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央、省级媒体约写英雄杜凤瑞事迹,县领导总是说:“请马庆赐来,他写杜凤瑞出名呢!”掐指算来,我从写英雄起步,已发表各种文章稿件2600多篇,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省作协会员,多家媒体兼职记者。  相似文献   

2.
正5月28日,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力特")与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仙网")及旗下北京酒快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快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伊力特"将继续与"酒仙网"开展B2C平台战略合作,并将"伊力特"旗下千家终端店陆续入驻到"酒快到"O2O平台,"酒快到"将凭借互联网先进技术,帮助"伊力特"及其终端商实  相似文献   

3.
英雄梁沟村     
<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第四修械所(梁沟兵工厂)曾一度成为八路军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职工人数近700人,产量最高时月产步枪200余支、掷弹筒30余具,还试制出一种7.62毫米撅把子单响短枪,先后生产2 000支。从1940年2月至1942年5月共生产步枪4000余支,有力地支持了抗日作战。  相似文献   

4.
“五一”这天,记者迎着旖旎多姿的南国风光,走过一个个休闲踏青的人群,来到了祖国南疆的空军某野战机场,用镜头记录了守卫在这里的济空航空兵某师官兵们节日的一天。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生活》2014,(1):13-14
正"这些战士我们永记不忘,为给子孙留下一个繁华自由的城邦,他们宁愿战死在前方。"这是被镌刻在英雄纪念碑上的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诗句。只要是国家需要,他们一定会选择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一切;只要是救人于危难,他们一定会选择舍弃自我,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便是英雄。从感动中国人物邱少云、罗盛教、欧阳海,到战斗英雄庞国兴、顾金海……英雄始终与一支部队的历史相伴,他们舍身成仁、勇猛无畏、自我牺牲的英勇行为像一道道闪电不断地穿云破雾,成为一支部队的精神灯塔,照亮战士前进的行程。而新一代官兵也正用青春的热血为连队的荣誉注入奋进的风采,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11月2日,广东省珠海警备区参加征兵座谈的应征青年、大学生代表和警备区官兵获得一个大惊喜--"航天英雄"杨利伟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他们中间! 见到慕名已久的"航天英雄",青年们欢呼雀跃。杨利伟即席演讲: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就会被动挨打;没有主权和民族尊严,是很难发展强大的。  相似文献   

7.
正温宿县克孜勒镇古洛克村离阿克苏市虽然只有20分钟的车程,但是找到古洛克村并不容易。4月24日上午,在南疆漫天的沙尘里,即便向导指明了方向,记者还是在乡村的街道上迷路了。经过不断地问路,记者终于在古洛克村村口看到了一师、阿拉尔市"三民"活动驻村工作组的成员——刘全军和郭峰,两个人"灰头土脸",似乎有些疲惫。"今天凌晨5点,一场大风袭击了古洛克村,天一亮,我们赶紧和村干部一起查看并统计村里的受灾情况,跑了一早晨,这才赶过来接你们。"刘全军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8.
65年前,在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中,一个年仅19岁的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65年来,他的生命和意志化作"舍身为国、奉献为民"的董存瑞精神,激励着他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奋勇前行。我们的军队不乏英雄。英雄的种子一旦植入官兵心中,便成为一种基因、一种血脉汩汩流淌、绵延不绝。在纪念董存瑞牺牲65周年前夕,记者走进某炮兵旅、这个孕育英雄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以色列爆出惊天内幕,该国的创建人之一竟然是英国间谍。这一消息一经批露,以色列举国哗然,国人对此无不震惊不已,以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以色列1948年建国前的动荡岁月,这位间谍背叛了犹太人自由主义战士,成为了英国的耳目。他就是泰迪·科勒克(Teddy Kollek)。泰迪后来担任了耶路撒冷的市长,任期长达30年之久。当英国将耶路撒冷置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期间,泰迪曾给英国军情五处(M15)提供了很多敏感情报。泰迪·科勒克的这段秘密历史存档于位于英国克佑区公共档案馆,以色列《新消息报》的调查记者罗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6日清晨,杨利伟搭乘“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经过21个小时环绕地球飞行后顺利着陆走出返回舱,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参加航天员选拔之前,曾在成都军区空军驻渝航空兵某部工作生活了4年,是该部正营职领航主任、一级飞行员、四种气象飞行员、四机长机,曾安全飞行1149小时33分。1996年8月,杨利伟从这里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人选,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10月14日下午,当记者得知杨利伟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时,立即驱车赶往成都军区空军驻渝航空兵某部采访。曾经和杨利伟生活、工作和飞行过的战友向记者讲述了杨利伟在成为航天员以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对《渡江侦察记》这部电影,现年3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不会陌生,但电影中主人公的原型是谁,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在建党8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电影主人公原型之一、华东一级人民英雄齐进虎的故乡——山东省荣成市走访了他的家人、战友,查阅了相关史料,了解到了这位  相似文献   

12.
<正>解放军报讯魏寅、记者邵龙飞报道:"我们研究所是黄翠芬院士推动创建的,承前辈之志,扛时代重任,我们责无旁贷。"前不久,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组织的黄翠芬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动情地说。黄翠芬院士生于1921年,是党的"同龄人"。新中国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13.
正连续几天的暴雪过后,大年三十这天早晨的阳光却出奇地灿烂。还不到中午十二点,四师六十六团团部市场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团这些年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你看这买东西的人多得!"身边一位路人这样感慨着。这句话在团场电视站记者夏莉娜给记者介绍团场情况时得到了印证。"我是土生土长的六十六团人,这些年也算是亲眼看着职工群众的日子越过  相似文献   

14.
正采访时间:2014年11月9日至10日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不管怎样,改革总需要有勇气的人去尝试。我相信,四十八团正在经历的改革,将会为全面推开的兵团团场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采访手记深秋的清晨,太阳还未跳出地平线,记者便乘车来到了三师四十八团。新修的楼房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压路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这个原本平静的早晨,似乎告诉记者四十八团这一年发生的变化和正在经历的变革。韩文中的苦恼"记者同志,快进屋,外面冷。"韩文中热情地将记者招呼进了房子。与往年不同,一进屋子,记者就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虽  相似文献   

15.
何研 《国防科技工业》2010,(10):54-55,57
<正>"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前夕,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情况。他们由衷地称赞说,有效载荷研制队伍确实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相似文献   

16.
<正>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夺得全球性能桂冠之际,国防科大校长张育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对"天河一号"进行了解读。记者:"天河一号"二期系统的速度名列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您对此如何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嫦娥二号"探月发射前夕,"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张廷新、副总指挥太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在卫星研制过程中如何确保进度和质量等问题,畅谈了各自的切身感受。他们深情地说,我们把探月卫星当成自己的宝贝。记者:"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张廷新:"嫦娥二号"卫星主要有两大功能:验证、探测。验证直接入轨技术、轨道机动技术、X频段的测控技术、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等;在100公里环月轨道对整个月球进行探测,尤其要对"嫦娥三  相似文献   

18.
杨波 《兵团建设》2012,(14):12-13
正"去年,我种植的27亩航天4号辣椒单产达到776公斤,纯收入7万多元。"前不久,农二师二十一团良繁连职工凌文勇兴奋地告诉记者。凌文勇所说的航天4号辣椒,是航天育种的新品种。这仅是兵团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兵团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激活了兵团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年轻的中国陆军航空兵方阵中,有不少英雄的群体。而6月14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3日,经过30多个小时的行驶,记者终于走进了全兵团距离乌鲁木齐最远的团场之一——十四师一牧场,走进一牧场,第一感觉是这里的人很少,有些"冷清"。等到太阳落山后,团部广场上忽然聚集了很多人,不时还有音乐响起。走近一看,原来是职工们在跳舞。"别看白天团部有点‘冷清’,等到傍晚,团部广场上会聚集很多人的,职工们会到广场跳舞健身。"仿佛看穿了记者想法,一牧场政工办副主任符兵告诉记者。"娱乐活动是职工自发组织的吗?"记者问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