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为提高潜艇推进效率,降低潜艇阻力和噪声,提出了一种潜艇内王推进系统及其结构布局,初步建立了内置推进系统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设计思路.对推进系统的管道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并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用体积力代替螺旋桨产生的力场,对不同管道参数下的潜艇周围及管道内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管道的进口面积可以减小管道阻力,...  相似文献   

2.
潜艇就其推进动力而言,可划分为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两种。所谓常规潜艇,通常系指在水面或通气管状态航行时采用柴油饥推进,在水下航行时使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潜艇。潜艇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往往能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显赫,击沉舰艇数位列各种舰艇之首。从而确立了其在各国海军中的重要地位。二战结束后,虽然出现了高性能的核动力潜艇,但并未影响常规潜艇的发展,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以后,其发展势头还有上升之势。目前常规潜艇已发展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潜艇燃料电池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燃料电池及推进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潜艇燃料电池与推进系统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潜艇燃料电池及推进系统特性仿真、优化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喷水推进装置及其在舰艇上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船舶喷水推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噪音小、操作性能好以及适合浅水航行等特点,其军事价值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分析了喷水推进装置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结构,并总结了其在潜艇和水面舰艇上的应用,对其今后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从1624年荷兰发明家科尼利斯·德雷贝尔研制出第1艘潜艇以来,至今已有400多年了。在这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潜艇的动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世界现役潜艇采用的动力系统大致可分为3类,即柴油机动力、核动力以及AIP动力。这3种动力系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采用柴油机动力的潜艇水下航行时所用的是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推进方式,当蓄电池能量耗尽后,潜艇必须浮出水面充电,这就丧失了柴-电潜艇最大的优点——隐蔽性。而且电力推进航速低,续航力  相似文献   

6.
德国214级常规动力潜艇吸取了209级潜艇的成功建造经验,沿用了212A级潜艇的全新技术,借鉴了德国为以色列海军建造的"海豚"级潜艇的设计特点,其设计方案经过了20多个国家潜艇设计师的研讨和补充,被公认为采用最新技术设计而成的顶级常规潜艇.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泵喷推进型潜艇在电场防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这两种典型工作形态下的防护效果,采用边界元法建立了此型潜艇的腐蚀相关静电场模型,仿真分析了导流罩和导叶对电场防护与阴极保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推进方式,泵喷推进型潜艇在海水中电场峰峰值降低了约38%,且其仅需约50%的电流值便能达到更优的电场防护效果。此外,不论阴极保护过程中整艇涂层是否完好,泵喷推进装置处的电场峰值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表明泵喷推进装置具有更好的电场隐身性能;然而在对泵喷推进型潜艇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过程中,只能在船身和大轴处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其导流罩内部的叶轮和导叶难以达到保护电位,处于欠保护状态,局部腐蚀防护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对潜艇的战争需求出发,在分析了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优点、弱点后,纵观常规潜艇动力的发展过程,经战术、技术论证后,提出了21世纪常规潜艇的动力:AIP系统和铅酸蓄电池、柴-电型的混合推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潜艇作战指数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的作战指数是反映其综合作战能力的效能指标,由于传统的作战指数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操作难度较大且横向可比性不高,提出了一种由已知的潜艇作战指数推算待求的潜艇作战指数的较为简便的新方法,即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潜艇作战能力的因素集和权重集,运用拓展的灰色关联法求得所选潜艇的灰色关联度,利用已知的作战指数和所求的关联度通过数值分析建立两者的函数关系,并由此推算出待求的作战指数.以攻击型潜艇对水面舰艇作战指数为例,求取潜艇作战指数.  相似文献   

10.
潜艇电力推进装置的动态模型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系统辨识的方法应用到潜艇电力推进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分析中 ,辨识算法采用递推增广矩阵法(RELS) ,并采用变遗忘因子 ,以改善系统的跟踪性能 .研究对象为一模拟电力推进机组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励磁控制下的动态模型 .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年来常规动力潜艇电力推进装置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别作了论述和分析,并介绍了各国目前正在试验的一些新型电力推进装置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在本世纪末之前常规动力潜艇电力推进装置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数字交流全电炮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坦克炮控系统技术,提出炮控系统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数字交流全电炮控技术控制方案,即一种基于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主控芯片的永磁同步电机双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采用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SPWM)的控制方案。文中还就一些关键技术,如双模双环控制技术、变参数寻优控制方法、非线性反馈和非线性给定等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交、直流电对不同膨胀石墨含量的导电水泥电阻进行测量,根据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交、直流电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的交流电压对测量导电水泥电阻的影响,为导电水泥电阻的工程化测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馈能型交流电子负载谐波间谐波产生的机理,基于馈能型电子负载工作原理,对电子负载输出信号进行研究,得出输出信号含有谐波间谐波等多种成分.采用MUSIC算法估计电力谐波信号频率,针对电力信号实值的特点,对MUSIC算法进行相应改进,获得较高的检测精度,同时对比了FFT算法的频率估计结果,得出MUSIC对电力谐波信号尤其是间谐波等负载谐波具有更高的精度,对电力系统监测及电能质量评估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12相永磁推进实验样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及运行控制模式,建立了该电机的时步有限元仿真系统.采用有限元法对正弦波、方波、梯形泼电流波形下的永磁推进电机电磁转矩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电流下的功角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枢反应较强的12相永磁推进电机,在通常功角范围内通入正弦波电流可产生较大电磁转矩.  相似文献   

16.
仿生机器鱼运动学参数优化选择的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仿生机器鱼在一维稳态游动时的运动学数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中的运动学参数如何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提出了试验的模型和方法.该模型对于开展包括鱼雷在内的无人水下航行体的推进技术研究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发变电所由开关操作在二次系统和低压交流电源系统传导测量结果的分析,确定变电站低压交流电源中传导干扰的特征,利用安捷伦(Agilent)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几种典型电源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和特性阻抗等频率特性,应用夏弗纳(Schaffner)等系列抗扰度试验设备,研究电源滤波器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和衰减振荡波的滤波和抑制效果,给出了变电站电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外军两栖车辆水上推进装置的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当今外军典型两栖车辆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水上推进装置进行了分类,定性分析了各种水上推进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FT-C牵引车模型的试验结果.通过对水上推进装置产生的推力和两栖车辆水上行驶的阻力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最后根据实际需求对履带划水式、喷水式、螺旋桨式3种水上推进装置进行了综合评估,其结论对新型两栖车辆的论证、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系统进气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气式冲压推进技术是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技术的基础。如何设计一种性能理想的进气道是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技术研究的重点。应用稀薄气体动力学仿真常用的直接数值模拟蒙特卡洛算法对两种常见的进气道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两种进气道工况下气体的温度、密度、流量系数和速度等参数的分布,并进行对比。通过比较,选择一种性能较好的构型作为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系统的进气道,从而为后续系统的设计、计算、分析和优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PMSM空间矢量控制在坦克全电炮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数字交流全电式坦克炮控系统的设计,针对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电压空间矢量算法的特点,研究出了优化控制的新算法,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能显著地提高炮控系统的各项战技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