年至1938年期间侵略上海(淞沪)地区的日本军队战役军团。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共组建过两次;第一次是“一·二八”事变后于1932年2月成立,同年6月撤销建制;第二次是“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于1937年8月15日再建,参加了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于1938年2月14日撤销建制。  相似文献   

10.
该书是中国空军飞行员龚业悌(1914~1996)1937年和1938年的日记,记录着他每一天的生活,包括空战、飞伉休闲、养伤等经历。虽是个人化的日记,却反映了同期飞行员团体的状况,亦可管窥抗战初期中国空军英勇壮烈的抗战史。书中涉及作者亲历的“8·14”上海大空战、“2·18”武汉大空战、“9·18”南京保卫战、重庆大空战等重要史实细节。  相似文献   

11.
国庆六十周年阅兵,雷达兵首次亮相.参加阅兵的雷达方队,据媒体报道:是"以雷达某旅为主组成的.该旅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华北军区防空军雷达营."这个雷达营是我军当年成立的第三个雷达营. 1949年9月,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雷达队,1950年4月22日,我军第一个雷达营在南京成立.后来就以4月22日作为雷达部队成立纪念日.建在上海的第二个雷达营成立于5月25日,第三个雷达营在北京成立,时间为11月1日.1953年1月,北京雷达营首先扩建为团,成为我军第一个雷达团.  相似文献   

12.
江滩平原隆隆的炮声,伴随人们走进了1918年12月。虎踞龙蟠的石头城南京,几日连续阴郁的天色,令人感到格外沉重和压抑。总统府官邸,身着兰布长袍的蒋介石,心情比室外灰暗的天空还要压抑。战局的发展,完全出乎他所料.内战才打了两年多,他的军队已损失360多万。他被迫由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御。到1948年下半年,他又极不  相似文献   

13.
南京晨光集团公司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综合性大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国家一级企业,荣获中国百佳工业企业形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江苏省及南京市文明单位的称号。公司的前身系清朝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金陵制造局,长期承担国家军品研制生产任务,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96年作为全国百家改革试点单位,由南京晨光机器厂改制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以军转民技术形成的优质资产组建的南京晨光航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军品、民品、现代服务业三强鼎立,相互…  相似文献   

14.
南京晨光集团公司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综合性大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国家一级企业,荣获中国百佳工业企业形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江苏省及南京市文明单位的称号。公司的前身系清朝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金陵制造局,长期承担国家军品研制生产任务,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96年作为全国百家改革试点单位,由南京晨光机器厂改制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以军转民技术形成的优质资产组建的南京晨光航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军品、民品、现代服务业三强鼎立,相互…  相似文献   

15.
阮家新 《军事史林》2016,(12):62-64
今年12月12日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安事变八十周年纪念日,人们自然会想起事变的核心人物张学良,探索至今仍若明若暗的有关事变的奥秘. 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为什么又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他被扣之后对生死命运有何反应?对后事有何考虑?他有遗嘱吗?一直以来也是人们想要解开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6.
<正>我认识周文好几十年了,但他原是中航工业南京机电的电工机修,我是工艺员,虽同在一个分厂,却因工作没有交集,很少接触,对他也了解甚少。只知道他有个外号叫"不累",个性幽默、随和,每天去单位旁边的面条摊上过早时,一定会喝一碗黄酒。前两年因工作需要,他兼起了分厂外协调度的工作,负责南京机电十三分厂所有需要钣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零件。兼职初期,我时不时会被他叫住,原来他虽然在车间很多  相似文献   

17.
明成祖朱棣篡权有方,亦精于风水。他篡夺皇权后,本来已在南京修建了辉煌的宫阙,但无意间发现石头城貌似蟠龙,气势非凡,伹细心观察,则龙脉已断,王气不存,不惜抛下宏伟的建筑,迁都北京。 蒋介石崇拜孙中山,以孙先生的学生为荣。1929年6月1日孙的灵柩由北平迁葬南京后,蒋介石的立足之地便重点放在南京。北伐之后,南京便不知不觉成了国民政府的首都。  相似文献   

18.
王萍 《军事史林》2010,(1):60-60
1946年3月,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从北平飞往上海转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丧命。解放初,戴笠独子戴藏宜也因派人暗杀中共地下党员等罪行,被人民政府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19.
杭州湾北岸地区在军事战略上极具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时,日军采取“两翼迂回、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会战后期,日军第10军在淞沪战场的右翼杭州湾北岸实行登陆,与从左翼迂回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合围中国淞沪守军,进攻上海和南京。杭州湾北岸和太湖南走廊对日阻击战,是淞沪会战后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未能阻敌进攻,阻击战最终陷于失败,导致淞沪战场防御阵线的完全瓦解和上海的陷落。太湖南走廊的被打通和苏浙皖边境门户洞开,造成日军从南面和西面迂回南京的态势。抗日战史上这惨痛和悲壮的一幕,给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出任总书记离开上海已有一年多了,但他关心军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好作风,仍在浦江两岸流传,在军营内外传颂——上海的人民群众说,上海的军政军民关系越来越好,江总书记起了重要作用。上海的部队官兵说,江主席对军队建设一直很关心,他和我们军队早就心心相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