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20周年之际,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发表署名文章,本刊现摘要刊登。□本刊特稿坚定不移地贯彻军民结合方针努力开创国防科技工业新局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刘积斌今年是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也是国防科技工业贯彻小平同志军民结合战...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04,(12):59-64
2004年第1期卜}、-一---------- 眷首语 辞旧迎新再创佳绩/本刊编辑部 要闻临真 探测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钟边 张云川在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许玲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表彰会召开 /张涛古新萍 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提出25周年/李伯亭 热点关汪 奋力攻坚效果明显 —2003年军工企业改革脱困工作情况综述/任荣珍 以股份制改造和境外上市为核心 建设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特别报道 2003年国防科技工业军工集团及重点单位主要成果概览 企业翼觅异纵横谈 突出主业做强做大提升集团公司的核…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李群张浩报道〕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总结兵器工业落实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实施保军转民战略调整20年的丰富经验,兵器工业总公司于1998年11月13日在京召开了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战略思想座谈会。兵总副总经理马之庚、王德臣、张...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更好地学习邓小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防科工委在全系统组织了邓小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思想理论学习和征文活动,征集了80篇论文。经过专家评委会推荐,其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自上世纪50年代始,一直在探索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几年,中央从战略层面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作了规划,运用市场的手段,通过“民进军”的途径来促进军民结合,并提出富国强军相统一战略思想,为国防科技工业构建新的体制和制度体系,使其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6.
8月18日,国防科工委在京召开“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与会同志深切缅怀了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亲切关怀和历史贡献.深刻领会了他对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和精辟论述.深情追忆了他为新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小平同志关于军民结合的有关论述,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小平同志提出的许多有关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对当前和未来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惠 《中国军转民》2006,(12):51-51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的第一本全面记录中国实施军转民战略过程的书。全书共八章,约18万字。怀国模将军以翔实的史料以及亲身的经历和实践,详细地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军转民这一伟大的国防科技工业实施的战略转变。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国初中央就明确地提出来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特别是,1978年邓小平指出:国防工业要以民养军,军民结合。在1982年邓小平又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在党的十五中全会,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为标志,开始向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阶段发展。从…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国防科技工业对外开放思想初探黄勇王晓平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国防科技工业对外开放在纪念邓小平逝世一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国防科技工业对外开放思想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军民结合”方针发表25周年之际,如何认识国防科技工业的态势和走势?如何深刻理解军民结合的内涵和创新?如何进一步推动军转民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就这些热点问题,本刊采访了国防科工委于宗林副主任。他认为:加快军转民发展的步伐,使军转民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必须采取新思路、新措施。 军民结合方针发表已经25年了,回顾这段历程和发展,您对取得的成就如何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认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08,(10):F0002-F000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磨砺,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前,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国军转民”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沧桑巨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他走过了一个世纪,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他矗立了一座丰碑,他的英明将永垂史册。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在浓墨重彩勾画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宏伟蓝图的过程中也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进行了精心设计。为了缅怀邓小平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亲切关怀,深情追忆他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所建树的丰功伟绩,8月18日上午,国防科工委在机关召开了“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国防科工委领导及国防工业系统的各方面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上,一些老领导、老专家及军工集团公司和委属高校的代表在会上做了发言。国防科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云川同志在会上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夺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新胜利”的发言。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使各单位能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开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新局面,现将张云川主 任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转民》2008,(11):F0002-F000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撼大步迈进。三十年的磨砺,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前,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国军转民”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沧桑巨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4.
踏上新征途开创新局面———纪念邓小平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发表20周年中国兵工报中国兵工杂志编辑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前,世纪伟人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国防工业...  相似文献   

15.
回顾25年来在邓小平“军民结合”思想指导下,我国在军事工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总结了在整个经济、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为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后,石定寰同志谈到了过去我国在军转民进程中,军口、民口的体制分割问题,谈到了对新体制建立的设想,谈到了军民两用人才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发展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基本战略方针,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跨越发展。我认为应从十个方面加以理解和实行。 1.与时俱进,加快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步伐,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17.
CALS-军民融合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民融合(Civil-MilitaryIntegration)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DefenseTechnologyIndustryBase)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CivilTechnologyIndustryBase)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CALS是一种全系统、全寿命、全过程的管理战略,本文从CALS这个崭新的角度,对军民融合进行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1、我国军民融合的现状国内最早提出“军民结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战略思想。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军委制定了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  相似文献   

18.
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升华,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是实现富国强军统一战略任务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工业化基础,发挥国防科技工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升级,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为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贯彻小平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7月13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邓小平与国防科技工业”论文发布会在四川绵阳召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到出过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了许多富有独创性的科学论断和重要思想,形成了邓小平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