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科技抗疫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在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跨界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应用的新模式:智能监测把控抗疫主阵地,精准引导全程护航物资投送,巡防结合阻断疫情传播,做到了冲锋在一线、征战在途中、守护在后方。此外,还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地理测绘、交通运输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展现出的广阔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事件     
《环球军事》2012,(2):4-4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建成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起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拥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覆盖的服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世界第三个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将系统梳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其他卫星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仿真在轨的北斗卫星和GPS卫星,利用STK覆盖功能分析北斗、GPS和北斗/GPS组合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定位性能,并比较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与单系统相比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北斗/GPS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更好的可用性,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仿真已发射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建立GEO+IGSO+MEO的卫星星座,利用STK覆盖功能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DOP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有很好的可用性,能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所做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基础设施,为抗疫一线提供时空体系精准服务。目前,基于全国2600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天候高稳定性运行,服务可用性高达99.99%,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在我国重点战"疫"区域内,有上百架10公斤至1.5吨载重无人机根据需求,将一线急需的医疗和防疫物资在北斗的定位导航下精准送到医护人员手中;面对迅速增长的物流配送压力,全国各地数  相似文献   

7.
李阳  董涛 《国防科技》2018,39(3):074-08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防和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导航服务以来,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北斗"的组成、功能、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简述,旨在让读者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8.
周义  秦悦  周绪彬 《国防科技》2008,29(1):37-41
目前,美国的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定位导航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08年,我国正在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满足中国及周边卫星导航系统需求。本文初步分析了炮兵对卫星定位导航的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GPS已占领中国卫星导航民用市场99%的份额,伽利略系统也瞄准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北斗系统的应用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但中国必须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建立“北斗”系统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受美军开展战场区域导航系统研究的启发,思考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的军事威胁和固有脆弱性,建议有必要基于伪卫星技术构建空地一体战场区域导航系统,以此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区域范围内的备份系统,并基于有人机控制无人机协同作战的理念阐述了系统的组成构想和行动构想,分析了系统的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16,(4):117
正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航中心北斗青年科研团队,专业从事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预先研究、工程研究、应用研发。该单位是我国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论证单位之一,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导航技术专家组组长单位,教育部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首批认证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防科大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北斗青年科研团队在导航定位技术领域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是导航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2014年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包括美国GPS在内的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异同,概括了它们的重要特点,说明了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拥有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  相似文献   

14.
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5.
数字     
《环球军事》2011,(24):4-4
第10颗 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据悉,按照北斗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年年底前,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不断扩大覆盖区域,提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2020年左右,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  相似文献   

16.
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示范工程启动。交通运输部正在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这是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经30多年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建设发展之路,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七二二所研制的QTA-SDM4型北斗船载天线实现1000套批量生产,并交付使用,获用户高度评价。QTA-SDM4型北斗船载天线是七二二所针对船用北斗/GPS卫星导航终端设备设计的一款双模四频天线,采用多层叠耦合单馈电技术,可覆盖北斗一代S频段、L频段,北斗二代B1频段和GPS系统L1频段四个频段,实现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发信功能、北斗二代/GPS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8日下午,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上线仪式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随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力、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湖南省副省长张剑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曾毅等领导,共同推起代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的推杆,标志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开始向全国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  相似文献   

20.
《华北民兵》2013,(3):55-5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此后,欧洲"伽利略"问世。北斗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