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总第105期起,本刊先后连载了从“九一八”事变以来侵华日军将帅毙命记。这些元凶中,有的是侵华日军中职务最高、罪行最大的,有的是在敌后战场毙命的,有在正面战场毙命的。这一期我们将为您介绍离奇毙命的侵华日军将领。这些毙命的侵华日军将领都是日本侵略中国、奴役和屠杀中国人民的罪魁祸首。他们的罪恶历史是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侵略扩张成性以及残暴、凶狠、灭绝人寰的缩影和典型代表。这些不齿于人类的日本战争罪犯已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无论日本那些不愿意反省和正视侵略历史的人怎样地“参拜”、“招魂”,也不可能抹煞掉他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2.
《华北民兵》2005,(9):64-64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痛斥屠杀人民的凶手,他说:“刽子手们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不认他们的教士们怎样祷告也不能把他们解脱。”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从张子申、薛春德所著《历史的耻辱柱》选出了18名毙命于华北的侵华日军将领,这些痛杀中国人民的恶魔已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无论怎样“参拜”、“招魂”也不能使他们解脱。我们要居安思危.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和国防意识。一旦有侵略者入侵.就要像当年先辈们那样。振奋国威、军威、民威.“让魔鬼回到魔鬼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侵华日军施放化学毒剂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珍藏着多件抗战期间被改造日军战俘和投诚日军官兵控诉侵华日军暴行的档案,从暴行直接参与者、见证人的视角,反思、忏悔和揭露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是研究侵华日军暴行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70多年后的今天,公布和研究这些档案史料,对于世人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血腥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刻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径的恶毒言论,警示爱好和平的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死伤几千万人,损失的物资无法计数,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为了防止这样的浩劫重演,战后50余年来许多人都在不断研究,主要结论是日本不应该侵略,是国家决策的错误。历史的覆辙不能重蹈,把基本国策建立在繁荣经济、不再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上,已是日本大多数人民的愿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郑林 《宁夏科技》2002,(10):52-52
世界人民不会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大举进攻、侵略、掠夺、残害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犯下了不能饶恕的滔天罪行,给中国、朝鲜、韩国及东南亚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美称的所谓“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快60年了,可是日本有些人贼心不死,继续大做“圣战”梦,竟然建起“大东亚圣战大碑”来了。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掀起全民族抗战70周年。本刊开辟《勿忘历史警示》专栏,将陆续刊发侵华日军在我区制造的12宗惨案,旨在全区民兵预备役人员中昭示“落后就要挨打,强盛才有尊严”的深刻道理,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勿忘国耻,强我国防”。  相似文献   

8.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是中日两国间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人民生命安危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不但在中国战场上违背国际战争法规悍然使用了化学武器,战后还将大量的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领土之上,严重威胁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的70多年内,先后发动或参与了14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有10次是侵略我国的。然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一再逆历史而动,企图否认军国主义战争的侵略性质,推卸历史责任,继续宣扬皇国史观,甚至为军国主义招魂。连日本高层领导也保持着对内对外两副面孔,对侵略历史一再含糊其词。这一再伤害着亚洲人民的民族感情。日本不能深刻反省侵略罪行的思想根源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深思的沉重课题。一、狭隘的岛国民族主义心态在侵略扩张中走向极端,由此而产生的轻视亚洲人民的思想延续至今。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了一…  相似文献   

10.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新近发现4本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本出版的侵略中国的"写真集".这些"写真集"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又一铁证,也是对当前日本极右势力否认历史上曾疯狂侵略中国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11.
日本侵略者自1894年10月24日军事 入侵我国东北起,至1945年9月5 日关东军被消灭止,对中国东北人 民进行了长达51年残酷的法西斯殖民统治。其侵略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厂,搜刮之甚,举世罕见。然而,50年后的今天,对这一悲惨的历史,有许多人开始淡忘了,年轻的一代则对此知之甚少。更为严重的是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仅不承认日本过去的侵略罪行,甚至公开发表抹杀、歪曲这段历史的言论,这是中国人民尤其是深受日本浸略者长期殖民统治东北人民所不能容许的。本文全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行径和对中国东北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相似文献   

12.
日本要为“神风敢死队”“申遗”了!在经历了“购岛闹剧”、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等一系列近乎疯狂的举动之后,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已经不再对安倍政府的“疯狂”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同时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反对共同敌人──日本军阀斗争的胜利。抗战初期,毛泽东曾预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的进步,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是日本的困难;第三是国际的援助。”当时比利时的著名战略家勒尔坚在考察了中国的抗是战场后也得出结论:“日本士兵的子弹总有一天会朝向其国内射击,这就是日本军事的总崩溃。”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民特别是侵华日军官兵的反战运动,有力地捆住了日本军阀的手脚,增加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困难。侵华日军厌战情绪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不忘抗战     
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在这一天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长城上的烽火已经灰飞烟灭,黄河边上的硝烟已经随风飘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长城不会忘记,黄河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60年前在艰苦而严酷的条件下展开的顽强抗击侵略的战争。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啊!中国人民面对穷凶极恶的法西斯,用长矛,用大刀,用小米加步枪,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御敌长城。为此,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代价——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多万人,占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5.
徐华 《云南国防》2001,(1):22-23
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太平洋战争造成亚洲人民无辜死亡达两千万以上,东亚各国经济损失无法计算。但是在关于是否承认二战期间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有罪、有无必要谢罪和反省等问题上,日本却一直含糊其辞,毫无谢罪反省诚意可言。尤其是在2000年1月,日本右翼团体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所谓的“彻底核实南京大屠杀”的集会,妄图歪曲和篡改侵华历史和南京大屠杀暴行。与此同时,日本参议院也正式开始讨论修宪,企图否定日本军国主义,从法律上为侵略开脱罪责。日本右翼势力和政府一唱一和,大有重温“大东亚之梦”之势。这不得不引起爱好和平人民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开始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日本从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对华侵略战争长达半个世纪。8年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50年反日本侵略战争的胜利,也是鸦片战争后百余年抗击外国侵略的胜利。在纪念这一历史性胜利的时候,我们中国人除了不忘国耻和敦促日本人反省外,更重要的是要反省我们自己,从过去不清醒的认识中清醒过来,永远不忘历史教训。不要忘记:“落后就要挨打”过去的中国长期以老大自居。日本人的侵略才使国人认识到,腐朽、落后的大国会受到先进、强盛的小国欺负。甲午战争的时候,大清帝国的版图约115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60年前的5月3日,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的日子。今年5月3日之前,东京各大报登载了许多介绍这一历史性审判的文章,这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历史,加深了对“东京审判”意义的认识。日本国内一些出版社曾出版过多本有关日本侵略与扩张历史的书籍,大都较为真实地记载了当年日军一手策划和制造的日方所称的“满洲事变”(9·18事变);接触过的许多日本人,不管他们如何去评价整个对外侵略与扩张的历史,都还比较客观地承认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和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无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简称“东京审判”),对战后日本国民了解历…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炮火硝烟里,由退役将军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可谓家喻户晓,战功显赫。但是,早在美国的“飞虎队”之前,还有另外一去援华的外国航空队为抗击日本的侵略,在中国的领空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先后击落击伤敌机近200架,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就是被后人誉为苏联“飞虎队”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30年代,受聘于国民政府的德国顾问团参与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大斗争,为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到来既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也是德国垄断巨头为实现其战略利益而在中国“押的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