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结束后,将冯玉祥西北军之第5路军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孙连仲任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1931年1月,蒋介石令该路军从山东开赴江西对红军进行"围剿",因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指导下,同年12月14日,第26路军将士共17000余人,携带两万多件武器,在中共地下特别支部和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4旅旅长季振同、第73旅旅长董振堂和第74旅第1团团长黄中岳等的率领下,在江西省南部的宁都县宣布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2.
1931年1月,国民党第26路军被蒋介石驱使,离开北方赴江西“剿共”。该军广大官兵受到红军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影响和“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和协助下,在该军总指挥部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及该旅团长黄中岳带领下,经过大量准备工作,趁总指挥孙连仲、第27师师长高树勋不在部队的时机,采取果断措施,率所部1.7万余人,于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  相似文献   

3.
1931年12月宁都起义及其起义后成立的红五军团,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时至今日,在一些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及其教材上却设有宁都起义总指挥季振同的名字。本文就有关季振同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 季振同是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中共党员、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其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和该旅第1团  相似文献   

4.
左权将军十分重视作为我军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 1930年12月,国民党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左权将军担任该军团第15军政治委员,后任军长兼政委,总共时间不过两年。在此以前和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他担任的都是军事领导职务。然而,他不论担任什么领导工作,也不论平时或战  相似文献   

5.
1938年春,由于日伪军集结重兵进行讨伐,汇聚于松花江下游伪三江省的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处境日益困难.为粉碎日伪军“驱于一隅,聚而歼之”的阴谋,打通与东满和南满的抗联第1路军及挺进热河的八路军的联系,中共吉东省委决定第2路军主力进行西征,到五常、舒兰等日伪军统治薄弱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此次西征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歼灭日伪军1 000余人,保存了部分有生力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使日本在该地区本已相对稳定的殖民统治重新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14日,是原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武装起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次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光辉一页.正值纪念这一壮举之际,由宁都起义纪念馆编辑、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宁都起义>一书,这对于深入研究宁都起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争轶闻     
巧挖掩体 1931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向上海闸北一带发动进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自卫,开始了“凇沪抗战”。战争中,军长蔡廷锴将军命令士兵们每人挖一个深度约一人左右的单人掩体,并给士兵们配备了一个板凳,战斗时放在底下垫脚。当日军逼近阵地时,指挥员一声令下,士兵们各自带上小板凳迅速撤离阵地。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阵地,正洋洋得意时,十九路军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军区从1937年11月成立到1948年5月结束,历经十年半,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山西敌后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15师政治委员聂荣臻奉令率领该师独立团和骑兵营等部约3000人,在五台山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归八路军建制。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查国祯任供给部长。军区辖第1至第4军分区。随后,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敌后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中,不断得到发展壮大。1945年大反攻前,晋察冀军区辖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二级军  相似文献   

9.
1931年12月,参与“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极大地壮大了红军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按照红军建军原则,成功地将起义部队改造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改造旧军队的范例.红5军团的成功改造,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威力,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复杂时局下对各方力量的把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长征中的红五军团郭之昀红五军团,由原国民党第26路军在1931年12月宁都起义后改编,辖第13、第34师,归红一方面军建制。该军团组建后,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经历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以善于防守著称,长征途中一直为殿后掩护部队。1934年10月...  相似文献   

11.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参加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时,于江西宁都突然倒戈,1.7万人参加了红军。这是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它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且大大增强了红军的实力。起义部队被编为红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当时,我是季振同的传令兵,参加了这次著名的暴动。现就我亲身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追述如下,希望对党史和军史界研究宁都暴动有所神益。我于1929年秋考人西北军无线电学校。次年4月,爆发了蒋、冯、阎中原大战。…  相似文献   

12.
李兆麟同志,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在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政治部主任、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是中共北满省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胜利后,任滨江省副省长;1946年3月9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仅36岁。“横扫千军”的远大抱负青年时代的李兆麟,爱读历史古籍,对古代传说中为人民造福的尧、舜、禹这样一些人非常崇拜;对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更是称颂不已。他在自己的书箱门上特意刻了“远思出奇,横扫千军”八个大字,还精心绘制了一幅“大禹治水图”,以表达  相似文献   

13.
1932年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率4个红军主力师及少共国际团共2万余人,越过京汉铁路向西转战而去。红军主力部队走后,鄂豫皖苏区敌情严重,根据地危在旦夕。就在这时,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于10月20日前后只身潜入到鄂东北宋埠等地,急匆匆拉开了宋埠兵变的惊险一幕!一吉鸿昌将军身材魁梧,这年刚满37周岁。他原为西北军冯玉祥部的一员战将,1930年9月被蒋介石任命为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1931年9月,因潢川起义未成,被迫交出兵权离开部队,随即以出国游历考察之名,被强行挟持登船出洋。“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吉鸿昌冲…  相似文献   

14.
正当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兵力对中央工农红军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近两个月的紧要时刻,驻守福建的十九路军由李济琛、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率领,发动了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宣布同南京国民政府决裂,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以  相似文献   

15.
胡博 《军事历史》2006,(4):28-37
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手创建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由陕西蒲城县民团发展而来,在那个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杨虎城将军毅然加入到革命阵营中......  相似文献   

16.
胡博 《军事历史》2006,(6):30-37
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手创建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由陕西蒲城县民团发展而来,在那个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杨虎城将军毅然加入到革命阵营中......  相似文献   

17.
杨虎城,名(?)号虎臣。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17路军总指挥。 与张学良联手对蒋介石采取兵谏行动,杨虎城决非一时意气所为,而是其成熟的政治和思想主张所致。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深重的民族危机就激发了杨虎城心灵蕴藏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1933年3月,闻知日军向热河进犯,杨虎城坐不住了。他一身戎装,气宇轩昂地赶到石家庄面见蒋介石,慷慨陈词,请缨抗战。 然而,杨虎城受到蒋介石的冷遇。 此后,愤于日军的疯狂侵略,杨虎城又多次致电蒋介石要求将第17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民族雪耻。但请战之电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直到1935年元月,蒋介石才来了作战命令。不过,不是抗日的命令,而是围剿红军、打内战的命令。  相似文献   

18.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本姓马,原名尚德,河南确山县人。他于1927年入党,参加并领导了确山秋收起义,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1929年,党派他去东北工作,先后担任过东北反日救国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他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经中央政治局通过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1940年2月23  相似文献   

19.
“沅州大捷”及其对湘西战局的影响向国双1916年(民国5年)2月73日至14日,东路护国军黔军司令王文华率部与第1路军司令马继增统领的北洋军第5混成旅汪学谦部激战于芷江,结果以护国黔军占领芷江县城,北洋军全线溃败,撤返辰溪而告终。因芷江县城曾是古沅州...  相似文献   

20.
正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后,即转兵对各苏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围剿"。其中对中央苏区和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围剿"的兵力,除原在江西南昌附近的2个师、1个旅和3个航空队外,另从湖南、陇海路抽调5个师又1个旅,统归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指挥,对集结于袁水流域清江(今临江)至分宜段的红军进行"围剿"。关于国民党军这次"围剿"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什么,至今未见史家与当事人引述国民党军作战文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