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年头真什么怪事奇事都有,只听说过有人戒烟戒酒戒荤腥,但从来没听过有人要戒话的。这可是一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爆炸性新闻。不信你看:昨天,在全连军人大会上,王连长拍着胸膛告诉官兵们,他要戒"话"了,并让大家当他的言论"监督员"。真是叫人纳闷了,王连长这人平时话不多,而且句句都经典很有威信,为啥突然想起要戒"话"了。经打听,故事的前因后果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星期前,快30岁的王连长奉母命前去相亲,这大小伙子和小姑娘相见后,立马一见钟情,深深被对方身上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当他们来到公园花亭下入座后,人家姑娘问王连长对今后有啥打算时,连长不假思索地脱口说道:"他X的,这还有什么好打算的,我是军  相似文献   

2.
苏锷 《现代舰船》2011,(10):47-51
海军训练舰1931年1月24日,一艘新军舰在德国威廉斯港海军船厂下水。因为该舰是用来替代1908年建造的老式炮术训练舰"龙"号的,因此按照德国人的习惯,在下水前该舰一直被称为"龙"号替代舰。而在下水后,该舰就有了自己的舰名——"布雷姆泽"(Bremse)号。"布雷姆泽"号和同时代的德国驱逐舰一样,采用长首楼船型。军  相似文献   

3.
一把军号     
正2009年我到六师一○三团采访,老战士徐和海给我讲述的"一把军号"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年徐和海老人78岁了,身上还留有国民党军的两块炮弹皮,他说那是解放大西北时的"纪念品"。徐和海说他与军号有缘,是军号声引得他参了军。那是1947年8月,只有16岁的徐和海有一天被一种从未听到过的声音迷住  相似文献   

4.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阳春三月,笔者走进位于鲁中山区的某工兵器材仓库分库学习室里,副主任噶玛木嘎正在给官兵们上主题教育课。他的开场白,是自己独唱的一曲《春天的故事》。他说,他最爱听这支歌,而每当回想起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家乡的科学发展,他就特想放声高唱这支甜美的歌。他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他身上和身边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咱中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大概是妇孺皆知。那位马谡本是诸葛亮很器重的将领,“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就是用了他献的“攻心计”。然而,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要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的嘱咐,麻痹  相似文献   

6.
近日,某部一位领导在会上讲述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一次,他参加完地方共建活动,准备用餐时,刚好一位战友打来电话,本以为会有人给自己留饭,可令他尴尬的是,接完电话后,桌上只剩下残羹剩饭,竟然没人注意到他的缺席。这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对此事当时感到惊讶,还是因为当领导平时总被人"宠"着;我经过反省后认为,这种心态实际并不好,要学会"看轻"自己才对!  相似文献   

7.
薛为松曾在黄海前哨服役7个春秋。1974年退伍回乡后,从退伍战士到迈进大学学堂,又一步步走上县级领导岗位。1994年他被任命为县委书记后,再次与国防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1996年4月12日,滨海县12个局委办、8个全民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和县人武部的领导们,来到县委二楼会议室,参加  相似文献   

8.
杜永高 《华北民兵》2011,(12):37-37
在位于中俄蒙三国交汇处、享有"金三角"之称的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有位名叫"爱军"的旗委书记,可谓是人如其名。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初父辈取其名,寓意爱军尚武;如今身兼第一书记,理应兴武强兵。"1自打白爱军从政后,就一直在边境旗县任职,且长期分管边防工作,人称"边防通"、"武装通",一谈起边防和武装,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总说:"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做什么,就得钻研什么。"  相似文献   

9.
这段时间武警马鞍山边检站监护中队的上等兵张超总是犯错误。这不,早操刚一结束,张超便急忙跑上三楼,想赶紧打扫完卫生后能挤点时间看书,三月初就要预考了,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可到了洗漱间一看,拖把却不见了。中队有规定每个卫生责任区都有专门的清洁工具,无特殊原因不得混用。三楼是张超的卫生责任区,他每次使用完拖把之后都会将它放在洗漱间。是谁着急拿错了?还是哪个战友在跟他恶作剧?张超一边在心里琢磨,一边楼上楼下地找拖把。心细的他给自  相似文献   

10.
训练结束后,学员队组织了一次教官民主评议,老万的最终成绩是优,那些女文职们给他的评语是"胆大心细万人迷"。看过电影《刀客外传》的人肯定对其中"美得很"那句台词印象深刻,要知道这可是正宗的西北方言。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呵呵,那是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个整天把它挂在嘴边的西北汉子,他叫万建云,又称"万人迷"。不过,此"万人迷"非彼"万人迷",不信听听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双响"打呼,名声在外。李建斌是某部一名修理工。谈起他的技术,战友们直竖大拇指,但说到他的呼噜,大伙直摇头。他的呼噜声到底有多大?晚上一楼站岗,住在三楼的他依然能将呼噜声送到哨兵耳中。听惯了老李的呼噜声,有的战友甚至总结出了特点:呼声如雷贯耳,有标准频率,偶尔伴有低声咳嗽音。  相似文献   

12.
"小陈,这次打薄些,可不要太短了,明天准备去相亲。""好的,指导员,包你满意。""陈班长,上卡子,给咱理个‘三毫米’,后天可要检查军容风纪了,我可不能给连队抹黑呀。""行,肯定过关!"……这是空军某汽车团理发室最平常的一幕。该团军需股长余畅告诉我,理发员陈燕军待人热情,手艺娴熟,理发之事虽小,在他眼中可算得上是"头"等大事。说起陈燕军干这一行,还得从3年前一次"碰壁"说起。2009年底,团理发室翻建一新,后勤机关选中了有"剃头匠"经历的下士陈燕军担任这份"差事"。军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河北省任县人武部接到这样一项任务:担负"两会"期间辖区高铁路线的巡逻护卫工作。经人武部党委研究决定,任务落在了副部长赵华头上。赵华二话不说就受领了任务,他精心挑选了30名民兵,组成护路分队,当天就进驻到任务区域,并在一处高架桥前安营扎寨,开始执勤巡逻。出发前,赵华和30名民兵立下军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李科,是一位好书记、"武"书记,好就好在他甘做铸"军"强"魂"马前卒。永恒主题:高扬军魂强国固防是一项永续工程,区委书记兼任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如何才能"兼"在促进巴南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要问他为啥叫"陈叨叨",班里顿时就炸开了锅。重庆璧南河畔有个装甲团,团里有个"纪律模范连",连里班长陈超超,大家称他"陈叨叨"。个头矮,眼睛小,满脸堆着笑。一口贵州腔,活像王宝强。要问他为啥叫"陈叨叨",班里顿时就炸开了锅。上等兵李志翔抢先说道:"前段时间他休完了假,回到连队后他满是自豪地在我们面前‘叨叨’他家乡的新变化——村里修通了公路,回家的时间足足缩短了2个多小时,家家用上了太  相似文献   

16.
工作时快乐、生活中开心、遇到挫折平常心对待,让他成为战友心中的"弥勒佛"。他这种笑对工作的状态就像是跳跃在方格里的"快乐音符"。熟悉周林的同行说,他的快乐故事,用"一箩筐"都装不下哩。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3,(2):46
一个大活人怎能被"苍蝇"击倒呢?且听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9月,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已经暂时领先对手,胜利在望,他只要再有一次击球,就可以登上冠军的宝座,多年的努力将获得丰厚的回报,他要用这块金牌回报父母和亲人,从此他将衣食无忧,富贵终身。然而,就在他全力以赴准备拿下比赛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只苍蝇落在了主球上。起初路易斯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7日上午,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深圳市宝安区人武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100多名民兵骨干队员参观了"海上田园"老战士口述历史纪念馆,在共同追溯革命历史、回顾红色经典故事中筑牢官兵"牢记革命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献身强军实践"的思想根基。活动中,老战士纪念馆馆长、东江纵队老兵后代卓振翠,在300多件保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2日,河南省商丘市第二届"商丘好兵"颁奖典礼在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成功举办,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10名商丘好兵在家属的陪同下,佩戴奖章、绶带,手捧鲜花、证书,与社会各界分享他们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中爱军精武、备战打仗的军旅荣光。军分区司令员张卫东致颁奖词,他对近年来军地联  相似文献   

20.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投入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作战。志愿军第47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殊死博斗,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巩固了阵地,打败了号称美国"王牌军"的骑兵第1师,得到彭德怀的赞扬:"四十七军打得好,打得英勇顽强,作战很积极",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