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号航母建造是我国海军装备史上前所未有的巨系统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政治影响大.工程建造具有协作单位多、作业人员多、“四新”应用多.作业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的特点,确保安全是重中之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工程建造之初.就进行了系统的前期安全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4,(23):11-13
航母基地是航母战时后勤补给和平时驻泊休整与维修保养的大型综合性保障基地,以确保航母及其编队能得到全面、系统、可靠的弹药、油料、物资保障,同时可完成技术与装备的维修、人员的训练与休整。因此,世界各国的航母基地一般都是在战略海军基地基础上全面发展起来的“海军城”。  相似文献   

3.
1928年,中国人首次正式提出要建自己的航空母舰。之后的几十年,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和一代代船舶人、海军人对航母翘首以盼。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不断跃升,随着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加快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科技自主创新,军工系统逐渐具备更为坚实的经济实力、军工科技实力和人才储备,中国已经有能力建造自己的航母平台。  相似文献   

4.
航母解码     
出版:海潮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9月本书系统论述了现有航母国家所装备的航母及航母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利弊与得失,还阐述了航母对于无航母的新兴海军国家的意义与日后可能的设计、建造与使用的要点,对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了解航母提供了很大助益。本书作者李杰为全军外宣常备专家,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等方面研究。撰写并出版了  相似文献   

5.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15):15-17
陈绍宽,福建闽侯县人,生于1889年10月7日,17岁人南洋水师学堂读书,从此投身海军。在军旅生涯中,他历任国民党海军舰队司令、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等职,曾被授予海军一级上将军衔。在动荡纷乱的民国时期,他总结了中国有海无防的沉痛教训,极力倡导加强海军建设,特别是颇有远见地提出了建造航空母舰的主张,成为中国倡导建造航母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舰船》2011,(1):14-17
法国的核航母尝试为什么止于"戴高乐"?"戴高乐"号最大的问题究竟在哪?美国海军最新的"福特"级为什么无法达到"舰堆同寿"?建造核航母的船厂需要具备什么特殊设施和能力?带着这些问题,《现代舰船》的记者再一次拜访了夏银山先生,对核航母感兴趣的朋友,应该会在夏总的谈话中找到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军用舰船、公务船、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建造基地,其前身是创建于1851年的柯拜船坞,1863年改称为黄埔船坞公司;1876年,清政府时任两广总督刘坤一将其收归官办,成为清末粤洋海军舰艇修造的主要基地,黄埔文冲自此开启了百年军工的漫长航程,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黄埔文冲的军工事业从创始之初就打上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印迹。百年军工更是凝聚了强军报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航空母舰的弊端时至今日,航空母舰战斗群仍是海上首屈一指的作战兵力“集大成者”。自二战以来,它以其攻防兼备、威力强大,而深受各海上强国的青睐。近年来,不仅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头号海军强国在继续建造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大型航母,就连一些小国也格外关注中小型航母,希冀用它来增强海军实力,更好地执行海上任务,以保卫本国的海洋权益。可以  相似文献   

9.
郭宣 《现代舰船》2012,(12):10-14
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在大连隆重列装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航母(舷号为"16")。众所周知,该艘战舰是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厂所建造的"瓦良格"号重型载机巡洋舰的基础之上改装而成。因此,本刊就此采访了乌克兰著名的船舶建造师瓦列里·巴比奇。其曾出住黑海造船厂设计局局长,而苏联所有的航母都是在黑海造船厂建造的。  相似文献   

10.
<正>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航母阶段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之间加速了争夺海洋霸权的步伐。就美国方面而言,除了在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技术上取得的高速发展之外,美国在此阶段还建成了4艘"小鹰"级航母和"企业"号航母,加上在50年代建成的"福莱斯特"级航母,美国二战后为海军新建造的航母已经达到了9艘,这些航母能够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当代海军》2007,(10):21-23
当今世界9个航母拥有国中,除美国拥有2级10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外,只剩法国还拥有1艘“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其余的航母拥有国均为常规动力航母。那么,各国海军在选取航母动力类型时究竟是根据它的大小和国防经费的多寡,还是根据掌握船用动力的程度与科技水平的高低来加以选取?航空母舰究竟是采用核动力好,还是以常规动力为佳?不同的动力将对未来海战产生什么影响?从现有各国航母的动力类型选用上可以看出,它们主要取决于海军战略需求的不同,投入军费的多少,科技水平的高低及对各种船用动力掌握运用的程度。为了搞清核动力与常规动力在航空母舰上运用的差异,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今天本刊主持人李杰与两位上期大伙已熟悉的嘉宾:国内一家著名舰船杂志的王副主编和中国舰船研究院某研究所的陈研究员就航母动力类型及效费比等相关话题,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日前,美国海军正着手研制颇具争议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CVN 21,并在2004则年财政预算中特别申请了15亿美元,用于该航母的研究、开发、建造和采购工作。CVN 21航母主要承建商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纽波特纽斯船厂,该航母计划于2007年开始建造,2014年交付使用。 航母项目执行官发布新闻 美海军航母项目执行官丹尼斯·M·德威尔海军少将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中称,该项目的整个预算现巳达到117亿美元。其中,50亿美元是整个舰级的设计成本,67亿是首舰的实际建造成本,一些人估计首舰的建造成本是100亿美元,他否认了这一说法。 CVN 21将是继“尼米兹”核动力航母设计制造半个世纪以来,美海军在航母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武生 《当代海军》2002,(1):41-42
2001年7月17日,意大利海军新航空母舰的龙骨在拉斯佩齐亚市的泛安科纳造船厂建造完毕。这将是意大利海军除“约瑟夫·加里波第”号轻型航空母舰外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意大利自二战以来建造的最大一艘航母。这艘预计耗资8.54亿美元的航母有望在2008年开始服役。意大利称,建造新的轻型航空母舰的目的是代替2002年退役的“维内托”号直升机巡洋舰,但其投送能力和战斗力都将远远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航空母舰的发祥地,它的航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出色表现。战后英国国力日衰,再也无力建造像美国那样的大型核动力航母,但相信航母实力的皇家海军又不想放弃这个海战法宝,万般无奈之下的皇家海军只好采取了折中之策:用所谓的“全通甲板巡洋舰”代替传统的舰队型航母,这就是后来的“无敌”级轻型航母,它的出现与“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研制成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法国海军官方网站发布了其第2艘夏尔·戴高乐级航母“里舍利厄”号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公布了泰利斯公司与法国舰船制造局的航母设计模型及其他一些概况。  相似文献   

16.
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建造和拥有航母的国家,2006年3月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开展新一代航母建造前的最后演示验证阶段设计工作的备忘录。是什么原因使这两个经济强国联手打造新一代航母?英法新一代航母有何特点?带着诸般疑惑,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舰船技术发展研究专家于瀛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当代海军》2007,(4):30-32
按照当今世界海军约定俗成的航母分类法,满载排水量在6万吨以上的为大型航母,3~6万吨之间的为中型航母,3万吨以下的为小型航母。如果严格依据这种分类法来衡量各国海军现役航母,那么美国现役3个级别12艘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因都在8万吨以上。故都属于大型航母;满载排水量6.75万吨的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也勉强归于大型航母之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航母热正持续蔓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能谈论这个东西,毫不夸张地说,自宝船被遗弃、"镇远"被俘虏之后,中国人走向远洋的梦想已经被压抑太久了。或许正因为如此,当下的这艘航母不得不扛起太多的期望,有些期望已经不是一艘船,甚至一支海军可以达成的了。此时,作为军迷,有责任把加在航母头上的各种情绪拿掉,让航母回归海军兵器的本原以认识它。为什么需要航母,这个问题等同于是在问为什么需要海基航空兵?当然这些讨论的总前提是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向比较遥远的地点投送力量,如果答案是需要,那航母就非有不可。  相似文献   

19.
库兹涅佐夫的没落斯大林的死也给苏联海军带来了巨大影响。1953年8月,当时的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向国防部长布尔加宁报告称,如果没有航母的话,苏联海军将无法完成任务。建造可以支援水面部队及潜艇的防空航母是最重要的课题。但是,当时的国防部并没有理会该项提案,并且认为“航母是帝国主义的攻击武器,对于苏联军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拥有肮母。”副总司令伊萨科夫甚至宣称:“航母是浮着的棺木。”此外,与重视重型巡洋舰的斯大林不同,苏共书记赫鲁晓夫认为:“海军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世界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势头强劲,各主要海军国家在加紧研制和建造航母、驱护舰、潜艇等主要海战平台的同时,在海基无人装备、舰船技术等领域继续加快建设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