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山下的张家湾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曾留下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曾爆发过显示早期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里,曾召开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军事会议,走出了秋收起义的队伍,走出了共和国的将军……  相似文献   

2.
在安源张家湾召开的部署秋收起义的会议上,毛泽东从曾在北伐军当过营长、后与贺子珍等人搞永新暴动的江西安福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新亚的汇报中得知:井冈山不仅地形有利,而且在群众基础和党的力量方面都是革命军落脚的理想地方,遂决定率起义军上井冈山。  相似文献   

3.
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曾爆发过震撼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著名的秋收起义;这里,曾留下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走出了秋收起义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走出了共和国的将军们……他们为安源写下了一段光辉的历史。 今天的安源人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忘发扬党管武装的光荣传统,使全区的  相似文献   

4.
在江西萍乡矿务局安源煤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领导工人阶级举行武装罢工和参加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揭开了武装斗争的一页。今天,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安源煤矿党委积极组织广大民兵继承发扬革命传统,为经济建设和矿山的繁荣富强,又谱写出新的战斗篇章。 让民兵生产突击队大展雄风 安源煤矿党委十分注重调动和发挥民兵在企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他们在全矿六个主要生产采掘区分别成立了民兵生产突击队,并且定期在每年的三、六、九月组织开展夺煤劳动竞赛活动,使民兵生产突击队有机会大展雄风,为企  相似文献   

5.
江西萍乡是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秋收起义的发源地。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陈安众,就在这片曾被革命先烈血染的红土地上,书写了兴武强兵的新篇章。上任5年来,萍乡市连续3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军分区先后有多项工作受到总部和南京军区表彰。陈安众本人也被南京军区表彰为“党管武装好书记”。  相似文献   

6.
抗日名将     
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又名张贯一。1923年入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确山农民暴动,组织刘店农民秋收起义,任农民自卫军总指挥;1928年在开封、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藏有一副名为《平浏农民赤卫队》的油画.该作品由画家李蹇、项尔弓创作于1957年.画面展现了秋收起义中平浏农民赤卫队手持大刀、梭镖、渔叉、镰刀等自制武器和农具奔赴前线的情景.极富动感的画面场景,反映了赤卫队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战斗豪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8.
1927年12月11日至13日爆发的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又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央中央、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和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按照八七会议制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选择在工农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9.
寻根之旅     
正舅舅吴运铎祖籍湖北汉阳,从祖辈起就是地地道道的穷苦人家。20世纪初,因生活难以维持,外祖父带全家投亲靠友来到了当时南方最大的煤矿——江西萍乡安源煤矿谋生。1917年1月17日,吴运铎出生在安源。小时候经常听到外婆和妈妈讲述她们在安源的生活及舅舅们小时候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主要创建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方志敏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不仅在实践上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武装斗争思想。本文对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给予初步探讨 ,以求教于方家。  一、大革命时期 ,基于对农民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方志敏的武装斗争思想初步形成  方志敏之所以能够在大革命失败后 ,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自觉地从城市转回家乡领导弋横暴动 ,发动农民进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引兵井冈是依据时势变化、不断探索演进、实施军事战略转变的历史过程。引兵井冈的直接原因是秋收起义的严重受挫。从沈家大屋会议——安源军事会议——文家市退兵——莲花决策——古城会议——大苍会见——茅坪安家——水口回师——进驻茨坪,这是一段风云激荡、充满变数、在实践中探寻而渐进的过程。但“过程论”中有突破,有质的飞跃,从引兵井冈的角度考察,“莲花决策”就是一大突破,一大飞跃。只有“莲花决策”,才能转兵上山;只有转兵上山,才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  相似文献   

12.
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除毛泽东外,是否还有其他参加者应列为起义领导人而载入史册?曹检生在《关于秋收起义领导人问题研究综述》中指出:党史界认为,对其他参加者的领导作用也应予以重视。其一是当时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彭公达。秋收起义早期决策过程中的许多重要会议,都是他  相似文献   

13.
1927年12月11日,广州爆发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叶剑英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为起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徐向前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四方面军的创立、成长、发展、壮大,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回顾徐向前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的战斗历程,更加激起我们对革命英烈的怀念,更使我们感到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的重任。1927年9月,中共黄安、麻城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决议和湖北省委指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10月发动武装起义,11月14日黄麻农民武装起义胜利,其后成立了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进入黄陂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192…  相似文献   

15.
1928年1月爆发的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领导的又一次较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湘南10余县,先后参加的农民达百万之众,切断了粤汉交通线,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新军阀,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发展了1万余人的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16.
寻根之旅     
<正>舅舅吴运铎祖籍湖北汉阳,从祖辈起就是地地道道的穷苦人家。上世纪初,因生活难以维持,外祖父带全家投亲靠友来到了当时南方最大的煤矿——江西萍乡安源煤矿谋生。1917年1月17日吴运铎出生在安源。小时候就经常听到外婆和妈妈讲述她们在安源的生活及舅舅们小时候的故事。后来看了舅舅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对他在书中描述的童年和少年的成长经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李民 《政工学刊》2011,(7):10-11
我团前身是秋收起义主力部队之一,被称为秋收起义红二团。1927年"三湾改编"时,毛主席亲自在我团"红一连"发展了6名党员,建立了全军第一个党支部。84年来,我们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经受了历次战争洗礼、  相似文献   

18.
十一、“政治元帅”罗荣桓元帅 翻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的履历,可以看出罗荣桓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其一,在我党最初领导的三大著名武装起义中,只有罗荣桓一人参加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任连党代表,而发动秋收起义的最高领导人就是毛泽东,所以说罗荣桓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女将军李贞     
李贞同志是我军历史上唯一的女将军。她1908年2月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她转战在湘赣边区,负责湘赣省妇女工作。长征途中她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和红二方面军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八路军第120师驰骋在抗日前线,后调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她参加了保卫大西北的战斗。1950年初,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我军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军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部队沿用了原国民革命军番号,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