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电力与推进技术的发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动力、推进是军民舰船战斗力、生存力和经济性的生命之源。用于舰船的初次能源,有包括燃煤、轻油、柴油、重油等石化燃料、氢和氢化合物,以及核燃料等多种;二次能源则是由原动机带动发电机或由蓄电池提供的电力。用于推进的主动力有锅炉-蒸汽机/汽轮机、核岛-  相似文献   

2.
<正>舰船燃气轮机发展基本情况燃气涡轮发动机是使高压高温的空气燃烧而膨胀作功的热机,在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航空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其在设计水平、材料、制造工艺、试验和使用方面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因此将其改装发展应用于军用水面舰船,实现了舰船动力的燃气涡轮化(图1)。舰船燃气轮机主要部件有燃气发生器、动力涡轮和箱装体,其中燃气  相似文献   

3.
<正>能源是军事领域最基础的部分,是军用设备和各种武器装备的"粮食"。没有能源,飞机、舰船、坦克、汽车、火车无法启动,自动化指挥系统无法运行,后勤保障将难以为继。军事能源作为军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军事后勤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军事能源走军民一体化发展道路,是外军军队建设的共同做法。我国军事能源建设借鉴外军成功经验和做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功率燃气轮机在战斗舰船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世界各国海军现役舰船以及正在进行研制的新型舰船绝大多数都采用高功率燃气轮机作为舰船的动力装置。未来,燃气轮机在海军舰船动力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未来舰船的作战需求向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战斗舰船有两个主要的作战需求,即持续远程巡航能力和高机动性,因此未来舰船的推进系统必须能够满足这两个方面的需求。为了满足速度和航程的需要,海军需要更为紧凑、灵活的推进机械装置向舰船提供更大的动力,此外,还要求推进系统具有更低的耗油率,更小的维修工作量,而…  相似文献   

5.
李杰 《当代海军》2007,(10):21-23
当今世界9个航母拥有国中,除美国拥有2级10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外,只剩法国还拥有1艘“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其余的航母拥有国均为常规动力航母。那么,各国海军在选取航母动力类型时究竟是根据它的大小和国防经费的多寡,还是根据掌握船用动力的程度与科技水平的高低来加以选取?航空母舰究竟是采用核动力好,还是以常规动力为佳?不同的动力将对未来海战产生什么影响?从现有各国航母的动力类型选用上可以看出,它们主要取决于海军战略需求的不同,投入军费的多少,科技水平的高低及对各种船用动力掌握运用的程度。为了搞清核动力与常规动力在航空母舰上运用的差异,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今天本刊主持人李杰与两位上期大伙已熟悉的嘉宾:国内一家著名舰船杂志的王副主编和中国舰船研究院某研究所的陈研究员就航母动力类型及效费比等相关话题,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种用于舰船推进的80000轴马力闭式循环氦透平推进装置的初步设计已经完成。研究了几种烧油的加热器和动力转换装置,并在综合分析装置的性能、部件的尺寸和重量特性(这些特性应保证所选定的舰型具有最大有效负载能力)的基础上选择了基准装置。根据综合计算机程序,并结合过去的大量设计经验,进行参数设计,且在此基础上作出主要部件的初步设计。作出了推进发动机的初步设计图,同时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驱逐舰的推进装置初步布置方案。分析表明,这种类型的推进发动机用作轻型舰船推进装置,估计不会发生重大的组装问题。  相似文献   

7.
互动地带     
《现代舰船》读者俱乐部会员(7)浙江读者王文武看到我刊10B文章《日新月异的常规动力潜艇》后来信询问,AIP推进系统有几种类型?各自特点是什么?据小编了解,目前比较成熟的潜艇AIP推进系统有5种,即“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闭式循环汽轮机、闭式循  相似文献   

8.
海军后勤支援保障舰船由于其作为军用船只,又具有民船特征,而成为海军舰船中独具特色的一族。  相似文献   

9.
最近,兵器工业出版社推出一套《兵器知识文库》丛书。该丛书以兵器类型为经,以历史阶段为纬,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分类对历史各时期的各种兵器作了系统介绍。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完整的兵器体系。系统介绍了冷兵器、轻武器、火炮、装甲车辆、作战飞机、军用直升机、军用舰船、各种弹药、各种导弹、新概念兵器等10类兵器和弹药。详述  相似文献   

10.
当越来越多的商用COTS软件应用到舰船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中时,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要。程序管理员需要为作战系统、有条件的监视、推进控制、部件需求和舰船管理等定义、采购和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集成。本文的目的是描述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商用、军用软件缺陷预测技术的发展水平。文中的信息是基于商用软件业和舰船软件开发过程提供的数据。本文比较了四种软件失效模型的优点和缺点。其中对数泊松执行时间(LogarithmicPoissonExecutionTime,简称LPET)模型与数据匹配得最好,并满足可靠性理论的基本原则。本文给出了软件失效的定义和软件缺陷的追踪过程,并采用分布图预测软件发布后仍然存在的缺陷。作为展望,本文提供了预测商用软件中缺陷的经验法则以及修复这些缺陷所需的相对花费。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提高舰船动力定位系统对不确定参数的鲁棒性,基于切换系统理论,设计了切换控制器。建立了舰船数学模型,并分别在4种海况下设计不同的PID控制器和无源观测器,通过引入尺度无关迟滞开关逻辑算法,根据实测海况参数,在不同控制器、观测器之间进行切换,从而选出合适的控制器和观测器。在MATLAB上对一实际舰船模型进行仿真,分别比较切换控制器与实际应用中的最优控制器在变化海况下的性能,结果显示在不断变化的海况下切换控制器仍能有效进行动力定位作业,而最优控制器在恶劣海况下变得不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切换控制器提高了舰船动力定位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正如后勤被喻为军事与经济之间的桥梁一样,海军后勤保障舰船也因其作为军用船只,并具有民船特征,而同样介于作战舰船与民船之间,成为世界舰船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强国的美国海军,其后勤舰船总数为80余艘,共240多万吨,其中大部分为  相似文献   

13.
广阔的海面上,几艘护卫舰飞速行驶;水下,几艘潜艇以60节的高速潜航,对于目前最高航速只在30~35节之间的军用舰艇来讲,似乎还是奢望。但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情形会成为现实。因为人们已在高速舰艇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一般军用舰船采用的圆舭船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军用舰船购置费的研究涉及其原则、范围和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船舶物价系数法、专家估算法、计算机辅助管理、工程法、模拟法。  相似文献   

15.
互动地带     
湖北宜昌的邵行之是一名高中生,他发来电子邮件说看到一些军用飞机用到了共轴式螺旋桨,具有提供的升力大等优点,询问舰船的螺旋桨能否采用共轴式,以获得大推力,从而提高航速。同轴推进又可称为共轴推进,在舰船螺旋桨推进装置中也有这种结构,不过一般使用得比较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吊舱推进系统的同轴推进,另-种是常规推进轴系使用对转螺旋桨的同轴推进。前者是在吊舱的前后两端各装1部螺旋桨,由吊舱内的同一台电机驱动;后者是在舰船的两根同心的推进轴上,分别装2部普通的螺旋桨,以相反的方向旋转。这种螺旋桨称为对转螺旋桨或称双反转螺旋桨。这种同心的对转螺旋桨的好处是前后螺旋桨尾流的旋转方  相似文献   

16.
舰船电力推进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1908年美国芝加哥市就建造了一艘采用2×500马力直流电动机推进的“格雷姆-斯图尔特”消防艇,1911年建造的“海神”号是第一艘采用电力推进的军舰。其后至二战期间电力推进曾出现一段流行期,除潜艇、破冰船等特殊工程专用舰船外,仅美国就有226艘护卫舰与488艘油轮采用电力推进。但其发展道路又很曲折,直至70年代末之前,舰船电力推进的优越性因受各种设备制造技术的限制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它在各类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战争由陆地扩展到水上,人类开始建造战船,并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军用舰艇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能够建造军用舰艇的国家和地区有40个以上,主要军用舰艇生产企业有300多家,舰艇的种类多、数量大。90年代后,随着以美、苏为旨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结束,军用舰艇的需求减少,冷战时期形成的军用舰艇建造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舰船工业进入了新的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8.
汽轮机用作军舰主推进装置,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事,最早由查理士、帕森斯于1897年在斯皮息得河上发现了它用于舰船的能力。汽轮机在舰船推进装置领域内实际统治了70年,直到热衷于以航空改装的燃气轮机作为舰船推进装置的潮流发展起来以后,才成为汽轮机的第一个严重的挑战者。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见,尽管世界上主要的海军大量地采用燃气轮机于新型的主要水面舰船,蒸汽推进装置仍然统治着这些海军,即使按  相似文献   

19.
西船公司是我国水下装备和舰船动力的科研生产基地,具有雄厚的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多年来,公司结合陕西、山西能源大省的具体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军民结合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民品占经济总量的80%,呈现出增幅大、发展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纤技术的发展,介绍了美国海军军用光纤的进展与现状,大量例举了美国海军在舰船中应用FDDI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