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悔恨的泪     
这是什么?是鱼网,怎么撞到鱼网里来了?“别收网啊,我又不是鱼”,他急了。“咕嘟”,又呛了两口水,可网越收越紧。不要啊,别……,“这不是鱼网,这是法网,你就是逃  相似文献   

2.
渔王的儿子     
正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却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渔技术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是个渔民。小时候,每当父亲打鱼归来,我便和弟弟,蹲在鱼筐旁边,欣赏各种各样的鱼。一次,父亲又挑回一担鱼,放在院当心,我和弟弟高兴地围了上去,扒拉起来。那圆圆长长的是海鲶鱼,扁扁椭圃的是比目鱼,圆圆的身体长长的尾巴是  相似文献   

4.
父亲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生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耕作着、收获着,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家里很穷,吃顿饱饭都算是奢望。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到村里看皮影戏。突然,爷爷过来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钞票,硬往父亲手里塞。父亲却是坚持没要。当时,我很不明白,家里那么缺钱,父亲怎么就是不要呢?长大后,父亲念叨起此事,总告诫我们: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 搞生产队的一年,父亲负责看菜园和卖菜。一次,大姑买菜没钱,便对父亲说:"姐就买一点点,就别记账啦!"父亲答应了。大姑走后,父亲悄悄从口袋里摸出钱  相似文献   

5.
怀念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20年了。这些年来,父亲却常在梦中回来看我。每次与父亲见面,我都泪湿枕巾。 父亲走的那年,我当兵在外。那天上午,通信员给我送来一封电报。我的心一紧,赶忙拆开,啊!“父病危,速归。”还没来得及动身,第二封电报又到了我手上:父病故。顿时,我泪如泉涌。在回答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叫她桫椤姑娘,她生活在桫椤的故乡,和桫椤一样美丽。那年我的父亲到她的家乡任边防连连长。寨子里的姑娘背着木桶打水路过连队的矮墙时,父亲就远远地站在哨楼上看。当看见花花的裙子在风中摇摆,父亲心中就激起了阵阵涟漪。父亲有点内向,不敢打招呼,又隔得那么远,要破着嗓门喊,父亲没这胆量。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父亲过的还是墙内秋千墙外道的单恋日子。当地好心的阿妈揣摩到了父亲的心事,经一番撮合后,姑娘勇  相似文献   

7.
新四军广州研究会号召新四军战友写些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情况。为响应号召,我和四弟叶华明商量应当把当时父亲叶挺、母亲李秀文和我们一家子的遭遇作一个回忆。1943年9月以前我们一家都随父亲被“软禁”在桂林郊区。由于父亲经常到市里买《新华日报》,加上周恩来伯伯几次派人来家看望联系和给点经济支持,国民党特务很不放心。9月份的一天上午,国民党特务突然把我父亲强行押送到湖北恩施。我父亲看情况紧急,如单身一人恐出不测,因此写了一张条子要我们几个孩子去陪他。经与母亲商量决定由二弟正明、四弟华明、五妹扬眉(我家当时七兄弟,她…  相似文献   

8.
一天午饭后,我到前甲板去看看海,正在和战士们聊得起劲时,船右舷跳起来一条大鱼,比甲板还高.足有八九米。不由得惊喜地指着喊道:“快看,这鱼跳得真高!”战士小张说.这种鱼跳得还不算高。这鱼叫尖头剑,大的长有五六米,一二十公斤重。它能从船这边跃到船的那边。跳得最高的鱼还是飞鱼。飞鱼能跳十几米高,可称得上海中跳高王子。  相似文献   

9.
针线包的故事冯少权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文革」正在进行。被打伤的父亲快不行了,在床上躺了几天,茶饭没进一口。晚上,母亲把我叫到父亲床边。父亲从床头拿出一个蓝粗布包,他示意母亲打开,母亲轻轻地打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用粗麻布做的针线包,里边插了两根粗而...  相似文献   

10.
读者互动     
<正>读者圆桌读者老猫来信说,巩固南海的主权,不妨从"耕海捕鱼"开始。2010年8A和9A两期杂志上黄胜友先生的南沙专题文章让老猫非常感慨。在这之前,说到南沙只知道那条很夸张的"九段线",具体这条线之内都有什么,还真不清楚。没想到,我们祖国的南疆如此壮美。在看了《现代舰船》的介绍之后,老猫也很想去南沙看看,可在网上查了半天,只找到去西沙永兴岛的航班,混上海监船去南沙溜一圈,对于我来说也是不大现实的……看来,我的南沙之梦在短时间内是没法圆了。  相似文献   

11.
父爱如山     
我父亲是一名上校军官。在生活中,父爱就像是一座翠屏掩映下充满宝藏的大山,让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父亲是军人,我深感自豪,就好像自己就是一名解放军一样高兴!所以,最愿意看爸爸穿军装的样子了:高大俊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从小在军营里听父亲讲部队故事长大的。虽然后来父亲转业到地方了,但在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父亲那独特的军人气质、雷厉果敢的军人作风使我从小就产生了从军的想法,特别是上高中的时候,那种感觉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3.
许石林 《政工学刊》2014,(10):90-91
在我记忆中,父亲不止一次讲过这个故事。话题先是从清明说起,自然地说到了风水。说到风水一类话题,气氛就显得神秘起来,人也茫然起来,抬首往村外望去,麦苗青、菜花黄,田畴连绵,让人有一种旷远而神秘的无助感。于是,父亲就开始讲故事了。从前,有一户人家,请风水先生给父母看坟地。主人与风水先生往村南,边走边聊。此时正值杏子黄熟,行至离主人家的地不远处时,主人突然停住脚步说:“先生,咱们不往南走了,先到村西地里看看。”  相似文献   

14.
1956年8月底 ,父亲从大连到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毛主席抽出开会前的空隙时间会见了我父亲。他们已有17年没见面了。父亲多么想立刻见到多年未见的毛主席呀。当父亲见到毛主席时 ,即整装立正 ,响亮地喊了一声 :“报告!”并向主席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毛主席满脸笑容 ,伸出双手同父亲紧紧相握 ,说 :“海东同志 ,你好呀!”父亲激动地说 :“主席 ,您好呀!”接着 ,父亲怀着惭愧的心情说 :“主席 ,在延安您交给的任务 ,我没有完成。我感到十分惭愧。”主席笑着说 :“海东同志 ,不是你没有完成任务 ,是你病了嘛!”父亲参…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父亲刘伯承先后参加过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在同李德、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斗争中,曾两次被撤销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职务,但他大义当先,荣辱不惊,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作为红军总部的主要领导人,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他在强渡湘江中的殿后血战;在遵义会议前后的善战与智取;在巧渡金沙江中扮演主角的重复诈敌;在彝海结盟中与小叶丹的民族礼赞;在大渡河畔昭示“我们不会成为石达开”的必胜信心;在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斗争中的大义凛然……这一幕幕历史的活剧,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留下了千古的绝唱。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也是父亲逝世20祭年。追忆历史,缅怀父亲,我尽我的所知,把父亲在长征途中的尘封往事,告诉读者,留给历史的后来人。  相似文献   

16.
那年夏天我出差到北方的海滨城市,也见到了已离开部队多年的战友,见面自然是很高兴互相打量着这么多年的变化,都已是人到中年了。"正好到我父亲那里去,家里正过节呢。"我听她说完挺诧异她看到我疑惑的表情,还卖关子说:"去了就知道,我姐我哥他们都在呢,也都想见见你。"从新兵连开始就在一起,成为了好朋友。三年后她复员跟随父亲住在这座城市的海军干休所,我留在部队至今。  相似文献   

17.
3月15日上午9时许,江苏省江宁县横溪乡基干民兵韩绕民的父亲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到了南京市民兵训练基地,拿着刚买好的火车票,要正在参训的儿子请假,去广州落实一桩劳务合同,否则,合同就要作废了。小韩告诉父亲:“爸爸,这个假不能请,这是我  相似文献   

18.
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听母亲说,连续生了两个女儿之后,第三胎生了我这么个宝贝儿子。父亲高兴得要命,说他这辈子有指望了。我小时多病,父亲经常三更半夜地去找医生,连脚都跑起了茧。虽然后来母亲又超生了小弟,但父亲却总是宠着我。父亲凭着无师自通的石匠手艺负担着我们姐弟几个的学费。尽管父亲干得很辛苦,可我看着越来越惨淡的家境,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父亲的不是,埋怨他没有别人的父亲精明、能干。父亲只是经常叹着长气,一声也不吭。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工作分配没能如我所愿,被分到了全区最偏僻的一所乡村小学。我把这件事又归咎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9.
无悔的爱     
从 小 ,就喜欢坐在礁石上听海的鸣奏 ,看“蓝色激情”绚丽地涌动着 ,喜欢水兵帽上飘舞着的风带 ,感觉很美 !从小 ,就敬佩父亲 ,印象中那身蓝色的制服总是衬得他无比高大和威武。可是 ,在我八岁那年 ,一次惊天动地的意外 ,使他离我而去……父亲用笃挚的情和赤诚的心捍卫了他热衷的事业 ,把年轻的生命融入了这片深爱着的海洋。我为有这样一位军人父亲感到骄傲 !也为我是他的女儿感到自豪 !每当伫立在他的灵前 ,我便肃然起敬 ,誓言涌上心头 :“爸爸 ,我也要做一名军人 !”于是 ,我选择了你———军人 !从小 ,就对你一往情深 ,不知是海的缘故 ,…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68年3月17日入伍的,当时部队主要担负军农军工任务,我一到部队就被分配到苏北某部队农场插秧种稻。下车以后,老兵们敲锣打鼓非常热情,但我到连队一看,住的低矮草屋,道路是满地泥土,心里就凉了半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