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栗硕 《环球军事》2014,(16):14-15
2014年8月5日,日本内阁正式通过并公布了2014年度《防卫白皮书》(后文简称R白皮书》),这是13本自1970年发布首部《白皮书》以来的第40部。此外,2014年版《白皮书》还是安倍内阁在2013年制订最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之后的首部《白皮书》,因此具有浓重的安倍色彩,在对华表述方面措辞比以往更加强硬。而且,新版《白皮书》还综合介绍了日本一年来在安全保障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可以说,新版《白皮书》是对安倍执政一年多以来日本安保政策与实践的梳理与展示。那么,在安倍内阁军国主义之路越走越远,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新版《白皮书》中表达了怎样的对华战略认知呢?与往年《白皮书》相比,日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力量部署等方面的表述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2.
9月5日,日本防卫相林芳正在内阁会议上报告了日本2008年版《防卫白皮书》并获得批准。这是日本将国防部门从“厅”升级办“省(即部)”后,所发表的第二份《防卫白皮书》。作为关于防务问题发表的正式官方文件,今年的日本《国防白皮书》针对日本周边的安保环境指出,中国连续20年以两位数增加国防预算,大幅扩充军备已造成不安,日本对此表示警戒,  相似文献   

3.
8月1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了2006年度《防卫白皮书》。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防卫白皮书》的最大特点是为小泉政权作“军事总结”和“未来展望”。小泉首相在今年9月卸任之前,通过《防卫白皮书》总结其执政期间的防务政策,并为其继任者奠定未来路线。因而,今年的白皮书有许多引人注目的内容,如强调建立日美全球同盟,呼吁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全面提升日本与印度的关系,等等。其中,十分吸引人眼球的是其继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而且将原来的“潜在”换了目前的“现实”。日本今年的防卫白皮书中,阐述中国的内容达11页,比论及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4.
卜永光 《现代舰船》2011,(11):28-33
2011年8月2日,日本防卫省发布了《日本防卫白皮书(2011)》(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任期间的第二份《白皮书》,也是中日"钓鱼岛事件"、"朝韩延坪岛炮击事件"等对东亚安全局势发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之后,日本首次系统阐述其防卫政策,因而引起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7月6日,日本2007年度《防卫白皮书》正式公布。这是日本防卫厅升防卫省后首次出炉的《防卫自皮书》,也是首位女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上任伊始发布的《防卫白皮书》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31日,日本防卫省批准了《2012年日本防卫白皮书》,这是日本二战后发布的第38版白皮书,也是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后第三次发布防卫白皮书。白皮书详细阐述了日本的安全观、防卫政策、国防工业与军力建设、涉外行动等内容。从正文看,2012年白皮书基本沿用了2011版的框架和内容设置,只在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上有所调整,此外,重要章节的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只是补充了2011年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6日,日本防卫厅发表了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新的防卫白皮书阐明了日本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看法,也总结了过去一年防卫政策的执行情况。日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将在年底制定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已经为此专门设立了首相私人咨询机构;并准备于今年9月提出报告,对其防卫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探讨日本单独行动的能力和应付中国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仔细分析一下日本新的防卫白皮书和防卫计划大纲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2013年7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为何如此吸引世人眼球?新在何处?其发展历程如何?其现实居心又是什么呢?●调门越来越高●枪口转向中国●聚积进攻力量 2013年7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作为日本防卫省的一份年度出版物,由于它集中反映了日本官方对当前国际与地区安全环境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9.
防务     
日批准2014版《防卫白皮书》防卫政策转变 8日5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了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确认日本今后防卫政策和方向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吴刚 《环球军事》2013,(15):13-14
7月9日,安倍政府公布了本次上任以来的首部《防卫白皮书》,这部白皮书不仅继续以大量篇幅炒作“中国威肋论”的旧调,而且首次提出发展独自军事力量的“强军目标”,特别是拟组建海军陆战队强化夺岛能力,这其中的危险动向不仅仅在于以进攻性部队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更是以此为突破口,挑战国际秩序,急需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渲染威胁气氛,制造扩军借口在迄今为止的《防卫白皮书》中,日本一直强调日美军事同盟的重要性,并强调这种同盟关系是日本的立国基础。  相似文献   

11.
薛焕松 《环球军事》2004,(17):26-27
7月6日,日本防卫厅发表了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新的防卫白皮书不仅阐明了日本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看法,也总结了过去一年防卫政策的执行情况。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将在年底制定新的  相似文献   

12.
刘俊 《国防》2010,(12):69-71
2010年9月10日,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2010年度《防卫白皮书》(以下简称"新白皮书")。新白皮书由"周边安全环境"、"日本的防卫政策和防卫力量建设"、"国防建设的具体举措"等三部分构成,系统阐述了日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现行国防政策、防卫力量建设以及军事改革等。与以往的白皮书相比,新白皮书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球军事》2011,(17):5-5
“日本政府新发表的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涉华内容肆意渲染‘中国威胁论’,是别有用心的。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国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8月4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日《防卫白皮书》涉华内容渲染“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4.
民兵文摘     
日本防卫厅5月7日发表《防卫白皮书》透露,防工厅不久后将升格为“防工省”。日本政府某些人迫不及待的这种做法表明日本企图成为军事大国,事实说明今年1—5月,小泉政府军事动作之多让人惊讶。1月,日本在黄海中国专属经济区击沉一艘可疑船只,随后宣布建造、部署6艘导弹快艇。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凸显日本防卫政策的根本性变化,充斥着"强军、备战"气息,为安倍内阁推动"修宪、建军"和防卫政策由"守"转"攻"大造舆论,其谋求"军事大国"的野心暴露无遗7月9日,日本出台2013年度《防卫白皮书》;26日,防卫省推出新《防卫计划大纲》。白皮书首次提出"强化日本独自防卫力量",重点强化"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先发制人打击能力"和"海军陆战队功能";首次将"国防产业"作为单独一章列出,考虑"彻底修改"武器出口政策,"废除"出口三原则,全面  相似文献   

16.
《环球军事》2009,(15):19-21
在对来自中国威胁的判断上,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虽然保持了2008年版用语相对温和、有意柔性处理的特点,但关注之心、忧虑之情依然溢于言表,尤其是对所谓“中国海军威胁”,更是浓墨重笔,大有将其拔高一层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迈向军事大国的举措中,发展军事航天是重要的一环。日本2000年9月公布的《信息军事革命》报告、2002年8月的新版《防卫白皮书》以及《2001~2005年度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都强调要以卫星侦察为主、多种侦察监视手段相结合,建成全方位、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媒体报道,日本内阁会议于7月28日通过2000年度防卫白皮书──《日本的防卫》,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增加了“警惕中国军事动向”的内容。它详细谈及了中国导弹的数量和部署情况,介绍了中国海军舰艇和海洋调查船“非常活跃”的活动情况,特别是强调中国的中程导弹“将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纳入射程”。 日本此举显然是别有用心的。究意谁更值得警惕,要靠事实说话。 军事观察家指出,战后50年,日本已经建成军事技术大国,表面上看其军备体制规模较小,但实际军事实力则仅次于美国,某些特定的领域与美国持平甚至超出美国。另…  相似文献   

19.
“先发制人”从1997年7月首次在日本的《防卫白皮书》里“抛头露面”,到2002年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确定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到伊拉克战争的实战运用,再到目前许多国家的“纷纷效仿”和联合国拟为其定规则,一时间,“先发制人”战略名声大噪,世人瞩目。然而,从兑现这一战略的伊拉克战争来看,战争的硝烟和恐怖的阴影至今还飘荡在巴格达的上空,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先发制人”战略真的能保安全吗?“先发制人”战略从何来和许多事物一样,“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也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根源。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纷纷出笼的“先…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10日,日本政府通过了今后十年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下一个五年的《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自 2005年开始执行。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下称“新大纲”)终于尘埃落定。“新大纲”一出台就引起各国媒体的强烈反响。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称,日本把中国和朝鲜作为新的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