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提出“军民结合”战略思想25周年,回顾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的成就与经验,探讨新世纪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的新思路、新做法,2003年12月27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京召开了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25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也是我们兵器工业贯彻落实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实施保军转民战略调整20年。20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积极贯彻落实军民结合的16字方针,使兵器工业的发展和保军转民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20周年之际,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发表署名文章,本刊现摘要刊登。□本刊特稿坚定不移地贯彻军民结合方针努力开创国防科技工业新局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刘积斌今年是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也是国防科技工业贯彻小平同志军民结合战...  相似文献   

4.
踏上新征途开创新局面———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发表20周年中国兵工报中国兵工杂志编辑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前,世纪伟人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国防工业...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04,(12):59-64
2004年第1期卜}、-一---------- 眷首语 辞旧迎新再创佳绩/本刊编辑部 要闻临真 探测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钟边 张云川在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许玲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 /张涛古新萍 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提出25周年/李伯亭 热点关汪 奋力攻坚效果明显 —2003年军工企业改革脱困工作情况综述/任荣珍 以股份制改造和境外上市为核心 建设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特别报道 2003年国防科技工业军工集团及重点单位主要成果概览 企业翼觅异纵横谈 突出主业做强做大提升集团公司的核…  相似文献   

6.
王惠 《中国军转民》2006,(12):51-51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的第一本全面记录中国实施军转民战略过程的书。全书共八章,约18万字。怀国模将军以翔实的史料以及亲身的经历和实践,详细地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军转民这一伟大的国防科技工业实施的战略转变。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国初中央就明确地提出来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特别是,1978年邓小平指出:国防工业要以民养军,军民结合。在1982年邓小平又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在党的十五中全会,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为标志,开始向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阶段发展。从…  相似文献   

7.
一、深化理解了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基本认识 (一)着眼历史延展性,探寻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发展脉络 任何战略思想和理论体系都会经历一个萌芽、形成、完善的发展过程.与会代表认为,毛泽东提出"军民兼顾",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江泽民提出"寓军于民",胡主席提出"军民融合",都是站在战略制高点上提出的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胡主席军民融合战略思想与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逐步深化的.但就"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与"军民融合"的关系而言,"军民结合"的立足点仅限于国防工业领域;"寓军于民"是对"军民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它将视角跳出国防工业领域并提升到了整个国民经济层面,从国防工业领域外来谈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壮大,但是其局限性在于没有过多涉及民用工业对国防工业的促进问题;"军民融合"是从整个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就军民双向互动和军民高度一体化进行研究,实现"军民一盘棋",从而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对发展国防经济十分重视,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国防经济思想,提出了国防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一是确立了“大国防观”的战略思想;二是提出了“科研先行”的战略措施;三是坚持了“国富才能兵强”的战略道路;四是制定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磨砺,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前,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国军转民"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沧桑巨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2008,(10):F0002-F000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磨砺,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前,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国军转民”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沧桑巨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08,(11):F0002-F000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撼大步迈进。三十年的磨砺,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前,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国军转民”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沧桑巨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2.
惟改革者进     
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国防科技工业正是用波澜壮阔的发展实践对此做了生动的阐释。1978年初,邓小平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走军民结合道路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工业隐隐发出了改革先声,昭示着跌宕起伏的改革大幕即将开启。是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吹响了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号角,改革奏响的激昂旋律从此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历史见证了1978年到2018年那段非凡意义的岁月。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  相似文献   

13.
信息园地     
河南中州机械厂积极开展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军转民2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又是河南中州机械厂所在的国防工业落实中央军委“保军转民”战略方针的20年。该厂党委、厂部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对纪念活动早安排、早行动,求实...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篷勃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兵员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福建省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子民的战略思想,在实施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纳编一批在本职岗位有所建树的博士、硕士,利用他们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同步率先发展,走开了一条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国防的路子。他们的经验做法,为持续深入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思想,打羸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小平同志关于军民结合的有关论述,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小平同志提出的许多有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对当前和未来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军民结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奠基人,毛泽东同志也是我国军民结合思想的首创者,推动军民结合伟大实践的主要组织者,军民结合思想也因而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建国伊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迅速廓清百业待兴的复杂局面,在科学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自上世纪50年代始,一直在探索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几年,中央从战略层面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作了规划,运用市场的手段,通过“民进军”的途径来促进军民结合,并提出富国强军相统一战略思想,为国防科技工业构建新的体制和制度体系,使其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5月3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2015年工作进展情况、五年来的总体成效、"十三五"工作思路和2016年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形势的主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工作重点实行战略转移,邓小平同志从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国防科技工业确定了军民结合的发展方针。二十年来,在军民结合方针指引下,兵器工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军转民》2012,(7):20-22
为了总结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交流各地基地建设的经验,研究讨论下一步基地建设发展的思路,2012年5月31日-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发展研讨会。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总装备部、国家开发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