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议论“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说的是学雷锋难以持之以恒。下面且看一位民兵是如何常年坚持学雷锋的——被人们称为“精神万元户”的常州市纺织仪器厂民兵蒋南元,义务为群众理发40000多人次,足迹踏遍了常州市10多家医院病房,五六个民居新村的干休所,为卧床病人、婴儿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有一次,蒋南元听说有位女职工的丈夫生病住院,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发如蓬蒿,他立刻带上理发工具徒步10多里路来到医院,在病床上为病人理了发。当发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义务兵役制,在军营外部,一方面几乎每 一个老百姓都知道,去当兵,要理个短发;一方面他 们又对军营中的理发处于一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 然”的看热闹层面。 在军营内部,任何一个当兵人都足以担当这方面 的教授或者意见领袖。理发,不仅仅是“理个短发” 那样简单,也不仅仅是一件件或严肃或有趣的“头上 革命事件”,它还因为是部队学雷锋和拥军活动的经典 节目,而屡屡成为印证军民鱼水情的金牌论(?)。 显学的标志之一,是在内行看门道的同时,很多 外行的人在看热闹。显学的标志之二,是它几乎与每 一个人都密切相关。无疑,今天的军营理发,早已溢 出兵营文化,由一种现象发展成一门名副其实的显学。 学习这门显学,不仅意味着你能迅速捕捉住军营 文化的核心,还意味着,你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相似文献   

3.
儿时看电影《南征北战》,紧张得几乎要叫喊的是为夺取“摩天岭”制高权,我军将士以铁脚板与蒋军四个轮子赛速度的那一段。当时我曾忽发一个奇想:要是我军都能穿上一双“快速鞋”该多好啊!想不到,我那灵机忽发的遐想如今已变成了现实。据外电报道,美、日等国已经利用喷气技术研制出一种“快速鞋”。此鞋外形与普通高统皮靴无异, 儿时看电影《南征北战》,紧张得几乎要叫喊的是为夺取“摩天岭”制高权,我军将士以铁脚板与蒋军四个轮子赛速度的那一段。当时我曾忽发一个奇想:要是我军都能穿上一双“快速鞋”该多好啊!想不到,我那灵机忽发的遐想如今已变成了现实。据外电报道,美、日等国已经利用喷气技术研制出一种“快速鞋”。此鞋外形与普通高统皮靴无异,  相似文献   

4.
“八一”这一天的时候,中队的每一个人都很高兴。早上起床时,指导员就对我说:“关注点今天,要是有什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你多注意收集些照片,到时我们给支队发个新闻过去。”我随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5.
[案例]某部一连战士小王,入伍后,总把“革命道理”挂在嘴边,而且出了错误从来不认错,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常有理”。比如,组织上团课时,大家听课都很认真,他却睡大觉, 班长批评他,他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了,睡觉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不能不睡觉。”排长拿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反映到连长那里。连长在管理上有点迁就照顾,就告诉排长只要不出大事, 就算了。  相似文献   

6.
光头事件 2008年我第一次当组长,负责阿克苏地区三级GPS网点选埋,对待工作有热情,管理要求也比较严,工作渐渐走上正轨。一天一个战士请假出去理发,回来以后,我一瞅是个光头,往队列里一站特别扎眼,我没吭声。过了两天,又有一个小战士理了个光头,我有点生气,但想到工作特别特别累,也就没说什么。过了几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好不容易才将这头"锈发"留出个样来,马上又要军容风纪检查了。晚自习回来后一进门大伙笑喷了,一贯爱发如命的范二哥顶一秃头对我们灿烂地微笑,地上一地的头发,边上还放着把推子。为了能抚慰一下范二哥内心的伤痛,作为班长的我私自决定全班都理三毫米。  相似文献   

8.
正回顾自己34年的军旅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从基层摸爬出来的,是与一线的官兵滚打出来的,对官兵亲,对官兵熟也是我个人在多个岗位磨砺的基本素养。我出生在部队大院,受父辈的影响,从小就对军营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痴迷。1979年,我成为了军区体工大队的一名运动员,专业是篮球。不久,队领导发现,我这个大个子不光会打篮球,也能舞文弄墨,于是.就让我兼任起了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慢慢的报纸上有了我的豆腐块,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篮球队里有一个大个子新闻报道员。真  相似文献   

9.
某 连战士黄小青 ,因多次“顶撞”领导 ,被战士们戏称为 :小青黄瓜一根———浑身是刺。黄小青曾因留长发 ,被领导几次批评 ,可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依然不及时理发。这天 ,排长集合全排讲了理发的事 ,并说各班检查理发不合格的由李班长给重新理合格。结果 ,到最后全排人员只差黄小青一人头发不合格。小黄明知自己头发不合要求 ,却卧床说感冒发烧头痛得厉害 ,现在不能理发。指导员得知情况后 ,叫军医一同去看黄小青 ,给他测体温、服药。并对小黄说 :“有病要先治病 ,但病好了 ,必须把头发理合格。”指导员走后 ,小黄觉得测体温…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举国一片悲痛。 5月13日晚上,甘肃省岷县茶埠镇甫里村民兵连长谈卯成在电视上看到灾区房屋倒塌、人员死伤的悲惨场面,他和妻子手拉着手一起掉泪了,他想到自己有理发手艺,便对妻子说:“陇南地区灾情严重,我想好了,到陇南灾区给灾区群众理发去。”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曾和我一起参加过岗前培训的几名学员来机关参加文艺调演,好不容易大家见次面,便聊起在机关和基层这段时间的情况。本以为他们会在基层忙得找不着北呢,结果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说:“嗨,我们闲死了,闲得都发愁。”而我在机关忙得晕头转向,因为想尽快适应工作,急得头发都掉了不少,工作还没有多大进展。大家都想起两个半月前培训班结业时的那些意气风发的豪言壮语,不觉惭愧有加。看来不管是在机关的我还是在基层的他们,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闲”和“忙”的原因。当别人都很忙的时候,我们为什么闲着?当我们也在忙忙碌碌的时候,我们是否…  相似文献   

12.
书记求教     
今年5月,新上任的河南省长垣县委书记赵继祥,接到任县人武部党委书记的命令后,当天就到了县武装部,与干部职工拉呱起来。大家见新书记挺随和好接触便放开了闸门:“赵书记,民兵工作大事你表个态,我们干,请您放心。”赵书记也怪实在:“民兵工作我是个‘门外汉’,希望大家收我为学生,我先弄懂  相似文献   

13.
15年前,从部队退伍的曹加明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和外出打工经商赚钱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进山沟不脱“军装”当一名护库民兵的人生旅途。 由于连队驻地深居大山之中,民兵外出理发、办事极不方便,也不利于加强管理。曹加明到民兵连就利用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为连队官兵当起了义务理发员,“承包”下了连队几十号人的理发任务。15年来,他牺牲休息时间,替战友们及驻地村民义务理发达1.54万余人次,为连队及驻地村社带会了四名理发徒弟。  相似文献   

14.
拜拜,虱子     
到新兵连的第一件事就是理发。理发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因为这次理发,却让我牢牢地记住了走进军营的弟一天——1986年11月22日。那天,我背着背包在乌鲁木齐站下了火车。从山东到乌鲁木齐,整整跑了四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学校“资源”严重缺乏,以至于大二都结束了,我们班的10位兄弟仍然还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班副目睹了一个个“五保户”的“惨状”,心急如焚,大三刚开学,他就向大家承诺:今年兄弟我要首先“脱贫”,然后再带领全班“致富”。心动不如行动!最近,他率先“网”到了—位军中白衣天使,光荣“脱贫”,终于填补了我们班该领域的空白。你看他“如获珍宝”,整天高兴得不亦乐乎。可对方来了一  相似文献   

16.
西出南昌40公里,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大型综合垦殖基地——国营云山垦殖场。在这里人们都知道有个“武装迷”。他,就是垦殖场人武部部长陈玉毛。大家爱称陈部长叫“老阿毛”。人们问到他为什么那么迷恋武装,一辈子和武装打交道,他总是乐哈哈地说:“别看我年近半百,两鬓斑白,可手一摸到枪,浑身就来劲,我这一辈子和武装工作拉扯不开哟!”  相似文献   

17.
当我把誊写得认认真真、干干净净的入党申请交到老程护士手里的时候,老程护士微微怔了一下,但很快,老程护士看我的眼睛里便溢上了一层层亮亮的东西。从一降生,我就生活在一个沉浸着浓重信仰的家庭。任劳任怨、从不知为自己着想的姥姥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样任劳任怨、不知为自己着想的父母都是革命了几十年的老布尔  相似文献   

18.
谢顾问:我是个女民兵,喜欢讲美,爱打扮。家里经济条件也允许,所以看到别人穿一件漂亮的衣服,理一个新颖的发型,我也设法买一件、烫一个……没想到,我一参加民兵组织,就因为这些,引起一些人说三道四。“唷,瞧她那个模样,真是个资产阶级。”别的话听了还能进耳,可这些话,最气不过,难道农村姑娘讲美就是“资产阶级”吗?恳请谢顾问给我评评理。江苏如东县卫海乡河岸村韩蓝萍  相似文献   

19.
幽默与笑话     
迟了 在地铁里,一位男子发现扒手正在掏他的钱包,便幽默地说:“老兄,你来晚了!我今天虽然领了薪水,但我太太下手比你快多了!” 为您保密 甲:“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人,请你千万为我保密。” 乙:“放心,不但我要为你保密,我还要告诉大家都来为你保密。”  相似文献   

20.
为何有人“提不醒”?张连水《政工学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我撰写的一篇小文《人生离不开“提个醒”》。有人看后对我说,“时下的焦点是,不怕不提醒,就怕提不醒”。我琢磨着此话在理。“提个醒”固然好,然而,“提得醒”或“提不醒”,是“提个醒”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